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宋庠
 
宋祁


《歸田錄》卷一~3~
宋鄭公初名郊,字伯庠,與其弟自布衣時名動天下,號為「二宋」。其為知制誥,仁宗驟加獎眷,便欲大用。有忌其先進(jìn)者譖之,謂其「姓符國號,名應(yīng)郊天」。又曰:「郊者交也,交者,替代之名也,『宋交』,其言不詳?!谷首阱崦闹?,公怏怏不獲已,乃改為庠,字公序。公后更踐二府二十馀年,以司空致仕,兼享福壽而終。而譖者竟不見用以卒,可以為小人之戒也。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宋庠列傳·(弟)宋祁〉~9593~
祁字子京,與兄庠同時舉進(jìn)士,禮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獻(xiàn)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別之。釋褐復(fù)州軍事推官。孫奭薦之,改大理寺丞、國子監(jiān)直講。召試,授直史館,再遷太常博士、同知禮儀院。有司言太常舊樂數(shù)增損,其聲不和。詔祁同按試。李照定新樂,胡瑗鑄鐘磬,祁皆典之,事見樂志。預(yù)修廣業(yè)記成,遷尚書工部員外郎、同修起居注、權(quán)三司度支判官……。徙判鹽鐵句院,同修禮書。次當(dāng)知制誥,而庠方參知政事,乃以為天章閣待制,判太常禮院、國子監(jiān),改判太常寺。庠罷,祁亦出知壽州,徙陳州。還知制誥、權(quán)同判流內(nèi)銓,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杭州,留為翰林學(xué)士。提舉諸司庫務(wù),數(shù)釐正弊事,增置勾當(dāng)公事官,其屬言利害者,皆使先稟度可否,而后議于三司,遂著為令。徙知審官院兼侍讀學(xué)士。庠復(fù)知政事,罷祁翰林學(xué)士,改龍圖學(xué)士、史館修撰,修唐書。累遷右諫議大夫,充群牧使。庠為樞密使,祁復(fù)為翰林學(xué)士。祁兄弟皆以文學(xué)顯,而祁尤能文,善議論,然清約莊重不及庠,論者以祁不至公輔,亦以此云。修唐書十馀年,自守亳州,出入內(nèi)外嘗以稿自隨,為列傳百五十卷。預(yù)修籍田記、集韻。又撰大樂圖二卷,文集百卷。祁所至,治事明峻,好作條教。其子遵治戒不請謚,久之,學(xué)士承旨張方平言祁法應(yīng)得謚,謚曰景文。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宋祁


