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534 【介紹】: 北魏神武尖山人,鮮卑族,字阿斗泥。賀拔勝弟。初為爾朱榮帳下都督。爾朱榮赴洛,岳為前驅(qū)。孝莊帝立,賜爵樊城縣男。從破葛榮軍,平元顥,擒萬俟丑奴,執(zhí)蕭寶夤。累戰(zhàn)功進爵為公,官涇州刺史。爾朱天光入洛,岳為雍州刺史。孝武帝即位,為關(guān)中大行臺,與高歡對峙。后為高歡遣侯莫陳悅誘殺。部眾歸宇文泰。
人物簡介
【介紹】: 東魏范陽遒人,字元珍。祖季真子。少時耽書,常以夜繼晝,時號圣小兒。及長,以文學見重。孝文帝時拜太學博士,掌彭城王元協(xié)書記。嘗語人曰:“文章須自出機杼,自成一家風骨,何能同人共生活也?!焙笠蜇澵涃V屢受遷謫。孝莊帝末典造金石雅樂,成,遷車騎大將軍。孝武帝即位,以太常行禮,得封文安縣子。孝靜帝天平初,以議遷都功,進伯爵。全后魏文·卷四十五
瑩字元珍,范陽遒人。孝文時為中書學生,拜太學博士。署彭城王協(xié)司徒、法曹參軍,掌書記。再遷尚書三公郎中。宣武時為冀州鎮(zhèn)東府長史,除名。尋為國子博士,領(lǐng)尚書左戶部。孝明時為李崇都督長史,除名。尋為散騎侍郎。孝昌中,累遷國子祭酒,領(lǐng)給事黃門侍郎,幽州大中正,監(jiān)起居事。元顥入洛,以為殿中尚書。孝莊還宮,免。后除秘書監(jiān),賜爵容城縣子。前廢帝昱遷車騎將軍、太常卿。孝武即位,封文安縣子。孝靜遷鄴,加儀同三司,進爵為伯。天平中卒,贈尚書左仆射、司徒、冀州刺史。
人物簡介
【生卒】:496—544 【介紹】: 東魏頓丘人,字虔和。李平次子。襲父前爵彭城侯。自太尉參軍,歷尚書郎、著作佐郎、加輔國將軍、光祿大夫等。孝莊帝永安二年,元顥入洛陽,以為黃門侍郎。顥敗,除名。孝靜帝時,官散騎常侍,使梁,江南稱其才辨。還授秘書監(jiān)。全后魏文·卷三十五
諧字虔和,平第二子。受父前爵彭城侯。自太尉參軍,歷尚書郎、徐州北海王元顥撫軍府司馬,入為長兼中書侍郎。崔光引為兼著作郎,加輔國將軍、相州大中正、光祿大夫,除金紫光祿大夫,加衛(wèi)將軍。元顥入洛,以為給事黃門侍郎。顥敗除名。孝靜初,徵為魏尹,不起。除大司農(nóng)卿,加驃騎將軍,轉(zhuǎn)秘書監(jiān)。武定二年卒,贈驃騎大將軍、衛(wèi)尉卿、齊州刺史。有集十卷。
人物簡介
【生卒】:?—539 【介紹】: 東魏秀容陽曲人。歷爾朱榮府騎兵參軍。魏孝莊帝建義初,以預定策勛,封敷城縣伯,尋進為公。以處事嚴峻,為爾朱榮所信任。爾朱世隆專權(quán),累除晉州刺史,節(jié)閔帝普泰初,轉(zhuǎn)汾州。高歡起兵,貴棄城歸之于鄴。累官御史中尉、肆州大中正,加行臺仆射。東魏孝靜帝天平四年,與侯景、高昂等攻獨孤如愿于洛陽。貴所經(jīng)歷,莫不肆其威酷,殺人如草芥,然得高歡親重。卒謚忠武。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北秀容川人,爾朱彥伯弟。頗知書計,落魄無行。嘗偽造從兄爾朱榮啟請表,入為官,大得財貨,以資酒色。孝莊帝時累官車騎大將軍、徐州刺史。榮死,勒眾進逼京師。節(jié)閔帝立,進爵彭城王。貪暴淫亂,民比諸豺狼。高歡起兵,仲遠與天光敗于韓陵,乃奔梁,死于江南。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仲遠,榮從弟。孝莊初為直寢、寧遠將軍步兵校尉,除平北將軍、建興太守,封頓丘縣侯,加散騎常侍,及改郡立州,遷使持節(jié)、車騎將軍、建州刺史,加侍中,進爵為公,尋改封清河郡,又加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轉(zhuǎn)徐州刺史、兼尚書左仆射、三徐大行臺、督三徐諸軍事,普泰初加督二兗,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東道大都督、大行臺,封彭城王,尋加大將軍、兼尚書令、徐兗二州刺史,又加太宰,韓陵戰(zhàn)敗奔梁,死于江南。
人物簡介
