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44,分237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龍虎地
朱云地下游
天地一蜉蝣
出師未回長星墜地
出頭地
如公何地不陽春
天地爐
風(fēng)流地
天時地利人和(又作:地利屬人和)
地崩山摧
地角
地角天涯
地靈人杰(又作:靈地生俊杰)
地埋憂(又作:無地埋憂 埋憂地下)
地仙
典故   
龍虎地
 
龍虎勢
 
龍盤王氣
 
金陵龍虎勢
 
鐘山龍盤
 
成龍成虎
 
勢盤龍虎
 
相關(guān)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


《太平御覽》卷一百五十六〈州郡部二·?京都下〉~887~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梗〒?jù)《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
《清朝續(xù)文獻(xiàn)通考》卷三百十二〈輿地考八·江蘇省〉~0555~2~
諸葛武侯云:「金陵鐘山龍?bào)?,石頭虎踞,帝王之宅?!?/span>
《能改齋漫錄》卷九〈地理·石頭之名有二〉~27~
予嘗考之。蓋江南有兩石頭。鐘山龍?bào)础J^虎踞。與夫王敦蘇峻之所據(jù)者。此隸乎金陵者也。

例句

龍?bào)椿⒕岬弁踔?,帝子金陵訪古丘。 李白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之四

龍虎勢衰佳氣歇,鳳皇名在故臺空。 李群玉 秣陵懷古

典故   
賜尚方劍
 
朱云劍
 
斷佞臣頭
 
朱云請劍
 
朱云請
 
上方請劍
  
朱云地下游
 
攀檻朱云
 
尚方請劍
 
折檻郎
  
直言旗
 
叱禹
 
檻?yīng)毰?/div> 
折檻英風(fēng)
  
請劍折檻
 
斬馬上方劍
 
朱云直言

相關(guān)人物
張禹
 
朱云(字游)

參考典故
朱阿游


《漢書》卷六十七〈楊胡朱梅云列傳·朱云〉~292~
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bào)仇。長八尺馀,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好倜儻大節(jié),當(dāng)世以是高之?!脸傻蹠r,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jìn),甚尊重。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股蠁枺骸刚l也?」對曰「安昌侯張禹?!股洗笈?,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褂穼⒃葡拢婆实顧?,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dāng)容之。臣敢以死爭?!箲c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乖谱允侵蟛粡?fù)仕,常居鄠田,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閤,可以觀四方奇士?!乖圃唬骸感∩擞嗬粜??」宣不敢復(fù)言。

例句

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 崔涂 寄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二首之二

當(dāng)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華白日懸。 杜牧 商山富水(一作春)驛(驛本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

十載丈夫堪恥處,朱云猶掉直言旗。 杜牧 洛中監(jiān)察病假滿送韋楚老拾遺歸朝

揚(yáng)鑣隨日馭,折檻出云臺。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不學(xué)朱云能折檻,空羞獻(xiàn)納在丹墀。 耿湋 贈別劉員外長卿

朱云若不直,漢帝終自由。 邵謁 論政

折檻未為切,沉湘何足悲。 鄭谷 蜀江有吊

典故
天地一蜉蝣
 
赤壁洞簫
 
吹簫有約
 
洞簫聽罷
 
客有洞簫者
 
倚歌簫客
 
馀音不絕如縷
 
與客泛舟赤壁
 
蘇子扁舟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箍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固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箍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
出師未回長星墜地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25~
九年,亮復(fù)出祁山,以木牛運(yùn),糧盡退軍,與魏將張合交戰(zhàn),射殺合。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yùn),據(jù)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晉陽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于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span>
典故 
放一頭
 
