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3詞典 1分類詞匯 172
《分類字錦》:簪纓不替(簪纓不替)
南史王弘傳論:及夫休元弟兄,并舉棟梁之任;下逮世嗣,無虧文雅之風。其所以簪纓不替,豈徒然也。
分類:宗族
《分類字錦》:委以資產(chǎn)(委以資產(chǎn))
晉書應詹傳:幼孤,為祖母所養(yǎng)。祖母終,家富于財,年又稚弱,乃請族人共居,委以資產(chǎn),情若至親。世以此異焉。
分類:宗族
《分類字錦》:韋家宗會(韋家宗會)
見上注。
分類:宗族
《分類字錦》:推敘昭穆(推敘昭穆)
唐書高儉傳贊:古者受姓受氏,以旌有功。是時人皆土著,故名宗望姓,舉郡國自表,而譜系興焉。所以推敘昭穆,使百代不得相亂也。
分類:宗族
《分類字錦》:同源分流
陶潛贈長沙公族祖詩: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晤嘆,念茲厥初。
分類:宗族
《漢語大詞典》:一門子(一門子)
(1).猶言一房;一家。指宗族親戚。紅樓夢第八回:“他是你那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么孝敬他?”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二:“不明不白,知道他們是哪一門子的親戚!”
(2).猶一種,指某一類事。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今日又不是初一十五,又不是什么三災呀八難的,可吃的是哪一門子的齋呢!”
《分類字錦》:葉派枝分(葉派枝分)
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鄭常神道碑:唐朝以元凱并進,十有六人;周室以昭穆先封十有五國。發(fā)源纂胄,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lián)璧合。
分類:宗族
《國語辭典》:毀宗夷族(毀宗夷族)  拼音:huǐ zōng yí zú
把同宗族的人都殺死。晉。陸機〈謝平原內(nèi)史表〉:「方臣所荷未足為泰,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竊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
《國語辭典》:結(jié)宗會社(結(jié)宗會社)  拼音:jié zōng huì shè
結(jié)合宗族及同社的人。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社祭》:「社日,四鄰并結(jié)宗會社,宰牲牢,為屋于樹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div>
《國語辭典》:同宗同氣(同宗同氣)  拼音:tóng zōng tóng qì
同一個宗族,血脈相連。
《國語辭典》:有服之親(有服之親)  拼音:yǒu fú zhī qīn
古人論親疏,以喪服為準則。有服之親指有宗族關(guān)系的近親?!督鹌棵贰返谌幕兀骸杆仁切∈?,王氏也是有服之親,莫不不許上門行走?」
《國語辭典》:宗人府  拼音:zōng rén fǔ
明清時掌皇族事務的官署。參見「宗正」條。
《分類字錦》:自遠會食(自遠會食)
唐書崔元煒傳元煒三世不異居家人怡怡如也貧寓郊墅群從皆自遠會食無它?族人孤貧者撫養(yǎng)教勵
分類:宗族
《漢語大詞典》:族徽
表示某個宗族或家族的標志。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fā)展》:“刻劃的意義至今雖尚未闡明,但無疑是具有文字性質(zhì)的符號,如花押或者族徽之類。”
《漢語大詞典》:族規(guī)(族規(guī))
封建社會宗族或家族的法規(guī)。 高云覽 《小城春秋》第十五章:“ 陳四敏 和 朱蘊冬 就在‘不相結(jié)親’的族規(guī)下面,偷偷的愛著。”《人民日報》1964.2.19:“那時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在封建地主的族規(guī)族法的干涉下,斷送了自己的美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