《宋人軼事匯編》卷七〈二宋〉~30~
宋子京過繁臺街,逢內(nèi)家車子,有搴簾者曰:「小宋也。」子京歸作鷓鴣天一詞,曰:「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游龍。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勾嗽~傳唱都下,達(dá)于禁庭。仁宗知之,問:「內(nèi)人第幾車子何人呼小宋?」有內(nèi)人自陳:「頃侍御宴,見宣翰林學(xué)士,左右內(nèi)臣曰:『小宋也?!粫r在車子偶見之,呼一聲耳。」上召子京,從容語及,子京惶懼無地。上笑曰:「蓬山不遠(yuǎn)?!挂蛞詢?nèi)人賜之。
《國語辭典》:宋祁  拼音:sòng qí
人名。(西元998~1061)字子京,宋安陸人。與兄庠同舉進(jìn)士,時人稱為「大小宋」。累官至工部尚書,踰月拜翰林學(xué)士承旨,修唐書十馀年,著有《宋景文筆記》。卒謚景文。
《漢語大詞典》:采侯
(1).指彩繪的箭靶。周禮·考工記·梓人:“張五采之侯,則遠(yuǎn)國屬?!?鄭玄 注:“五采之侯,謂以五采畫正之侯也。” 清 朱大韶 實事求是齋經(jīng)義·賓射及正鵠解:“采侯者,大射之侯也?!?br />(2). 宋 宋祁 的別稱。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惟 天圣 二年,省試采侯詩, 宋尚書 祁最擅場,其句有‘色映堋云爛,聲迎羽月遲’,尤為京師傳誦,當(dāng)時舉子,目公為 宋采侯 ?!?/div>
《國語辭典》:物故  拼音:wù gù
1.死亡?!度龂?。卷三一。蜀書。劉二牧傳。劉璋傳》:「??窦参锕?,璋復(fù)遣別駕從事蜀郡張肅送叟兵三百人并雜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肅為廣漢太守?!埂度龂萘x》第八二回:「今諸將雖多物故,然尚有十馀人,何慮于劉備?」也作「物化」。
2.事故?!赌印L柫睢罚骸讣从形锕?,鼓,吏至而止,夜以火指?!?/div>
《漢語大詞典》:小宋
(1).稱 宋 宋祁 。 宋 陳錄 《善誘文·活蟻魁天下》:“比唱第, 小宋 果中魁選。 章獻(xiàn)太后 臨朝,謂弟不可以先兄,乃以 大宋 郊 為第一, 小宋 祁 為第十?!?span id="c72atjy" class="book">《宋史·宋祁傳》:“與兄 庠 同時舉進(jìn)士……人呼為‘二宋’,以大小別之。” 清 吳偉業(yè) 《王郎曲》:“往昔京師推 小宋 ,外戚 田 家舊供奉?!?br />(2).稱 元 宋子貞 。元史·宋子貞傳:“弱冠,領(lǐng)薦書試禮部,與族兄 知柔 同補(bǔ)太學(xué)生,俱有名於時,人以大、小 宋 稱之。”
分類:宋祁
《漢語大詞典》:傳置(傳置)
(1).驛站。漢書·文帝紀(jì):“太僕見馬遺財足,餘皆以給傳置?!?顏師古 注:“置者,置傳驛之所,因名置也?!?王先謙 補(bǔ)注引 宋祁 云:“傳,傳舍;置,廏置。”宋史·禮志七:“出廏馬,增傳置。”
(2).指驛站轉(zhuǎn)運(yùn)。 唐 元稹 《李立則知鹽鐵東都留后》:“勑 李立則 :國有移用之職曰轉(zhuǎn)運(yùn)使,每歲傳置貨賄於京師?!?清 錢謙益 《明故光祿大夫成公神道碑》:“自時厥后,國勢日蹙,上心益困,登拜如踐更,罷免如傳置?!?/div>
《漢語大詞典》:疆外
(1).猶域外。指中原地區(qū)以外的地方。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疆外之險,莫過 蜀 土。”
(2).指某一界線以外。《漢書·循吏傳·朱邑》:“大司農(nóng) 邑 ,廉潔守節(jié),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謂淑人君子?!?宋祁 注:“景本作亡彊。” 王先謙 補(bǔ)注:“官本彊作疆?!?/div>
《漢語大詞典》:郊祁
宋 代 宋郊 宋祁 兄弟的并稱。 郊 ,后改名 庠 。俱以文學(xué)知名,同時舉進(jìn)士。禮部奏 祁 第一, 庠 第三。 章獻(xiàn)太后 不欲以弟先兄,乃擢 庠 第一,而置 祁 第十。時人稱為二 宋 或大、小 宋 。見《宋史·宋祁傳》。后遂以“郊祁”為稱人兄弟并美之詞。 清 姚鼐 《懷朱竹君》詩:“肯令節(jié)似 郊 祁 詘,何必才為 絳 灌 憐!”
《漢語大詞典》:福祜
(1).幸福;福氣。 漢 劉向 列女傳·有虞二妃:“ 帝堯 之女,嬪列 有虞 ,承 舜 於下,以尊事卑,終能勞苦, 瞽叟 和寧,卒享福祜。”
(2).猶福祐。漢書·揚(yáng)雄傳下:“聽廟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 王先謙 補(bǔ)注引 宋祁 曰:“祜考作祐,音右?!?/div>
《國語辭典》:新唐書(新唐書)  拼音:xīn táng shū
書名。宋朝歐陽修、宋祁等奉敕編撰。二百二十五卷。記唐朝建國到滅亡的史實,與《舊唐書》并行于世,同為中國紀(jì)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
《漢語大詞典》:句履
履名。漢書·王莽傳上:“ 莽 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顏師古 注:“ 孟康 曰:‘今齊祀履舄頭飾也,出履三寸?!湫纹珙^?!?王先謙 補(bǔ)注引 宋祁 曰:“ 韋昭 曰:‘句,履頭飾,形如刀鼻?!糅尽?span id="k1ctk1g" class="book">《禮記》作‘絇’亦是?!眳⒁姟?句屨 ”。
分類:宋祁
《漢語大詞典》:句屨(句屨)
古代鞋的一種。鞋端飾有絛制之鼻。大戴禮記·哀公問:“然則今夫章甫、句屨,紳帶搢笏者,此皆賢乎?”荀子·哀公“句屨”作“絇屨”。 王先謙 集解:“ 王肅 云:‘絇,謂屨頭有拘飾也。’ 鄭康成 云:‘絇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眳㈤?span id="7uds6xo" class="book">《周禮·天官·屨人》 賈公彥 疏。一說“句”通“ 矩 ”。句屨為方頭之鞋。莊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 陸德明 釋文:“句,音矩。 李 云:‘方也?!?/div>
分類:端飾
《國語辭典》:大宋小宋  拼音:dà sòng xiǎo sòng
宋朝人宋郊及其弟宋祁,當(dāng)時人稱為「大宋小宋」。《幼學(xué)瓊林。卷二。兄弟類》:「宋郊宋祁俱中元,當(dāng)時人號為大宋小宋?!?/div>
《國語辭典》:紅杏尚書(紅杏尚書)  拼音:hóng xìng shàng shū
宋朝尚書宋祁。宋祁善填詞,所作的〈玉樓春〉詞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以著一個「鬧」字,境界全出,傳為名句。后宋祁拜訪張先,張先稱之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簡稱為「紅杏尚書」。
《漢語大詞典》:半臂忍寒
宋 代 宋祁 的故事。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十五:“﹝ 宋祁 ﹞多內(nèi)寵,后庭曳羅綺者甚眾,嘗宴於 錦江 ,偶微寒,命取半臂,諸婢各送一枚,凡十餘枚皆至, 子京 ( 宋祁 )視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歸?!?清 趙執(zhí)信 《海鷗小譜·浪淘沙》附長句:“令我忽憶半臂忍寒 宋使君 ,又憶五花殺馬 王學(xué)士 。不辭白髮映紅粧,請卿試看風(fēng)流子。”
分類:宋祁
《漢語大詞典》:二宋
(1).指 宋 宋庠 與弟 祁 。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上:“﹝ 宋鄭公 庠 ﹞與其弟 祁 自布衣時名動天下,號為二 宋 ?!?br />(2).指 宋 宋雄 與 宋琪 。宋史·宋雄傳:“ 宋雄 者,亦 幽州 人。初與 琪 齊名 燕 薊 間,謂之二 宋 ?!?br />(3).指 元 宋本 與弟 褧 。元史·宋本傳:“﹝弟 褧 ﹞其文學(xué)與 本 齊名,人稱之曰二 宋 云?!?br />(4).指 明 宋克 宋廣 。明史·文苑傳一·宋克:“﹝ 克 ﹞杜門染翰,日費(fèi)十紙,遂以善書名天下。時有 宋廣 ,字 昌裔 ,亦善草書,稱二 宋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