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2
詞典
4
分類詞匯
28
共28,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龍斷
雄占
較固
大王
獨擅
獨占
地望
專利
榷鹽
綱法
獨霸
鹽榷
總商
橫霸
散商
《漢語大詞典》:
龍斷(龍斷)
壟斷。龍,通“ 壟 ”。本指獨立的高地。引申為獨占其利。
《
孟子·公孫丑下
》
:“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龍斷焉……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趙岐 注:“龍斷,謂堁斷而高者也;左右占視,望見市中有利,罔羅而取之。” 清 夏燮
《
中西紀事·通番之始
》
:“ 大西洋 人,后至而思龍斷焉?!?清
黃遵憲
《番客篇》
:“龍斷兼贋鼎,巧奪等劫掠。”
分類:
壟斷
獨立
高地
獨占
《漢語大詞典》:
雄占
猶壟斷。 孫中山
《民族主義》
第四講:“由此可見,強盛的國家和有力量的民族,已經(jīng)雄占全球,無論什么國家和什么民族的利益,都被他們壟斷?!?/div>
分類:
壟斷
《漢語大詞典》:
較固(較固)
猶壟斷。
《唐律·雜律·賣買不和較固》
:“諸賣買不和而較固取者?!?長孫無忌 疏議:“賣物及買物人,兩不和同,‘而較固取者’,謂強執(zhí)其市,不許外人買,故注云‘較,謂專略其利。固,謂障固其市’。” 唐
劉禹錫
《觀市》
:“於是質(zhì)劑之曹,較固之倫,合彼此而騰躍之?!?span id="qyi8m8c" class="book">《
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五年
》:“ 嘉問 上建置三十﹝十三﹞條,其一云:‘兼并之家較固取利,令市易務覺察,申三司,按置以法。’帝削去此條?!?span id="8aa8gk6" class="book">《元典章·臺綱一·行臺體察等例》:“官員權豪之家,較固山林川澤之利,及妄生事端,恐喝小民田宅諸物,或恃勢侵奪者糾察。”
分類:
壟斷
長孫無忌
《國語辭典》:
大王
拼音:
dà wáng
1.古代君主或諸侯王的尊稱?!段倪x。枚乘。上書重諫吳王》:「是大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湯武也。」
2.俗稱盜匪的首領。《水滸傳》第五回:「被此間有座山,喚做桃花山,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扎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div>
分類:
大王
長于
壟斷
書法家
事業(yè)
或諸
諸侯王
王羲之
人
敬稱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獨擅(獨擅)
獨自據(jù)有;獨攬,獨自壟斷。
《
戰(zhàn)國策·秦策三
》
:“昔者 中山 之地,方五百里, 趙 獨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則天下莫能害。”
《
后漢書·班超傳
》
:“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 班超 何心獨擅之乎?’” 元
王曄
《桃花女》
楔子:“獨擅陰陽三十秋,猶餘妙理未窮搜。饒君掬盡西江水,難洗今朝這面羞?!?鄭觀應
《盛世危言·紡織》
:“論紗布之利,各國莫不講求,尤以 英 為巨擘焉……技藝既精,心思尤巧,所由獨擅利權也。”
分類:
獨自
據(jù)有
獨攬
壟斷
《國語辭典》:
獨占(獨占)
拼音:
dú zhàn
1.單獨占有。宋。
蘇軾
紅梅
詩三首之二:「雪里開花卻是遲,何如獨占上春時?!埂豆卤驹麟s劇。衣錦還鄉(xiāng)。頭折》:「執(zhí)銳披堅領大兵,排兵布陣任非輕,身懷舉鼎拔山力,獨占東吳數(shù)百城?!?br />2.事業(yè)在特定市場處于無競爭狀態(tài),或具有壓倒性地位,可排除競爭能力者。如:「獨占市場」、「大資本家用大規(guī)模的獨占方法,以獲取更大利潤。」
分類:
單獨
獨占
占有
壟斷
《國語辭典》:
地望
拼音:
dì wàng
地位與名望。唐。
李商隱
〈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詩:「耿賈官勛大,荀陳地望清?!?/div>
分類:
地理位置
士族
大姓
壟斷
選舉
權力
《國語辭典》:
專利(專利)
拼音:
zhuān lì