【生卒】:?—541 【介紹】: 北魏渤海饒安人,字子山。少好學,兼涉文史。受知于中山王元英,任西河太守,為政清簡。中山王熙起兵討元叉,敗,雙藏慝熙弟略。胡太后臨朝,迎還略。孝明帝末除西兗州刺史。時州境不寧,雙至境,即招降張?zhí)夜?。孝莊帝初以功封曲城鄉(xiāng)男,遷驃騎大將軍。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廣牧富昌人,字法壽。投爾朱榮,性佞巧,甚得榮心。孝莊帝時為榮大將軍府司馬、東徐州刺史。榮死,歸爾朱兆。以參與立節(jié)閔帝元恭謀,拜侍中,封城陽郡公。后又殺爾朱部曲,斬爾朱世隆、彥伯兄弟,囚爾朱天光,投高歡。孝武帝時,拜侍中。從入關(guān),官至太傅。卒年四十三。
人物簡介
【生卒】:501—538 【介紹】: 東魏渤海蓨人,字敖曹。高乾弟。少有勇力,專事馳騁。北魏末,與兄弟共在鄉(xiāng)里招集部曲起兵。后隨高歡討爾朱氏,屢立戰(zhàn)功,官至侍中、司徒。后為西南道大都督,攻克上洛,俘西魏洛州刺史及將帥數(shù)十人。復為軍司大都督,統(tǒng)七十六都督,為鮮卑權(quán)貴所憚服之唯一漢將。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封京兆郡公。后與侯景等共攻獨孤如愿于金墉城,邙山之役,為西魏宇文泰援軍所殺。全后魏文·卷二十九
昂字敖曹,乾第三弟。建義初,除通直散騎侍郎,封武城縣伯。永安末為直閣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加平北將軍。后廢帝即位,除冀州刺史。太昌初,加侍中開府,進爵為侯。永熙末,行豫州刺史。天平初,除侍中、司空,轉(zhuǎn)司徒西南道大都督,歷軍司大都督。元象元年,進封京兆郡公。與西魏戰(zhàn)于芒山,敗死。贈使持節(jié)、侍中、都督冀定滄瀛殷五州諸軍事、太師、大司馬、太尉、錄尚書事、冀州刺史,謚曰忠武。齊皇建初,追封永昌王。
人物簡介
【生卒】:502—569 【介紹】: 北周高陸河陽人,字永賓,仕北魏至左光祿大夫,封沃陽縣侯。西魏文帝大統(tǒng)初歸宇文泰,除北徐州刺史。從戰(zhàn)有功,進爵為公,賜姓爾綿氏。孝閔帝即位,進爵廣城郡公。武帝天和中官至右二軍總管卒。
人物簡介
【生卒】:503—551 【介紹】: 北齊清河東武城人。涉獵經(jīng)史,有文思。起家開府東閣祭酒,遷大司馬府記室參軍。東魏孝靜帝天平初,轉(zhuǎn)通直侍郎,為慰勞青州使。為亂民所執(zhí),不從放還。轉(zhuǎn)中書舍人。北齊文宣帝天保初,參定禪代禮儀,封襄城縣男,兼中書侍郎。
人物簡介
【生卒】:503—572 【介紹】: 南朝陳吳郡錢塘人,字雄盛。初事梁廣州刺史蕭映。映卒,從陳霸先(陳武帝)平蔡路養(yǎng)、李遷仕皆有功。梁敬帝紹泰二年,齊師濟江,棱拒守有功,授右衛(wèi)將軍、丹陽尹。入陳,遷中領(lǐng)軍、侍中。武帝死,棱獨典禁兵,秘不發(fā)喪,奉迎陳文帝,封永城縣侯。宣帝立,累遷右光祿大夫。歷事三帝,并見恩寵。晚年不預征役,優(yōu)游京師。
人物簡介
【生卒】:503—559 【介紹】: 即陳霸先。南朝陳開國君主。吳興長城人,字興國,小字法生。讀兵書,多武藝。梁時初為油庫吏,以軍功累遷西江督護、高要太守。后與王僧辯討平侯景,鎮(zhèn)京口。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殺,霸先與僧辯共奉蕭方智為梁王。后北齊立蕭淵明為帝,令僧辯迎入建康即位。霸先襲殺僧辯,立方智為帝,擊敗北齊及僧辯舊部,受封陳王。旋代梁稱帝,國號陳。在位期間,效梁武帝,舍身大莊嚴寺。在位三年卒,謚武,廟號高祖。全陳文·卷一
