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家臣  拼音:jiā chén
古代卿大夫家的屬吏?!蹲髠?。襄公二十九年》:「公臣不足,取于家臣?!埂妒酚洝>硭钠?。孔子世家》:「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div>
《漢語大詞典》:官宰
(1).家臣。國語·晉語四:“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官宰食加。政平民阜,敗用不匱?!?韋昭 注:“官宰,家臣也?!?br />(2).官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成仙:“強梁世界,原無皂白。況今日官宰半強寇不操矛弧者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憨狂爾爾,早知過喜而伏憂也。邑令神明,幸不牽累;設(shè)鶻突官宰,必逮婦女質(zhì)公堂,我兒何顏見戚里?”
分類:官員家臣
《漢語大詞典》:家監(jiān)(家監(jiān))
猶家臣。史記·田叔列傳:“﹝ 任安 、 田仁 ﹞此二人家貧,無錢用以事將軍家監(jiān),家監(jiān)使養(yǎng)惡嚙馬?!?/div>
分類:家臣
《漢語大詞典》:私子
(1).家臣。逸周書·皇門:“其善臣以至于有分私子,茍克有常,罔不允通,咸獻言在于王所?!?朱右曾 校釋:“分,職也;私子,家臣也?!?br />(2).私生子。漢書·王莽傳上:“復(fù)白以官婢 楊寄 私子為皇子?!?/div>
《漢語大詞典》:私僮
猶家臣。《舊唐書·高祖紀(jì)》:“兆謀布德,顧己莫能,私僮命駕,須歸藩國?!?/div>
分類:家臣
《漢語大詞典》:私童史
猶家臣。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韓郡王薦士》:“ 韓郡王 既解樞柄;逍遙家居,常頂一字巾,跨駿騾,周游湖山之間,纔以私童史四五人自隨?!?/div>
分類:家臣
《漢語大詞典》:私士
指家臣;親信。管子·任法:“隣國諸侯能以其權(quán)置子立相,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翦公財以祿私士?!?/div>
分類:家臣親信
《國語辭典》:在家  拼音:zài jiā
1.居于家中?!都t樓夢》第一六回:「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兒女竟不能見,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
2.佛教謂過世俗生活。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六:「菩薩在家,當(dāng)愿眾生,舍離家難,入空法中?!?/div>
《國語辭典》:在家出家  拼音:zài jiā chū jiā
在家的修行者。元。馬致遠《黃粱夢》第四折:「老身終南山人氏,在此在家出家,蓋了一座團標(biāo)?!挂卜Q為「在家修」。
《國語辭典》:先主  拼音:xiān zhǔ
1.祖先的牌位。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世父將鬻其宅,先主無所置。」
2.古代家臣稱大夫的祖先。《國語。晉語九》:「昔先主文子少釁于難,從姬氏于公宮,有孝德以出在公族?!?br />3.開國國君?!段倪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吳之先主,起自荊州,遭時擾攘,播潛江表?!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古柏行〉:「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div>
《漢語大詞典》:貴臣(貴臣)
(1).本指公卿大夫位高的家臣,后泛指顯貴的大臣。儀禮·喪服:“傳曰:公聊大夫室老、士,貴臣;其餘皆眾臣也?!?鄭玄 注:“室老,家相也;士,邑宰也?!?span id="cznkrzs" class="book">《韓非子·八說》:“明主之國,有貴臣,無重臣。貴臣者,爵尊而官大也;重臣者,言聽而力多者也。” 漢 王符 潛夫論·明闇:“故人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誣,而遠人不得欺也?!?span id="7cxslrn" class="book">《舊唐書·于志寧傳》:“ 太宗 命貴臣內(nèi)殿宴,怪不見 志寧 ,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 志寧 非三品,所以不來?!?明 錢琦 《錢公良測語·鑒遠》:“嬰兒之病,多起於食;貴臣之禍,多起於寵?!?br />(2).中貴,宦官。 唐 劉禹錫 《子劉子自傳》:“是時太上久寢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對,宮掖事秘,而建 桓 立 順 ,功歸貴臣?!?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謝賜冬衣狀》:“豈望司服頒衣,貴臣傳詔,綾裁飛鵠,絮裛仙蠶。” 宋 宋祁 《御戎論》:“夫大將在外,必有貴臣監(jiān)軍。貴臣見敵至,不課彼己強弱,不待便利,促其將使鬭,鬭而敗,閉壘不敢出矣。”
《國語辭典》:私人  拼音:sī rén
1.個人。相對于公家而言。如:「私人財產(chǎn)」、「私人著作」。清。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均貧富主義之別解》:「自馬克斯以后,學(xué)說一變。此派不取共產(chǎn)主義,惟主張以產(chǎn)業(yè)機關(guān)歸諸國有,禁私人占有土地,而以土地所得,分配各人,是為近世社會主義?!?br />2.親戚故舊?!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為邪!」《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發(fā)審局的人,又大半是康太守的私人,早已請過示的了。」
《國語辭典》:豫讓(豫讓)  拼音:yù ràng
人名。生卒年不詳,戰(zhàn)國時晉人。初事范中行氏,不為重用,又事知伯,知伯以國士待之。后知伯為趙襄子所滅,讓漆身為癩,吞炭為啞,使人不復(fù)識其形狀,欲刺趙襄子,為知伯復(fù)仇,事不成而死。
分類:豫讓家臣
《國語辭典》:宗老  拼音:zōng lǎo
稱同族中的尊長?!赌鲜?。卷一八。蕭思政傳》:「上每呼琛為宗老,琛亦奉陳昔恩?!骨濉7桨醋笾乙愎菔隆担骸赣嘧诶贤可?,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
《國語辭典》:家老  拼音:jiā lǎo
1.古代大夫家臣中的長者,稱為「家老」?!秶Z。晉語八》:「訾祏實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
2.族中的長者。《淮南子。覽冥》:「家老羸弱,悽愴于內(nèi)?!固?。柳宗元〈唐故兵部郎中楊君墓碣〉:「既葬,其子侄洎家老謀立石以表于墓?!?/div>
《漢語大詞典》:吾公
(1).春秋時家臣對其主人的稱呼。左傳·襄公三十年:“ 鄭 伯有 嗜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杜預(yù) 注:“家臣,故謂 伯有 為公。”
(2).對人的敬稱。常用于函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