放出一頭
 
出頭地
 
放出頭
 
放他出一頭
 
放子出一頭
 
老子讓一頭

相關(guān)人物
蘇軾


《邵氏聞見后錄》卷十四~08~
歐陽公謂曾子固云:「王介甫之文,更令開廓,勿造語,及模擬前人?!褂衷疲骸该?、韓文雖高,不必似之也?!怪^梅圣俞云:「讀蘇軾之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褂衷唬骸篙Y所言樂,乃脩所得深者爾,不意后生達(dá)斯理也?!箽W陽公初接二公之意已不同矣。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蘇軾列傳〉~080~
嘉祐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脩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fù)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脩,脩語梅圣俞曰:「吾當(dāng)避此人出一頭地?!孤?wù)呤紘W不厭,久乃信服。

簡釋

出頭地:指學(xué)問或地位比別人高,清卓孝復(fù)《寄鄭蘇龕同年》:“曾讓大名出頭地,獨(dú)留元?dú)庾o(hù)高樓?!?/p>


例句

曾讓大名出頭地,獨(dú)留元?dú)庾o(hù)高樓。 卓孝復(fù) 寄鄭蘇龕同年

典故  
春腳到
 
華節(jié)布陽春
 
如公何地不陽春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有腳陽春〉
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簡釋

陽春有腳:喻官吏有德政。宋楊萬里《送吉守趙山父移廣東提刑》:“陽春有腳來江城,銀漢乘搓移使星。”,元王渾《春夜宴》:“陽春元有腳,玉度瑩無瑕?!?/p>

典故 
天地爐
 

《莊子集釋》卷三上〈內(nèi)篇·大宗師〉~262~
子來曰:「父母于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覺。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
琳諫進(jìn)曰:「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bào)J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無異于鼓洪爐以燎毛發(fā)?!?/span>

簡釋

洪爐:喻天地宇宙。唐劉禹錫《九華山歌》:“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爐始開辟?!?/p>


例句

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壚始開辟。 劉禹錫 九華山歌

暫輟洪爐觀劍戟,還將大筆注春秋。 劉禹錫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

聯(lián)延掩四遠(yuǎn),赫弈成洪爐。 劉禹錫 武陵觀火詩

洪壚作高山,元?dú)夤钠溟摇?劉禹錫 華山歌

誰能假羽翼,直上言紅爐。 吳融 平望蚊子二十六韻

圣日麻雙下,洪爐柄共操。 姚合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敢云堪慟哭,未免怨洪爐。 李商隱 有感二首

賈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爐。 李商隱 異俗二首

向晚霾殘日,初宵鼓大爐。 杜甫 北風(fēng)

指麾安率土,蕩滌撫洪爐。 杜甫 行次昭陵

火入天地壚,南方正何劇。 楊巨源 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

三伏鼓洪爐,支離一病夫。 權(quán)德輿 病中苦熱

洪爐無久停,日月速若飛。 畢耀 贈獨(dú)孤常州

顧己文章非酷似,敢將幽劣俟洪爐。 盧綸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

須知天地為爐意,盡取黃金鑄作波。 裴夷直 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玉節(jié)朝天罷,洪爐造化新。 顧況 相國晉公挽歌二首

典故
風(fēng)流地
  
卓家
  
琴挑
 
彈鳳
   
琴心先許
 
動文君
 
琴心誤
 
文君婿
 
卓家琴
 
錦里琴心
 
漫寄心
 
琴中鳳語
 
通琴意
 
文君望久
 
文君知曲意
 
聞琴解佩
 
夜扣相如扉
 
卓氏
 
卓氏琴臺
 
座上琴心
 
琴寄情
  
相如琴心
 
相如意蜜
 
卓氏寡

相關(guān)人物
卓文君
 
卓王孫
 
司馬相如

參考典故
卓王孫
 
夜失身
 
夜失身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00~
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共⒄倭睢A罴戎?,卓氏客以百數(shù)。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嘗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瓜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dāng)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cái)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馬長卿,長卿故倦游,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dú)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cái)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藝文類聚》第四十三卷〈樂部三·歌〉
漢司馬相如〈琴歌〉曰:「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家,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見之。相如因以琴歌挑之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皇。有艷淑女在此房,何緣交接為鴛鴦。鳳兮鳳兮從我棲,得托字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弧?/span>

