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94—1757 【介紹】: 清江蘇高郵人,字書城,號春圃。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乾隆間歷任左都御史,廣東巡撫,兵、禮、吏三部尚書,充《大清會典》總裁官。深研經(jīng)籍,專以經(jīng)學訓子孫,子王念孫,孫王引之,承其緒,成一家之學。卒謚文肅。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六
王安國,字書城,號春圃,高郵人。雍正甲辰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謚文肅。維基
王安國(1694年—1757年),字書城,號春圃。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市)人。榜眼。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一甲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再遷侍講。雍正十二年(1734年)出督廣東肇高學政,復再遷左僉都御史。乾隆二年(1737年)疏請禁止官吏居喪期間前往省會拜謁大吏,下部議行。三遷左都御史。乾隆九年(1744年)正月遷兵部尚書,不久即遭父喪丁憂去職。乾隆十年(1745年)再召為兵部尚書,調(diào)禮部。王安國上疏請求終喪,居廬營葬。服闋后方才入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遷吏部尚書。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疏乞假為父改葬。高宗以來年當南巡,諭其到時隨行。同年冬,王安國病倒,準許休假治疾。次年春卒,賜白銀五百兩治喪,謚文肅。《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黃廷升(1696-1750),字勝城,又字圣臣,號毅庵,清無錫人。國子生。性和易,喜購書,好賓客,族黨姻戚熏其德,多自愧也。有《楞伽山人稿》。
人物簡介
【生卒】:1698—1744 【介紹】: 清江蘇安東人,初名城,字風衣,號篁村,又稱水南先生。貢生,乾隆初舉鴻博不就。工詩,善書畫。好接濟友朋,交往甚廣。晚年篤信黃老。有《水南遺稿》。清詩別裁集
字風衣。江南安東人。貢生?!痫L衣長古歌詩雜文,惜無稿可覓,蔡子方山處偶見此篇,因采錄之。
人物簡介
鄒云城(1700-1771),字擁書,號亦樓,,晚更號柰山。清無錫人。顯吉孫。乾隆三年(1738)舉人。知元城知縣,修筑堤堰,城免水患。擢深州知州,革陋規(guī),民大服。升河間知府,乞老歸田,續(xù)碧山吟社十老之一。
人物簡介
陳德正,字醇叔,號葛城,安州人。雍正庚戌進士,授吏部主事,歷官陜西按察使。有《葛城詩稿》。朱石君曰:“醇叔詩上溯建安,下逮長吉,心摹手追,劇有心得?!?/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生卒】:1703—? 【介紹】: 清江蘇上海人,字赤城,號巨山。工畫花鳥、草蟲、人物,又善寫真。喜作徑丈大松,蒼翠濃郁,得未曾有。寫荷花尤能獨出新意。年八十余,神完氣健,終日作畫不倦。
人物簡介
【生卒】:1708—1782 【介紹】: 清湖南長沙人,字方城,號南川。雍正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工書法,蒼古遒勁,卓然成家。累官工部尚書。乾隆四十七年休致,卒。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八
羅源漢,字方城,一字南川,長沙人。雍正癸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有《南川詩集》。維基
羅源漢(1707年—1782年),字南川,號方城,湖南長沙人。書法家。雍正十一年(1733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典廣西、浙江鄉(xiāng)試。歷官順天府府尹、大理寺卿等職。官至工部尚書。工詩文,善書法。卒年七十五。
人物簡介
王穎銳(1713--1794),字秉成,號瓶城。清金匱人。國子生。少勤舉業(yè),能文章。父歿家累萬金,內(nèi)訌外侮,積十余年清其逋。仁厚好施,友愛兄弟。曾搜輯先世《耐軒遺書》梓之行世。有《聽雨樓詩文稿》。
人物簡介
【生卒】:1714—1784 【介紹】: 清浙江秀水人,字炳也,號誠齋。乾隆七年進士。官贊善。家居,主徽之紫陽書院十年、杭之紫陽、崇文兩書院五年。有《吞松閣集》。晚晴簃詩匯·卷七十七
鄭虎文,字炳也,號誠齋,秀水人。乾隆壬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左贊善。有《吞松閣集》。維基
鄭虎文(1714年—1784年),字炳也,號誠齋(一作城齋),浙江秀水人。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左贊善、提督湖南、廣東學政。三次擔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有《吞松閣集》。
人物簡介
成城(1715年—?),字衛(wèi)宗,號成山,浙江仁和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進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臺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擔任臺灣知府,后再擔任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身兼三職。
人物簡介
【生卒】:1719—1795 【介紹】: 清浙江嘉善人,字昆城,號金圃,又號東墅。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先后凡九掌文衡。有《安雅堂詩文集》、《四書義》、《六書正說》。晚晴簃詩匯·卷八十一
謝墉,字昆城,號金圃,又號東墅,嘉善人。乾隆壬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累官吏部侍郎,降編修。有《安雅堂詩鈔》。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謝家樹(?~?),字維城,號蘭?,福建歸化人。清乾隆四年(1739)進士,乾隆十七年(1752)三月由建寧教授調(diào)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后以父憂去。乾隆廿六年(1761)六月再由福州教授復任,翌年閏五月兼攝臺灣府儒學訓導。彭國棟《廣臺灣詩乘》云:「清代任學官者,例經(jīng)考試,故多明經(jīng)博雅之儒,其來臺者亦多能詩之士。雅堂雖有輯錄,然尚未備,如府學教授謝家樹〈清水洋〉……」〖參考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揭韵伦郧逍夼_灣方志所引,及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輯錄謝氏詩作計十二首。(楊永智撰)維基
謝家樹,字維城,號蘭村,福建歸化(今明溪)人,清朝官員。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科進士。曾任建寧府儒學教授。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月調(diào)任臺灣府儒學教授,以丁憂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六月由福州教授再次調(diào)任,次年(1762年)閏五月兼攝臺灣府儒學訓導,主要從事臺灣府境內(nèi)之教育行政部分,受臺灣府儒學教授制約,該官職亦通常為閩籍,語言可與臺灣人互作溝通,事實上,教學上也以閩語為主,官話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