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曾象乾,字體良,號連城。連州(今廣東連縣)人。明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舉人,明神宗萬歷五年(一五七七)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典試山西,尋擢福建巡按御史。遷任南京學政,累官至河南道僉都御史。明神宗萬歷二十年(一五九二)致仕歸。年六十馀卒。有《中秘課程》。清同治《連州志》卷七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廣東連州人,本姓曾,字體艮,號連城。萬歷五年進士。由庶吉士,累遷都察院僉都御史。時東廠太監(jiān)張鯨擅權(quán),象乾抗疏論之,鯨伏罪。后致仕歸,卒年六十余。維基
馬象乾,字體良,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人,廣東廣州府連州軍籍。廣東鄉(xiāng)試第三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五名,登二甲第五十五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官監(jiān)察御史,曾彈劾大學士申時行。
人物簡介
季道統(tǒng)(1556年—?),字亦卿,號青城,河南開封府陳州衛(wèi)人,官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九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二百四十五名,登三甲第十八名進士。選庶吉士,十三年授檢討,十八年編纂六曹章奏。二十一年升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
人物簡介
趙完璧(1558年—?),字念儆,號連城,河南河南府陜州(今三門峽市陜州區(qū))人,民籍。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五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聯(lián)捷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名進士。刑部觀政,授直隸獻縣知縣,改任直隸河間縣知縣,任內(nèi)修縣志。萬歷二十年(1592年)十月,選授戶科給事中。二十一年九月升禮科左,二十二年三月升工科都,丁憂歸。二十六年四月除補吏科都,二十七年四月升太常寺少卿,不久去世。
人物簡介
字君公,松江華亭人。萬歷壬辰進士,除知常山縣維基
唐之屏(1559年—?),字君公,號曾城,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隆慶辛未進士唐本堯族子。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進士,授常山知縣。
人物簡介
吳鴻洙(1560年—?),字文衢,號鳳城,山東濟南府萊蕪縣人。萬歷七年(1579年)己卯科鄉(xiāng)試三十九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十七名,登二甲第十二名進士。工部觀政,歷工部郎中,升浙江右參議。
人物簡介
林應(yīng)元(1560年—?),字漢城,順天府東安縣人,錦衣衛(wèi)籍。萬歷七年(1578年)己卯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年(1591年)壬辰科三甲第三十五名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吏科給事中。
人物簡介
熊尚文,字益中,號思城,江西豐城縣人。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歷官福建提學僉事、湖廣督學、浙江參議等,官至工部右侍郎。督學湖廣期間,江夏賀逢圣、熊廷弼皆得其賞識。
人物簡介
武之大,字連城,山東東平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壬辰科第二甲第八十一名進士,仕至山西參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寧國府涇縣人,字子沐。萬歷十七年進士。擢御史,巡視浙江鹽政。官至太仆寺少卿。有《葉玉成全集》。維基
葉永盛,字子沐,號玉城,寧國府涇縣(今安徽省涇縣)人。曾在江西及浙江等地任職,官至巡按御史、監(jiān)察御史,累太仆寺少卿,畢生經(jīng)管鹽商,積極鼓勵當時浙商發(fā)展,阻礙商業(yè)發(fā)展的惡勢力坐大,后被稱譽「一代人豪」,并被尊為上海南匯縣城隍。葉永盛家境貧寒,自小以打柴為生,后得同鄉(xiāng)鄉(xiāng)人資助入學。萬歷十七年(1589年)登進士,得第三甲。萬歷十八年(1590年),先仕南浙巡鹽御史,專管南浙地方鹽商事務(wù)。后歷官江西巡按御史、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浙江巡按御史、直隸巡按御史、浙江等道掌道事及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于各地主要審督鹽商等商業(yè)活動。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奉敕巡視南浙鹽務(wù)、處理地方商業(yè)活動及事務(wù),累升太仆寺少卿。后病故,卒于官,卒年不詳。
人物簡介
曾之肖,字夢弼,號石城,湖廣承天府京山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七十二年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隆昌縣知縣,邑當孔道,值取蜀才,庶務(wù)畢舉,不久去世。
人物簡介
【介紹】: 明人。李言恭子。少以文學知名。萬歷中,倭犯朝鮮,兵部尚書石星薦宗城為都督僉事,充正使,指揮楊方亨為副使,擬封豐臣秀吉為日本王,使罷兵。宗城至朝鮮釜山,倭來益眾,道路藉藉,言將劫二使。宗城恐,變服逃歸,下獄論戍。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汝藩,盱眙人。
人物簡介
趙賢意,字伯慎,號如城,浙江金華府東陽縣人。萬歷乙未進士。由縣學生以《詩經(jīng)》中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八名,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福建邵武府推官,案無宿獄。時妖黨晁天王結(jié)??転榛迹_下所司議,同官相顧莫發(fā)。便采納賢意計劃,使壯士潛入賊徒中,依計擒主晁天王,遣散其余黨徒,一境肅然,考績第一。任滿后,升為文林郎,任南京兵部主事。二十三年甲辰年(1604)丁母憂,守喪期滿起復。轉(zhuǎn)北京工部主事,三十七年典試廣東,擢四川按察司副使,分巡安綿兵備道。綿為二州要沖,兵籍皆虛額。賢意至,一一稽實,且不時檢閱,因而軍聲大振。時巡視要害,體察土俗,安撫流民,積勞成疾,卒于官。賢意為人,方正不阿,而性善容納,好獎掖后進。所品藻皆不爽。典粵東試,所拔皆俊士?;蝠佉越?,且未當?shù)酪猓接兴岚?。峻卻之。趙氏世多簪纓,而居官清正,得鄉(xiāng)曲之譽者,唯賢意為最。入本縣鄉(xiāng)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