例句

臨江起珠樓,不賣文君酒。 于濆 宮怨

不恨歸日遲,莫向臨邛去。 孟郊 古別離

本是風(fēng)流地,游人易白頭。 李端 送友人游蜀

琴心正幽怨,莫奏鳳凰詩。 李端 送夏侯審游蜀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李群玉 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

蘭浦秋來煙雨深,幾多情思在琴心。 李群玉 戲贈魏十四

似濯文君錦,如窺漢女妝。 李群玉 臨水薔薇

使君居曲陌,園令住臨邛。 李賀 惱公

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xù)。 李賀 有所思

臨邛行樂處,莫到白頭回。 李頻 送友人入蜀

錦字梭懸壁,琴心月滿臺。 杜牧 代人作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杜牧 為人題贈二首之一

卓氏近新寡,豪家朱門扃。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豈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權(quán)德輿 雜詩五首之一

巴水漾情情不盡,文君織得春機(jī)紅。 溫庭筠 錦城曲

難為子猷志,虛負(fù)文君名。 田娥 寄遠(yuǎn)

好似文君還對酒,勝于神女不歸云。 白居易 盧侍御小妓乞詩座上留贈

唯應(yīng)對楊柳,暫醉卓家琴。 盧綸 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

料得相如偷見面,不應(yīng)琴里挑文君。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八

芳樹文君機(jī)上錦,遠(yuǎn)山孫壽鏡中眉。 羅隱 題袁溪張逸人所居

卓家人寂寞,揚(yáng)子業(yè)凋殘。 耿湋 送蜀客還

戍客烽樓迥,文君酒幔斜。 薛能 和楊中丞早春即事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脫文君取次游。 薛能 并州

醉席眠英好,題詩戀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臨邛。 薛能 桃花

莫比班家扇,寧同卓氏琴。 許渾 贈蕭煉師

卓氏琴臺廢,深蕪想徑通。 賈島 送朱休歸劍南

雪下文君沾酒市,云藏李白讀書山。 鄭谷 蜀中三首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號仍聞借蜀城。 鄭谷 錦二首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韋莊 聽趙秀才彈琴

晉朝叔夜舊相知,蜀郡文君小來識。 韋莊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文君酒市逢初雪,滿貰新沽洗旅顏。 齊己 送人入蜀

典故 
地利屬人和
 
得道多助理,失道寡助


《孟子注疏》卷四上〈公孫丑章句下〉~72~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jiān)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xiǎn),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span>
典故
五丁開
 
