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九姓
(1).指 唐 時 回紇 所分的九個部落: 藥羅葛 胡咄葛 咄羅勿 貊歌息訖 阿勿嘀 葛薩 斛嗢素 藥勿葛 奚耶勿 。舊唐書·回紇傳:“ 上元 元年九月己丑, 迴紇 九姓可汗使大臣 俱陸莫達(dá)干 等入朝奉表起居?!?span id="8h9siao" class="book">《剪燈馀話·江廟泥神記》:“九姓羌夷來部落,諸蕃巢穴入提封?!?br />(2). 唐 代 鐵勒 族分出 回紇 、 仆固 、 渾拔野古 、 同羅 、 思結(jié) 、 契苾 、 阿布思 和 骨崙屋骨 ,共九個部落,史稱九姓 鐵勒 ,簡稱九姓。舊唐書·北狄傳·鐵勒:“﹝ 李勣 ﹞率九姓 鐵勒 二萬騎至於 天山 ?!?br />(3).指 隋 唐 時 中亞細(xì)亞 的 昭武 九姓。為 月氏 之后,始居 祁連山 北的 昭武城 (今 甘肅 高臺縣 ),后為 突厥 所破,遷于 中亞 的 蔥嶺 一帶,其支庶分王各地,為 康 、 安 、 曹 、 石 、 米 、 何 、 火尋 、 戊地 、 史 ,世稱九姓,亦稱 昭武九姓國 。見新唐書·西域傳下·康。
《漢語大詞典》:合姓
合二姓為婚姻。指婚娶。國語·晉語四:“故異德合姓,同德合義?!?韋昭 注:“合姓,合二姓為婚姻?!?唐 權(quán)德輿 《唐故贈尚書右仆射李公墓志銘序》:“凡三合姓,初曰 范陽 盧夫人 ……次 京兆 韋氏 二夫人?!?宋 梅堯臣 《悲書》詩:“雖死情難遷,合姓義已重?!?/div>
《漢語大詞典》:臣姓
群臣百姓。 漢 陸賈 新語·無為:“夫王者之都,南面之君,臣姓之所取法?!?/div>
分類:百姓
《駢字類編》:三姓
詩序:有女同車,刺忽也。太子忽嘗有功于齊,齊侯請妻之。齊女賢而不取,卒以無大國之助,至于見逐,故國人刺之。疏前欲以文姜妻之,后欲以他女,妻。之,他女必幼于文姜,而經(jīng)謂之孟姜者,詩人以忽不娶,言,其。身有賢行,大國長女刺忽應(yīng)娶不娶,何必實賢實長也。桑中刺奔相竊妻妾,言孟姜、孟庸、孟弋,責(zé)其大國長女,為此奸淫,其行可恥。何必三姓之女皆處長也。禮記疏:譙。周古史考云: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鉆燧出火,教民熟食,人民大悅,號曰遂人。次有三姓,乃至伏犧,制嫁娶,以儷皮為禮,作琴瑟以為樂。史記匈奴傳:諸大臣皆世官,呼衍氏、蘭氏,其后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 唐書明皇紀(jì):開元三年,突厥部三姓葛邏祿來附南。又回鶻傳:后稍南徙,自號三姓:葉護屯。又驃傳:勿鄧 七十里,有兩林部落,有十低三姓阿 三姓虧望,三姓隸焉合。五代史家人傳論見一家下。易林:男女 室三姓同食,婚姻孔云。宜我 孝孫。
《國語辭典》:右姓  拼音:yòu xìng
古代以右為上,故稱貴族豪門為「右姓」?!逗鬂h書。卷三一。郭汲傳》:「更始新立,三輔連被兵寇,百姓震駭,強宗右姓各擁眾保營,莫肯先附?!埂缎绿茣?。卷一九九。儒學(xué)傳中。柳沖傳》:「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則為右姓。」
分類:豪族大姓
《駢字類編》:十姓
唐書陳子昂傳:見九姓下,又柳沖傳見八氏下。
又突厥傳:儀鳳中都支,自號十姓可汗。莊子見百名下。
《國語辭典》:國姓(國姓)  拼音:guó xìng
國君的姓氏?!稌x書。卷一○。恭帝紀(jì)》:「帝幼時性頗忍急,及在藩國,曾令善射者射馬為戲。既而有人云:『馬者國姓,而自殺之,不祥之甚?!弧?/div>
分類:封建帝王
《漢語大詞典》:億姓(億姓)
猶言萬民百姓。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為心賦》:“茍誠意從乎億姓,則風(fēng)化行乎八荒?!?/div>
分類:萬民百姓
《漢語大詞典》:顯姓(顯姓)
顯赫的姓氏;望族。 唐 韓愈 《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銘》:“ 裴 為顯姓,入 唐 尤盛,支分族離,各為大家?!?/div>
《漢語大詞典》:望姓
有聲望的氏族。新唐書·李義琰傳:“ 李義琰 , 魏州 昌樂 人,其先出 隴西 望姓。”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三:“ 唐 人尚氏族,推姓顯于一郡者,謂之望姓,如 清河 張 、 天水 趙 之類?!?/div>
《國語辭典》:客姓  拼音:kè xìng
同族人聚居的村落中,外來住戶的姓。如:「王先生在李家莊是客姓,所以大家都特別照顧他?!?/div>
分類:村莊姓氏
《國語辭典》:更姓  拼音:gēng xìng
1.改換姓氏。如:「行不改名,坐不更姓?!?br />2.改易朝代?!秶Z。周語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創(chuàng)制天下,自顯庸也。 」
《韻府拾遺 蕭韻》:姓蕭(姓蕭)
陸龜蒙詩:水國君王又姓蕭,風(fēng)情由是冠南朝。
《漢語大詞典》:八姓
(1). 祝融 之后的八姓,即 己 、 董 、 彭 、 禿 、 妘 、 曹 、 斟 、 羋 。國語·鄭語:“ 祝融 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於 周 未有侯伯?!?韋昭 注:“八姓, 祝融 之后八姓, 己 、 董 、 彭 、 禿 、 妘 、 曹 、 斟 、 羋 也?!?br />(2). 晉 八姓,即 欒 、 郤 、 胥 、 原 、 狐 、 續(xù) 、 慶 、 伯 。左傳·昭公三年:“ 欒 、 郤 、 胥 、 原 、 狐 、 續(xù) 、 慶 、 伯 ,降在皂隸?!?杜預(yù) 注:“八姓, 晉 舊臣之族也。”
(3). 北魏 八姓,即 穆 、 陸 、 賀 、 劉 、 樓 、 干 、 嵇 、 尉 。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氏族:“八姓( 后魏 ): 穆 、 陸 、 賀 、 劉 、 樓 、 干 、 嵇 、 尉 ?!?br />(4). 五代 八姓,即 梁 ( 朱 氏)、 唐 ( 莊宗 李 氏; 明帝 出身 沙陀 平民,姓氏不明; 廢帝 王 氏)、 晉 ( 石 氏)、 漢 ( 劉 氏)、 周 ( 太祖 郭 氏, 世宗 柴 氏)的八姓。 宋 歐陽修 《王彥章畫像記》:“ 五代 終始,纔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國而八姓。”
分類:祝融八姓
《漢語大詞典》:受姓
皇帝對有功臣民賜姓。如 婁敬 因向 漢高祖 建議都 長安 有功,被賜姓 劉 。新唐書·高儉傳贊:“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