帝姓陳,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里人,漢太丘長陳實之后。梁大同中,為廣州中直兵參軍,除直閣將軍,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馬,領(lǐng)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遠將軍、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員外散騎常侍、持節(jié)、明威將軍、交州刺史,改封南野縣伯,進信威將軍、豫州刺史,領(lǐng)豫章內(nèi)史,改封長城縣侯,尋授散騎常侍、使持節(jié)、軍師將軍、南江州刺史,進江州刺史,尋授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領(lǐng)會稽太守,鎮(zhèn)京口,進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進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尋授中書監(jiān)、司徒,進爵為公,拜丞相、錄尚書事、鎮(zhèn)衛(wèi)大將軍,進封義興郡公,拜大傅,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尋進爵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禪,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謚曰武皇帝,廟號高祖。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范陽涿人,字幼章。盧昶子。涉歷群書,兼有文義。臨淮王元彧引為開府屬。孝武帝時,封城陽縣子,官中書侍郎。東魏孝靜帝天平中,官至尚書右丞,兼黃門郎、本州大中正。性好玄理,作史子雜論數(shù)十篇。今存《劇鼠賦》、《嵩高山廟記》。全后魏文·卷三十七
元明字幼章,昶第五子。臨淮王彧引為開府屬。孝武即位,封城陽縣子,遷中書侍郎。永熙末,去職。天平中,兼吏部郎中,拜尚書右丞。轉(zhuǎn)散騎常侍,監(jiān)起居注。兼黃門郎、本州太中正。卒贈太常卿。有集十七卷。
人物簡介
【介紹】: 東魏遼西陽樂人,字世珍。年十七,游學十年,始為御史,兼太常博士,為爾朱榮所知,表為北道大行臺左丞。孝靜帝天平中除廣宗太守,轉(zhuǎn)中山太守。高歡書其政績頒州郡,以為勸勵。除大宗正,按法推正,無所顧避。官雖通顯,貧窘如布衣,清尚之操,為時所重。后領(lǐng)本州大中正兼廷尉卿。全后魏文·卷五十四
瑗字世珍,遼西遼陽人。初為御史,轉(zhuǎn)奉朝請、兼太常博士,爾朱榮表為北道大行臺左丞,賜爵陽洛男,除員外散騎常侍,封容城縣伯,除征虜將軍、通直散騎常侍,遷太山太守。前廢帝即位,除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孝武時拜廷尉卿。孝靜時除鎮(zhèn)東將軍,出為廣宗太守,轉(zhuǎn)中山太守,加征東將軍,授使持節(jié)、平州刺史,入為齊獻武丞相府右長史,又行晉州事,還除大宗正卿、加衛(wèi)將軍,領(lǐng)本州大中正、兼廷尉卿。卒,贈太仆卿、濟州刺史,謚曰明。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昌黎人,字元雍。韓麒麟孫。以崔光舉,為清河王元懌常侍,遷郎中令。為懌所眷遇。懌為元叉所殺,子熙為之憂悴。胡太后再臨朝,子熙上書理懌之冤。太后義之,引為中書舍人。累除國子祭酒。東魏孝靜帝元象中加衛(wèi)大將軍。興和中卒。全后魏文·卷三十一
子熙字元雍,顯宗兄子。為清河王懌常侍,遷郎中令。孝昌初,為中書舍人,加寧朔將軍。歷著作郎,兼司州別駕,轉(zhuǎn)輔國將軍、鴻臚少卿。建義初,為黃門。永安中,加征虜將軍,免。尋兼尚書吏部郎。普泰初,除通直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光祿大夫,尋正吏部郎。孝武初,領(lǐng)著作郎,封歷城縣子,加衛(wèi)將軍、右光祿大夫。天平初,為侍讀、國子祭酒。除驃騎將軍。元象中,加衛(wèi)大將軍。興和中卒,武定初贈幽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