五丁鑿
 
壯士死
  
五丁愁
 
五丁開道
 
五丁力盡
 
開山力士
  
金牛假道
  
五丁開險(xiǎn)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五十三〈揚(yáng)雄·蜀王本紀(jì)〉~44~
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無五丁,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號曰石牛。千人不能動,萬人不能移。蜀王據(jù)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xiāng),徙居成都。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定蜀,因筑成都而縣之。成都在赤里街,張若徙置少城內(nèi)。始造府縣寺舍,令與長安同制。秦惠王時,蜀王不降秦,秦亦無道出于蜀。蜀王從萬馀人,東獵褒谷,卒見秦惠王。秦王以金一笥遺蜀王,蜀王報(bào)以禮物,禮物盡化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賀曰:「土者,地也,秦當(dāng)?shù)檬褚??!埂!肚鼗萃醣炯o(jì)》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養(yǎng)卒,以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為然,即發(fā)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道得通,石牛之力也。后遣丞相張儀等隨石牛道伐蜀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居蜀之后,不習(xí)水土,欲歸。蜀王心愛其女,留之,乃作〈伊鳴之聲〉六曲以舞之。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娶以為妻。不習(xí)水土,疾病欲歸,蜀王留之。無幾物故,蜀王發(fā)卒之武都擔(dān)土,于成都郭中葬之。蓋地三畝,高七丈,號曰武擔(dān)以石作鏡一枚表其墓,徑一丈,高五尺。于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獻(xiàn)美女五人于蜀王。蜀王愛之,遣五丁迎女。還至梓潼,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壓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王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為石,蜀王登臺,望之不來,因名五婦侯臺。蜀王親埋作冢,皆致萬石,以志其墓。
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
開明位號曰叢帝。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張獠、僰。九世有開明帝,始立宗廟。以酒曰醴,樂曰荊。人尚赤。帝稱王。時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未有謚列,但以五色為主。故其廟稱青赤【黑】黃白黑帝也。開明王自夢廓移,乃徙治成都。
《太平廣記》卷四百五十六〈蛇一·蜀五丁〉
周顯王三十二年,蜀使使朝秦。秦惠王數(shù)以美女進(jìn)蜀王,感之故朝?;萃踔裢鹾蒙?,許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拽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拔蛇,山崩,同時壓殺五丁及秦五女,而山分為五嶺,直上有平石。蜀王痛悼,(「悼」原作「復(fù)」,據(jù)明抄本改。)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冢山」,于平石上為「望婦侯」。作「思妻臺」。今其山或名「五丁?!埂?
《水經(jīng)注》卷二十七〈沔水上〉
來敏《本蜀論》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fù)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道?!?/span>

簡釋

五?。河髦腹鬃恐墓Τ济麑ⅰL茝埧荨蹲x狄梁公傳》:“五丁抉造化,一柱正乾坤?!?/p>

金牛:指蜀道。唐李商隱《井絡(luò)》:“將來為報(bào)奸雄輩,莫向金牛訪舊蹤?!?/p>


例句

七圣心迷運(yùn)方厄,五丁力盡路猶窄。 元稹 望云騅馬歌

凜凜三伏寒,巉巉五丁跡。 岑參 入劍門作寄杜楊二郎中時二公并為杜元帥判官

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張祐 讀狄梁公傳

千里煙霞錦水頭,五丁開得也風(fēng)流。 李山甫 蜀中寓懷

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李嶠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李白 蜀道難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李隆基 幸蜀西至劍門

前驅(qū)二星去,開險(xiǎn)五丁忙。 杜牧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lǐng)相印出鎮(zhèn)全蜀詩十八韻

即事壯重險(xiǎn),論功超五丁。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官

伯禹訪未知,五丁愁不鑿。 王維 燕子龕禪師

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 白居易 答桐花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開。 雍陶 蜀中戰(zhàn)后感事

五丁功再睹,八難事難忘。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靈富文藝。 駱賓王 疇昔篇

劍門千仞起,石路五丁開。 駱賓王 錢鄭安陽入蜀

典故

《藝文類聚》卷六
南朝梁·蕭統(tǒng)《謝??地圖啟》:「域中天外,指掌可求,地角河源,戶庭不出。」(據(jù)《藝文類聚》卷六引)

例句

積愁窮地角,見日上扶桑。 貫休 送人歸新羅


《文苑英華》卷六十八
南朝陳·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燕南趙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但以潸欷。」(據(jù)《文苑英華》卷六十八引)

例句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 關(guān)盼盼 燕子樓三首(一作關(guān)盻盻詩)

典故 
靈地生俊杰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qū)偃铩A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yùn)不濟(jì),命運(yùn)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dá)人知命。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bào)國之心;阮藉倡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懿之長風(fēng)。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鳴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典故
地埋憂
 
無地埋憂
 
埋憂地下
 
憂寄上天


《后漢書》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列傳·仲長統(tǒng)〉~644~
統(tǒng)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節(jié),默語無常,時人或謂之狂生?!肿髟姸砸娖渲?。辭曰:……大道雖夷,見幾者寡。任意無非,適物無可。古來繞繞,委曲如瑣。百慮何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憂地下。叛散五經(jīng),滅棄風(fēng)、雅。百家雜碎,請用從火。抗志山棲,游心海左。元?dú)鉃橹?,微風(fēng)為柂。敖翔太清,縱意容冶。
典故

