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0,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桑姓
九十二姓
老百姓
假名托姓
柳車變姓
分類詞匯
昌黎
大姓
氏族
蜚廉
烏丸
復姓
氏姓
石抹
末那樓
佛類詞典
七佛父母姓字經
《駢字類編》:桑姓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國,桑姓,食黍,射蜮是食。
《分類字錦》:九十二姓
見三十六族注。
分類:數目
《國語辭典》:老百姓  拼音:lǎo bǎi xìng
平民、人民。如:「所有的老百姓都喜歡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div>
《漢語大詞典》:假名托姓
冒充別人姓名。《水滸傳》第七三回:“俺哥哥不是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名托姓的在外頭胡做?!?span id="a7baej2" class="book">《水滸傳》第七三回:“你的女兒多是吃假名托姓的騙將去了?!?/div>
分類:冒充姓名
《漢語大詞典》:柳車變姓(柳車變姓)
項羽 敗亡后, 羽 將 季布 為逃避 劉邦 搜捕,隱姓埋名,被人化裝置廣柳車中,賣給 魯 朱家 為奴,以藏身避禍。事見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后因以“柳車變姓”謂為逃避追捕而潛匿。 清 黃宗羲 《辭祝年書》:“自最生平,無一善狀。仇刃寃贓,鉤黨飛章,圍城獄戶,柳車變姓,積尸蹀血,虎穴鯨波。數十年野葛之味,豈止一尺。”
《國語辭典》:昌黎  拼音:chāng lí
1.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郡望。參見「韓愈」條。
2.縣名。參見「昌黎縣」條。
《國語辭典》:大姓  拼音:dà xìng
1.世家大族。指有勢力的人家?!逗鬂h書。卷二四。馬援傳》:「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br />2.人數眾多的姓氏。如:「陳、李、林在臺灣都是大姓?!?/div>
《國語辭典》:氏族  拼音:shì zú
1.一個單系的繼嗣群,通常擁有共同財產,且為外婚的或地域化的親屬團體,可能是父系氏族,也可能是母系氏族。成員相信共有一位創(chuàng)始的祖先,但其正確的譜系關系不一定能清楚追溯。
2.姓氏宗族的分系,分開來稱為「氏」、合稱為「族」。漢。班彪 王命論:「是故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div>
《漢語大詞典》:蜚廉
(1).人名。 夏后啟 ( 開 )的臣子,鑄九鼎于 昆 吾 。墨子·耕柱:“ 夏后開 使 蜚廉 採金於山川?!?span id="jiutzjo" class="book">《后漢書·崔駰傳》“達旨” 唐 李賢 注引作“飛廉”。
(2).人名。 商紂 的臣子。史記·秦本紀:“ 蜚廉 生 惡來 。 惡來 有力, 蜚廉 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 殷紂 ?!?span id="cuj344m" class="book">《孟子·滕文公下》作“飛廉”。
(3).傳說中的神禽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推蜚廉,弄解豸?!?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
(4).傳說中的神獸名。《淮南子·俶真訓》:“騎蜚廉而從敦圄,馳于方外,休乎宇內?!?高誘 注:“蜚廉,獸名。長毛有翼?!?br />(5).風神。漢書·揚雄傳上:“鸞皇騰而不屬兮,豈獨 蜚廉 與 云師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 蜚廉 ,風伯也?!?宋 辛棄疾 《滿江紅·中秋》詞:“倩 蜚廉 、得得為吹開,憑誰説?”按,楚辭·離騷作“飛廉”。
(6).宮觀名。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上令 長安 則作 蜚廉桂觀 , 甘泉 則作 益延壽觀 ?!?span id="cnj855n"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武帝元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引 顏師古 曰:“ 蜚廉 、 桂館 、 益壽 、 延壽 ,四館名?!卑?,漢書·武帝紀作“飛廉”。
(7).姓。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姓氏:“ 太史公 又曰: 秦 之先為 嬴 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 蜚廉氏 ?!?/div>
《漢語大詞典》:烏丸(烏丸)
(1).墨的別名。 宋 陳師道 《古墨行》:“ 秦郎 百好俱第一,烏丸如漆姿如石?!?宋 楊萬里 《謝王恭父贈梁杲墨》詩:“君不見, 蜀 人烏丸天下妙,前有 蒲韶 后 梁杲 ?!?br />(2).見“ 烏桓 ”。
(3).姓。 北周 王軌 受賜姓 烏丸 氏。見周書本傳。
《國語辭典》:烏桓(烏桓)  拼音:wū huán
中國古代民族之一。本屬東胡,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馀眾退保烏桓山,因以為號。漢獻帝建安年間,徙居內地,與漢人融合?!逗鬂h書。卷九○。烏桓鮮卑傳。烏桓傳》中見有記載。也作「烏丸」。
《國語辭典》:復姓(復姓)  拼音:fù xìng
改姓者恢復其本姓?!度龂?。卷四三。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馬忠》:「馬忠字德信,巴西閬中人也。少養(yǎng)外家,姓狐,名篤,后乃復姓,改名忠?!埂毒┍就ㄋ仔≌f。馮玉梅團圓》:「乃打通狀到禮部,復姓不復名,改名不改姓,叫做『范承信』?!?/div>
《國語辭典》:復姓(複姓)  拼音:fù xìng
由二字或二字以上結合而成的姓。如諸葛、司馬、司徒、歐陽等。也作「覆姓」。
《漢語大詞典》:氏姓
(1).氏與姓。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孔穎達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為國君,又賜之以姓,諸侯以國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span id="lnqt003"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絶后無主,湮替隸圉?!?br />(2).指姓。后漢書·烏桓傳:“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亦有氏姓本復,減省從單,或去‘萬紐’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魯迅 《熱風·不懂的音譯》:“但于外國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個《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卻幾乎成了現在譯界的常習?!?br />(3).謂宗族譜系。新唐書·李守素傳:“通氏姓學,世號‘肉譜’?!?/div>
《漢語大詞典》:石抹
姓。 遼 之 述律氏 , 遼 亡入 金 ,改為 石抹氏 。 漢 姓稱 蕭 。 元 有 石抹也先 。見元史本傳。
分類:改為
《漢語大詞典》:末那樓(末那樓)
姓。 北朝 后燕 有 末那樓富 。見 清 湯球 輯《十六國春秋輯補》卷四八。
七佛父母姓字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失譯。增一阿含十不善品之別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