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灞陵回首
 
一枝折贈
 
灞橋煙柳
 
灞橋怨別
 

《三輔黃圖》卷六〈橋〉
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銷魂橋〉
長安東灞陵有橋,來迎去送皆至此橋,為離別之地,故人呼之銷魂橋也。
典故  
新亭風景
 
泣新亭
 
楚囚悲
   
新亭上
  
新亭望
 
回首新亭
 
新亭恨
 
新亭舉目
 
對泣新亭
 
訪新亭
 
風景非殊
 
風景異山河
 
淚閣新亭
 
嘆新亭
 
涕淚新亭
 
悲王導
 
慘新亭
 
舉目悲風景
 
無淚學羈囚
 
新亭楚囚淚
 
不須向新亭
 
對泣效楚囚
 
河山不異
 
茂弘傷情
 
新亭相泣

相關人物
王導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92~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晉書》卷六十五〈王導列傳〉~747~
過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飲宴。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視流涕。惟導愀然變色曰:「當共?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收淚而謝之。俄拜右將軍、揚州刺史、監(jiān)江南諸軍事,遷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都督中外諸軍、領中書監(jiān)、錄尚書事、假節(jié),刺史如故。導以敦統(tǒng)六州,固辭中外都督。后坐事除節(jié)。

簡釋

對泣新亭:指憂國憂民之情。宋陸游《水鄉(xiāng)泛舟》:“悲歌易水輕燕俠,對泣新亭笑楚國?!?/p>


例句

莫道新亭人對泣,異鄉(xiāng)殊代也沾衣。 吳融 過澠池書事

報國捐軀實壯夫,楚囚垂欲復神都。 唐彥諺 奉使岐下聞唐弘夫行軍為賊所擒傷而有作

相攜花下非秦贅,對泣春天類楚囚。 李商隱 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間話戲作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才

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

莫作新亭泣,徒使夷吾嗤。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韓幼深

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輩莫傷情。 羅隱 臺城

典故 
回首叫虞舜

相關人物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同諸公登慈恩寺塔〉【案:原注。時高適。薛據(jù)先有此作。按寺乃高宗在東宮時為文德皇后立。故名慈恩?!?/span>
高標跨蒼天【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自非壯士懷】,登茲翻百憂。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立可追冥搜】。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始驚枝撐幽】。七星在北戶【七星在戶北】,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泰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厥捉杏菟?,蒼梧云正愁。惜哉瑤池飲【惜哉瑤池燕】,日宴昆崙丘。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典故
多少綠荷相倚恨
 
綠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風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二〈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一:「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span>
典故
回首高城
 
望高城不見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九〈初發(fā)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驅馬覺漸遠,回頭長路塵。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去意自未甘,居情諒猶辛。五原東北晉【萬里東北晉】,千里西南秦。一屢不出門【一履不出門】,一車無停輪。流萍與擊匏,早晚期相親。
典故
回首斜陽樹


《淮海居士長短句》卷上〈滿庭芳〉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國語辭典》:折柳  拼音:zhé liǔ
1.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東有座灞橋,古人餞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贈別,以表達依依之情。見漢。無名氏《三輔黃圖。卷六。橋》。后用以借指送別或餞行。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謾向燕河還折柳。死別共生離,一旦休!」
2.樂曲名。屬橫吹曲。傳為漢朝張騫從西域傳入的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而成,為軍樂。魏晉時古辭亡佚。南朝梁、陳以后多用為傷春懷別,思念遠人之辭。曲調憂傷悲涼。也稱為「折楊柳」。
《漢語大詞典》:折楊柳(折楊柳)
(1).古《橫吹曲》名。傳說 漢 代 張騫 從 西域 傳入《德摩訶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 魏 晉 時古辭亡失。 晉 太康 末, 京 洛 有《折楊柳》歌,辭多言兵事勞苦。 南朝 梁 、 陳 和 唐 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曲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二·折楊柳
(2).詞牌名。即《楊柳枝》
《國語辭典》:新亭對泣(新亭對泣)  拼音:xīn tíng duì qì
本指東晉南渡名士王導等,于新亭飲宴,舉目望見山河,而感慨國土淪亡,相與對泣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后比喻懷念故國或感時憂國的悲憤心情。宋。陸游 初寒病中有感詩:「新亭對泣猶稀見,況覓夷吾一輩人?!?/div>
《國語辭典》:新亭淚(新亭淚)  拼音:xīn tíng lèi
比喻感時憂國。參見「新亭對泣」條。宋。杜旟 酹江月。江山如此詞:「斜日荒煙,神州何在,欲墮新亭淚?!?/div>
《國語辭典》:新亭淚(新亭淚)  拼音:xīn tíng lèi
比喻感時憂國。參見「新亭對泣」條。宋。杜旟 酹江月。江山如此詞:「斜日荒煙,神州何在,欲墮新亭淚?!?/div>
《國語辭典》:楚囚對泣(楚囚對泣)  拼音:chǔ qiú duì qì
比喻陷于困境時如囚犯相對哭泣,無計可施。參見「楚囚相對」條。宋。汪元量 鶯啼序。金陵故都最好詞:「清談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風景今如此。楚囚對泣何時已。嘆人間、今古真兒戲。」
《國語辭典》:楚囚相對(楚囚相對)  拼音:chǔ qiú xiāng duì
魏晉南北朝時,因五胡亂華而南渡的達官名士,每至美日則相邀于新亭宴飲,有感于山河變色,身負國仇,因此相視流淚。王導便以為應共赴國難,不應如楚囚相對泣。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后比喻陷于困境時如囚犯相對哭泣,無計可施。《郎潛紀聞》卷一二:「今日之行,榮于登仙,諸君何至作楚囚相對耶?」也作「楚囚對泣」。
《國語辭典》:楚囚相對(楚囚相對)  拼音:chǔ qiú xiāng duì
魏晉南北朝時,因五胡亂華而南渡的達官名士,每至美日則相邀于新亭宴飲,有感于山河變色,身負國仇,因此相視流淚。王導便以為應共赴國難,不應如楚囚相對泣。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后比喻陷于困境時如囚犯相對哭泣,無計可施。《郎潛紀聞》卷一二:「今日之行,榮于登仙,諸君何至作楚囚相對耶?」也作「楚囚對泣」。
《國語辭典》:楚囚  拼音:chǔ qiú
泛指囚犯、戰(zhàn)俘。參見「南冠楚囚」條?!稌x書。卷六五。王導傳》:「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耶?」宋。文天祥正氣歌〉:「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div>
《漢語大詞典》:風景不殊(風景不殊)
西晉 滅亡后, 晉元帝 在 江 南重建 晉 王朝。過 江 人士至暇日相邀飲宴。大將軍 周顗 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 江 河 之異?!币?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6845' target='_blank'>《晉書·王導傳》。后即以“風景不殊”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 梁啟超 《飲冰室詩話》卷四:“風景不殊,幽明頓隔,烏邑陳言,所感深焉?!?葉葉 《九秋》詩:“風景不殊休舉目,夕陽衰草事堪哀?!?
《國語辭典》:稻粱謀(稻粱謀)  拼音:dào liáng móu
為衣食生計打算。多喻無所作為而貪戀祿位。唐。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