晉·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論仙》
按《仙經(jīng)》云,「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

例句

皇華地仙如鶴馭,乘駕飄飄留不住。 劉商 泛舒城南溪賦得沙鶴歌奉餞張侍御赴河南元博士赴揚(yáng)州拜覲仆射

望水尋山二里馀,竹林斜到地仙居。 李涉 秋日過員太祝林園

久在仙壇下,全家是地仙。 李頻 游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題山下孫氏居

吾翁致身殊得計(jì),地仙亦是三千歲。 盧綸 送錢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

言從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國語辭典》:虎踞  拼音:hǔ jù
1.比喻地勢險(xiǎn)要。唐。李白 永王東巡歌:「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乖?。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真乃為霸業(yè)之鄉(xiāng),誠為虎踞龍?bào)粗畡菀??!?br />2.形容怪石的形狀。唐。王績〈游北山賦〉:「石當(dāng)階而虎踞,泉度牖而龍吟?!?br />3.比喻以極優(yōu)越的條件或地位,而雄據(jù)一方?!睹魇?。卷一二三。明玉珍列傳》:「近者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埂度龂萘x》第四○回:「孫權(quán)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險(xiǎn),亦不易取?!?/div>
《國語辭典》:虎踞龍?bào)矗ɑ⒕猃報(bào)矗 ?span id="vb39r3z" class='label'>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勢雄偉險(xiǎn)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宋。辛棄疾〈念奴嬌。我來吊古〉詞:「虎踞龍?bào)春翁幨?,只有興亡滿目。」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真乃為霸業(yè)之鄉(xiāng),誠為虎踞龍?bào)粗畡菀?。?/div>
《國語辭典》:虎踞龍盤(虎踞龍盤)  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勢雄偉險(xiǎn)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勢周旋,形曲折,虎踞龍盤仙子宮。」
《國語辭典》:龍盤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龍盤繞,像虎蹲踞。語本《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敘京都下》:「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弧剐稳莸貏莺陚ルU(xiǎn)要?!毒劳ㄑ?。卷四○。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地名曰西山,龍盤虎踞,水繞山環(huán),當(dāng)出異人?!挂沧鳌庚?bào)椿⒕帷埂ⅰ富⒕猃埍P」、「虎踞龍?bào)础埂?/div>
《國語辭典》:龍?bào)椿⒕幔報(bào)椿⒕幔 ?span id="tvffnj5" class='label'>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形容地勢雄偉險(xiǎn)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唐。李白 永王東巡歌:「龍?bào)椿⒕岬弁踔?,帝子金陵訪古丘?!埂队⒘覀鳌返谝蝗兀骸肝铱唇鹆昴她?bào)椿⒕幔媸ブ髦??!?/div>
《國語辭典》:龍盤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龍盤繞,像虎蹲踞。語本《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敘京都下》:「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弧剐稳莸貏莺陚ルU(xiǎn)要?!毒劳ㄑ浴>硭摹?。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地名曰西山,龍盤虎踞,水繞山環(huán),當(dāng)出異人?!挂沧鳌庚?bào)椿⒕帷?、「虎踞龍盤」、「虎踞龍?bào)础埂?/div>