1.獨占利益?!蹲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埂秶Z。周語上》:「夫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br />2.專一銳利。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3.專有之利益及權利,依《專利法》之規(guī)定分為發(fā)明專利、新型專利及設計專利。
分類:
專利
一項
壟斷
專注
謀私
發(fā)明
敏銳
私利
種生
創(chuàng)造
流通
首創(chuàng)
掠取
擁有
保護
《國語辭典》:
榷鹽(榷鹽)
拼音:
què yán
唐朝以后政府對鹽所采取的課稅、管制、專賣政策?!缎绿茣?。卷五四。食貨志四》:「及田弘正舉魏博歸朝廷,穆宗命河北罷榷鹽?!固?。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
:「國家榷鹽,糶與商人,商人納榷,糶與百姓。則是天下百姓,無貧富貴賤,皆已輸錢于官矣。」
分類:
漢武帝
官府
壟斷
食鹽
產(chǎn)銷
政策
《漢語大詞典》:
榷鹽法(榷鹽法)
唐 代中葉對鹽就場專賣(官收官賣)的制度。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鹽鐵、鑄錢使 第五琦 初變鹽法, 寶應 元年(公元762年)時鹽鐵使 劉晏 繼續(xù)推行。其主要內(nèi)容:在產(chǎn)鹽區(qū)設置鹽官,向鹽戶統(tǒng)購鹽,加價出售。后再將鹽稅加入賣與商人。聽其運銷。產(chǎn)鹽區(qū)較遠地區(qū)又設常平鹽予以調(diào)濟。 劉晏 誅后,這種制度逐漸廢弛。參閱
《
新唐書·食貨志四
》
。
分類:
中葉
專賣
官收
制度
《漢語大詞典》:
綱法(綱法)
明 萬歷 以后所實行的商人壟斷食鹽運銷制。 明神宗 時,因官收場鹽不夠,商人久候領不到鹽,以致積引甚多。為疏銷積引, 萬歷 四十五年(1617年)實行綱法。將商人所領鹽引編成綱冊,分為十綱,每年以一綱行積引,九綱行新引。綱冊許各商永遠據(jù)為“窩本”,每年按照冊上舊數(shù)派行新引,無名的不得加入。自此以后,食鹽收買運銷之權均歸商人,并得世襲。 清 道光 十一年(公元1831年)后一度為票法所取代,但不久又變相恢復。
分類:
萬歷
實行
商人
壟斷
食鹽
鹽運
運銷
《國語辭典》:
獨霸(獨霸)
拼音:
dú bà
在某地或某方面稱霸,無人可敵。如:「他在這里已獨霸多年,沒人敢惹他?!埂刚f起他,可是獨霸當前的服裝設計專家。」
分類:
獨自
稱雄
霸占
一時
時或
單獨
壟斷
《漢語大詞典》:
鹽榷(鹽榷)
政府對食鹽產(chǎn)銷的壟斷專賣。 宋
周密
《
齊東野語·景定彗星
》
:“鹽榷太密而商旅怨?!?/div>
分類:
政府
對食
食鹽
產(chǎn)銷
壟斷
專賣
《漢語大詞典》:
總商(總商)
也稱商總。 清 政府在壟斷行業(yè)特許商人中指定為首領的殷實商戶。 嘉慶 年間在 廣州 十三行中設立總商,總理洋行事務。 道光 以前在鹽商中也有總商。
《
儒林外史
》
第三五回:“只見岸上有二十多乘齊整轎子歇在岸上,都是 兩淮 總商來候 莊徵君 。”
分類:
政府
壟斷
斷行
行業(yè)
特許
商人
人中
中指
指定
為首
首領
殷實
《漢語大詞典》:
橫霸
(1).猶壟斷,廣泛把持。 茅盾
《子夜》
十六:“惟吾國土造火柴商人,資本微薄,難敵財雄勢大橫霸全球之 瑞典 火柴托辣斯?!?br />(2).蠻橫霸道。
《中國歷代農(nóng)民問題文學資料·回族民歌·歌唱英雄白彥虎》
:“大 清 家做事多橫霸,你好好兒的放我出了城, 白老子 饒你一條狗命?!?/div>
分類:
蠻橫
壟斷
橫霸
霸道
廣泛
把持
《漢語大詞典》:
散商
(1).指鴉片戰(zhàn)爭前 廣州 的 英國 東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國商人,即所謂“自由”商人,又稱“港腳”。 清
魏源
《籌海篇》
四:“西洋互市 廣東 者十餘國,皆散商無公司,惟 英吉利 有之?!?清
魏源
《籌海篇》
四:“散商者,各出己資,自運自集,利害皆一人獨當之。”
(2). 清 代官府于壟斷行業(yè)特許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實商戶為首領,稱為總商,類似牙行行首,其余則稱散商。
分類:
鴉片戰(zhàn)爭
官府
壟斷
廣州
斷行
行業(yè)
特許
英國
商人
人中
中指
東印度
指定
一二
公司
殷實
外國
為首
首領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