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方厚
(1).正直厚道。北史·魏華山王鷙傳:“ 鷙 容貌魁壯,腰帶十圍,有武藝,木訥少言,性方厚?!?br />(2).指大地。 唐 黃滔 《融結(jié)為河岳賦》:“飜雪浪與霜濤,下吞方厚;拔重峯兼疊嶂,上列圓空?!?/div>
《漢語大詞典》:方載(方載)
(1).指大地。 漢 蔡邕 《明堂月令論》:“圜蓋方載,六九之道也?!?唐 孔穎達 《〈禮記正義〉序》:“上法圓象,下參方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span id="umzh6er" class="book">《舊唐書·禮儀志二》:“﹝明堂﹞上法圓清,下儀方載,契陰陽之至數(shù),葉交泰之貞符?!?br />(2).四方之事。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訪國美於舊史,考方載於往牒。” 李善 注:“方載,四方之事?!?/div>
分類:四方大地
《漢語大詞典》:方地
大地。古謂天圓地方,故稱。莊子·說劍:“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biāo)臅r?!?漢 嚴(yán)遵 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方地隨天,與化為常,德盛澤流,洋溢萬方?!?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方地數(shù)千里,不識盜賊。山行海宿,不擇處所?!?/div>
分類:方地大地
《漢語大詞典》:黃輿(黃輿)
指大地。《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迎神》:“黃輿厚載,赤寰歸德?!?前蜀 杜光庭 《羅天中級三皇醮詞》:“伏以玄蓋上浮,黃輿下鎮(zhèn),元精降瑞,應(yīng)運開圖?!?/div>
分類:大地
《漢語大詞典》:埏垓
指廣闊的大地。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竊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勢定可吞埏垓?!?/div>
分類:廣闊大地
《漢語大詞典》:方祇
(1).指大地。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圓精初鑠,方祇始凝。” 呂延濟 注:“圓精,謂天也;方祇,謂地也?!?span id="n1bikhu" class="book">《舊唐書·后妃傳下·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忽歸清漢,言復(fù)方祇?!?br />(2).指地神。《宋書·符瑞志下》:“圓神降祥,方祇薦裕,休珍雜沓,景瑞畢臻?!?/div>
分類:地神大地
《漢語大詞典》:方儀(方儀)
謂大地。《文選·盧諶〈時興〉詩》:“亹亹圓象運,悠悠方儀廓?!?李善 注:“ 曾子 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谔斐上?,故曰圓象;天地曰兩儀,故曰方儀也?!?/div>
分類:大地
《漢語大詞典》:方局
(1).指大地。 前蜀 杜光庭 《蜀王本命醮葛仙化詞》:“伏以圓穹列耀,上表於龍星;方局裁形,下分於仙化。”
(2).猶圈套,迷陣。 清 錢澄之 《讀曲歌》:“郎喜出門去,望郎畏人知。暗中布方局,郎自不解期。”
分類:大地圈套
《漢語大詞典》:坤后
指大地。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方圓舛狀,逝止異歸,故渾象尊於行健,坤后貴於安貞?!?/div>
分類:大地
《漢語大詞典》:后坤
后土;大地。 明 王廷相 《答何柏齋造化論》:“愚則以為后坤發(fā)育,羣品載生,山川蕰靈,雷雨交作,謂地不神,恐不可得?!?/div>
分類:后土大地
《漢語大詞典》:地廬(地廬)
大地。《文選·左思〈魏都賦〉》:“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李周翰 注:“嘈聲起,如振動雷霆,駭驚天地。”
分類:大地
《漢語大詞典》:丹野
(1).指南方的大地。 晉 陸云 《盛德頌》:“神母哀號,厎命丹野。”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桓溫 ﹞問曰:‘太玄是何等也?’答曰:‘南為丹野,北為太玄,必西北走也?!?br />(2).血染紅原野。 三國 魏 曹丕 《校獵賦》:“流血赫其丹野,羽毛紛其翳目?!?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僵尸則動以萬計,流血則漂樐丹野。”
《漢語大詞典》:地境
(1).猶大地。宋書·樂志二:“澤霑地境,化充天宇?!?br />(2).地形環(huán)境。《水滸傳》第五九回:“只是無人識得地境,但一個引領(lǐng)路道最好?!?/div>
《漢語大詞典》:地門(地門)
古人謂大地的門戶。亦泛稱大地。《河圖括地象》:“ 熊耳山 地門也,其精上為畢附耳星?!?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東顧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窺地門之絶景,望天際之孤云。” 南朝 陳 徐陵 《陳文皇帝哀冊文》:“三 湘 九派,沴氣云昏;力折天柱,才傾地門?!?/div>
分類:大地門戶
《漢語大詞典》:厚厚
(1).指大地。 唐 李翱 《侯處士墓志》:“其首章曰:‘穹穹與厚厚兮,烏憤予而不攄?!?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體穹穹厚厚之仁,躋蕩蕩巍巍之治?!?br />(2).很厚。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七:“信箋是日記冊中扯下來的空白頁,信以外還有厚厚的一迭日記空白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