《漢語大詞典》:丹檻折
漢書·朱云傳:“上( 漢成帝 )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 云 下, 云 攀殿檻,檻折……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焙笥脼槌甲臃杆乐敝G的典實(shí)。 唐 杜甫 《聞高常亡》詩:“致君丹檻折,哭友白云長?!?/div>
《漢語大詞典》:折檻(折檻)
漢 槐里 令 朱云 朝見 成帝 時,請賜劍以斬佞臣 安昌 侯張禹 。 成帝 大怒,命將 朱云 拉下斬首。 云 攀殿檻,抗聲不止,檻為之折。經(jīng)大臣勸解, 云 始得免。后修檻時, 成帝 命保留折檻原貌,以表彰直諫之臣。見《漢書·朱云傳》。后世殿檻正中一間橫檻?yīng)毑皇诟?,謂之折檻,本此。后用為直言諫諍的典故。 唐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元 宇文虛中 《古劍行》:“嶙峋折檻霽天威,將軍拜伏姦臣泣?!?清 龔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獄》詩:“九重容折檻,萬死待浮 湘 ?!币嘧鳌?折庭檻 ”。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dāng)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漢語大詞典》:攀檻(攀檻)
見“ 攀朱檻 ”。
《漢語大詞典》:攀朱檻(攀朱檻)
漢 槐里 令 朱云 上書 成帝 ,請賜劍斬佞臣 安昌侯 張禹 。 成帝 大怒,命斬 朱 。 朱云 被拉下殿時抗聲不止,攀住殿檻不放,把檻柱也拉斷了。經(jīng)人說情, 朱云 得以不死。后來修檻時, 成帝 命令保留折檻的原樣,以表彰 朱云 的直諫。事見漢書·朱云傳。后以“攀朱檻”為直言進(jìn)諫的典故。 清 蒲松齡 《過孫給諫芙蓉齋》詩:“圣明無待攀朱檻,痛哭應(yīng)煩裂白麻?!币嗍∽鳌?攀欄 ”、“ 攀檻 ”。 元 馬致遠(yuǎn) 《漢宮秋》第二折:“你們乾請了皇家俸,著甚的分破帝王憂,那壁廂鎖樹的怕彎著手,這壁廂攀欄的怕攧破了頭?!?清 黃遵憲 《京亂補(bǔ)述》詩之五:“裂麻要帝諾,攀檻碎臣頭。”
《國語辭典》:斬馬劍(斬馬劍)  拼音:zhǎn mǎ jiàn
漢代宮中寶劍,劍利可以斬馬,故名?!稘h書。卷六七。朱云傳》:「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埂短接[。卷三四二。兵部。劍》:「王莽使武賁以斬馬劍挫董忠?!?/div>
《國語辭典》:朱云折檻(朱雲(yún)折檻)  拼音:zhū yún zhé jiàn
漢代朱云勇于向成帝請斬丞相張禹,成帝使人將他拿下,要定其死罪,他用手攀殿前欄桿致使折斷。見《漢書。卷六七。朱云傳》。后比喻直臣冒死進(jìn)諫。南朝梁。元帝〈忠臣傳陳爭篇贊〉:「子政鏗鏗,誠存社稷。朱云折檻,遂其婞直?!?/div>
《漢語大詞典》:請劍(請劍)
(1).漢書·朱云傳:“ 云 上書求見,公卿在前。 云 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蠁枺骸l也?’對曰:‘ 安昌侯 張禹 ?!洗笈唬骸〕季酉掠樕?,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 云 下, 云 攀殿檻,檻折。 云 呼曰:‘臣得下從 龍逄 、 比干 游於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請劍”為忠直敢諫,請誅奸佞之典。 明 王世貞 《京山過故王侍御時育宅有感因伸薄酹仍許為其子銘墓》詩:“ 漢 賊不兩立,臣死安足辭。唯憐請劍恨,猶鬱蓋棺時?!?清 閻爾梅 《黃石齋先生南謫余于珠梅閘送之》詩:“魑魅充朝須請劍,豺狼當(dāng)?shù)狼衣褫??!?清 林昌彝 《章檻詞》:“休休休,伊誰請劍斬而頭?”
(2).捧劍。舊時皇帝坐朝,有捧劍的侍者。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王翱 ﹞歷陞 乾清宮 牌子,隨朝請劍?!?/div>
《漢語大詞典》:出一頭(出一頭)
見“ 出一頭地 ”。
《漢語大詞典》:出一頭地(出一頭地)
歐陽修 《與梅圣俞書》:“讀 軾 ( 蘇軾 )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敝^當(dāng)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一頭之地。后以“出一頭地”喻高人一著。 宋 沈作哲 寓簡卷七:“道德識見以至於文章語言,須向古人中出一頭地,方始立得腳住。” 清 沈初 《西清筆記·紀(jì)文獻(xiàn)》:“ 錢文敏 尚書雖師之而好為 黃子久 一派,其氣象雄邁,固自另出一頭地?!币嗍∽鳌?出一頭 ”。 宋 蘇軾 《送晁美叔發(fā)運(yùn)右司年兄赴闕》:“尚欲放子出一頭,酒醒夢斷四十秋。”
《國語辭典》:有腳陽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為太守時,愛民恤物,時人稱為「有腳陽春」。見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有腳陽春》。后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魚兒。怪朝來〉詞:「丹山碧水含離恨,有腳陽春難駐?!姑?。張景《飛丸記》第一九出:「有腳陽春司讞聽,謾說道官清民靖?!挂沧鳌戈柎河心_」。
《國語辭典》:陽春有腳(陽春有腳)  拼音:yáng chūn yǒu jiǎo
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參見「有腳陽春」條。宋。沈端節(jié)青玉案。史君標(biāo)韻如徐庾〉詞:「閒云無定,陽春有腳,又作南昌去?!姑?。湯顯祖《牡丹亭》第八出:「陽春有腳,經(jīng)過百姓人家。」
《國語辭典》:有腳陽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為太守時,愛民恤物,時人稱為「有腳陽春」。見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有腳陽春》。后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魚兒。怪朝來〉詞:「丹山碧水含離恨,有腳陽春難駐?!姑鳌埦啊讹w丸記》第一九出:「有腳陽春司讞聽,謾說道官清民靖?!挂沧鳌戈柎河心_」。
《漢語大詞典》:大爐(大爐,大鑪)
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shè)蒙儉等露布》:“大鑪覆載之間,占風(fēng)納賮?!?唐 杜甫 《遣懷》詩:“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爐,一本作“ 罏 ”。
分類:天地喻天
《國語辭典》:洪爐(洪爐)  拼音:hóng lú
1.大火爐、大熔爐。唐。白居易答友問〉詩:「置鐵在洪爐,鐵消易如雪?!埂度龂萘x》第二回:「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bào)J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fā)耳?!?br />2.比喻陶冶和鍛鍊人才的環(huán)境。如:「黃埔軍校是革命軍人的洪爐。」
《漢語大詞典》:弦心
猶琴心。琴音中所表達(dá)出的心意。 唐 司空圖 《成均諷》:“芳情盡寄于絃心,巧變逾新于 濮 上?!?/div>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漢代卓文君。參見「卓文君」條。
2.比喻新寡之婦?!读凝S志異。卷二。董生》:「妾適癡郎四五年,翁姑相繼逝,又不幸為文君,剩妾一身,煢無所依?!?/div>
《國語辭典》:琴心  拼音:qín xīn
以琴音傳達(dá)情意?!妒酚?。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固?。李賀有所思〉詩:「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xù)?!?/div>
《漢語大詞典》:琴意
琴聲中寄托的情意。 隋 王通 中說·禮樂:“子游 汾亭 ,坐鼓琴,有舟而釣者過曰:‘美哉琴意,傷而和,怨而靜,在山澤而有廊廟之志。’” 宋 歐陽修 《彈琴效賈島體》詩:“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論?!?/div>
《漢語大詞典》:鳳媒(鳳媒)
司馬相如 愛慕 卓文君 ,彈琴作歌示意,詩中有“鳳兮鳳兮從皇棲,得託子尾永為妃”之句, 文君 終與 相如 成為夫妻。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即用“鳳媒”表示自求婚配。 唐 駱賓王 《棹歌行》:“鳳媒羞自託,鴛翼恨難窮?!?/div>
《國語辭典》: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人和)  拼音: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占有利的時機(jī)及優(yōu)越的地勢,并且普獲人心,和諧團(tuán)結(jié)。如:「這場球賽我們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看來勝利在望?!?/div>
《國語辭典》:五丁  拼音:wǔ dīng
傳說中的五位力士。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沔水注》:「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fù)力,令五丁引之成道。」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官〉詩:「即事壯重險(xiǎn),論功超五丁。」
《國語辭典》:地崩山摧  拼音:dì bēng shān cuī
土地崩裂,山嶺塌陷。形容遭受巨大變故或重大災(zāi)難。如:「地震來襲,一時地崩山摧,居民死傷無數(shù)?!固?。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國語辭典》:金?! ?span id="blnhbrr" class='label'>拼音:jīn niú
1.祥瑞之器。梁。孫柔之《瑞應(yīng)圖。金?!罚骸附鹋?,瑞器也。王者土地開辟,則金牛至?!?br />2.金質(zhì)的牛?!短接[。卷七一。地部。渚》:「《幽明錄》曰:『淮南牛渚,津水極深,無可算計(jì),人見一金牛,形甚瑰壯,以金為鎖絆?!弧?br />3.比喻利用財(cái)力而擁有政治權(quán)位的人。
《國語辭典》:地角  拼音:dì jiǎo
1.地的盡處。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天涯藐藐,地角悠悠?!?br />2.術(shù)數(shù)用語。相術(shù)家稱人臉兩頰骨的下端為「地角」。《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看那小廝時,生得天庭高聳,地角方圓,兩耳垂珠,是不凡之相?!挂卜Q為「地閣」。
《國語辭典》:地角天涯  拼音:dì jiǎo tiān yá
比喻相隔遙遠(yuǎn)。南朝陳。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燕南趙北,地角天涯?!固?。貫休 古塞上曲七首之六:「地角天涯外,人號鬼哭邊?!?/div>
《國語辭典》:地靈人杰(地靈人傑)  拼音:dì líng rén jié
杰出的人出生或到過的地方,會成為名勝地區(qū)。后多用來指杰出人物,生于靈秀之地。唐。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地靈人杰,自朔野而重光,學(xué)府文宗,冠南都而獨(dú)秀?!埂都t樓夢》第四八回:「這正是地靈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挂沧鳌溉私艿仂`」。
《國語辭典》:人杰地靈(人傑地靈)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杰出的人出生或到過的地方,就會成為名勝地區(qū)。唐。王勃滕王閣序〉:「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埂剁R花緣》第七一回:「古人云:『人杰地靈。』人不杰,地安得靈?」也作「地靈人杰」。
《漢語大詞典》:地仙
(1).方士稱住在人間的仙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按《仙經(jīng)》云:‘上士舉形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span id="v7pf9tz"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一一四:“此飛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聞?!?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卷三:“ 羅浮山 中有 黃道人 ,相傳 東晉 時, 葛洪 煉丹仙去, 道人 撈其鼎中餘丹吞之,遂為地仙。時時披髮氅衣,出行山中?!?br />(2).比喻閑散享樂的人。 唐 李涉 《秋日過員太祝林園》詩:“望水尋山二里餘,竹林斜到地仙居?!?span id="rdz5bf7"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張?bào)?/a>》:“ 筠 居 洛陽 ,擁其貲,以酒色聲妓自娛足者十餘年,人謂之‘地仙’?!?宋 蘇軾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詩:“已向閑中作地仙,更於酒里得天全?!?br />(3).比喻美麗的女子。 元 張可久 《醉太平·席上有贈》曲:“風(fēng)流地仙,體態(tài)天然,畫圖誰敢鬭嬋娟?!?清 鵝湖逸士 《老狐談歷代麗人記》:“吾所見麗人,約須分三等……有跨越一代之麗,此其人皆已至地仙神仙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