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楚州山陽人,字宣仲,號射澤老農(nóng)。登進士。高宗紹興九年授處州錄事參軍,官至武學博士。以連貴姻坐累,被廢終身。后居紹興,專意于繪事。工畫山水及林石,學蘇軾幾登堂。全宋詩
廉布(一○九二~?),字宣仲,號射澤老農(nóng),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兆谛统踹M士,為畫學博士(《剡錄》卷七)。高宗紹興九年(一一三九),為處州錄事參軍(《乾道四明圖經(jīng)》卷一○《修朝宗石碶記》)。因張邦昌婿故,不得任用。后居紹興。工山水,尤工枯木竹石。有《清尊錄》傳世。事見《投轄錄》(參見《宋史》卷三七○《呂祉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三)、《畫繼》卷三、《圖繪寶鑒》卷四。今錄詩五首。全宋文·卷四二三○
廉布(一○九二——?),字宣仲,自號射澤老農(nóng),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少年登進士第,張邦昌以女妻之,宣和間為太學博士。紹興九年以左從政郎授處州錄事參軍,十八年為左從事郎,以張邦昌故,坐廢終身。后居紹興,專意于繪事,善山水枯木叢竹,取法東坡,幾于升堂。著有《清尊錄》一卷(存)。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一五七,《渭南文集》卷一四《容齋燕集詩序》,《畫繼》卷三,《圖繪寶鑒》卷四。
人物簡介
【生卒】:1097—1165 【介紹】: 宋信州弋陽人,字長卿。徽宗宣和三年進士。高宗紹興中累除參知政事,拜右相,遷左相。三十一年,金兵至廬州,朝臣遣家預避,獨康伯迎眷屬入浙,并奏請高宗親征。虞允文尋大敗金兵于采石。孝宗即位,兼樞密使,以病請去位。次年金兵復南犯,再任左相兼樞密使。卒謚文恭,后改謚文正。全宋詩
陳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長卿,弋陽(今屬江西)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授長洲主簿。高宗建炎末召為敕令所刪定官,通判衢州。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除太常博士。八年,為樞密院計議官。十三年,遷軍器監(jiān)。出知泉、漢州。二十七年,權(quán)吏部尚書,尋拜參知政事。二十九年,拜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孝宗即位,兼樞密使。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贈太師,謚文恭,后改謚文正。有《陳文正公文集》三十卷。事見本集卷七劉珙《陳魯國文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四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四一四二
陳康伯(一○九七——一一六五),字長卿,信州弋陽(今江西弋陽)人。宣和三年登上舍第。累遷太學正。建炎中通判衢州。紹興中,為戶部、司勛郎中,知泉州,三奉祠,垂十年。秦檜死,除吏部侍郎,兼禮、戶、刑部,遷吏部尚書。二十八年九月,除參知政事。二十九年九月,為右仆射。三十一年三月,進左仆射。金人敗盟南侵,康伯主戰(zhàn)。孝宗即位,命兼樞密使。隆興改元,乞退,出判信州,進封福國公,又判紹興府。二年十一月,再拜左仆射兼樞密使,進封魯國公。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九,謚文恭,慶元中改謚文正。著有《葛溪集》三十卷。見《宋史》卷三八四本傳、《宋史·藝文志》。
人物簡介
【生卒】:1500?—1582? 【介紹】: 明小說家。山陽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后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歸,專意著述。自幼喜讀野言稗史、志怪小說,善諧謔,晚年作《西游記》,敘述唐高僧玄奘取經(jīng)故事。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詞學圖錄
吳承恩(1500-1582)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窗采疥?今江蘇淮安)人?!段饔斡洝纷髡?。其詩清而不薄,澹而能雋。又工散曲,能詞。有《射陽先生存稿》,詞在集中。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汝忠,淮安山陽人。仕長興縣丞有射陽存槁
人物簡介
朱曰藩,字子價,號射陂,寶應(今江蘇省寶應縣)人,朱應登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進士。歷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雋才博學,以文章名家。有《山帶閣集》三十三卷,《四庫總目》行于世。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價,按察使應登子。嘉靖甲辰進士,除知烏程縣歷禮部郎中出知九江府有山帶閣集維基
朱曰藩(1501年—?),字子價,號射陂。直隸寶應縣(今江蘇寶應縣)人。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六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進士。累官南京禮部主客司郎中、江西九江府知府。
人物簡介
【生卒】:?—1561 【介紹】: 明揚州府寶應人,字子價,號射陂。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官烏程知縣、南京刑部主事、禮部郎中,出為九江知府,有惠政。以文章名家,其詩出入六朝初唐,輕俊自賞,寧失之佻達淺易,而不以割剽為能事。有《山帶閣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大名府長垣人。萬歷二十年進士。天啟初官至戶部尚書,居官廉潔,為人強悍陰鷙,不喜東林人,為御史李應升所論,自引歸。魏忠賢竊權(quán),盡逐東林人士,起永光為南京兵部尚書,日以排斥東林為能事。后以其黨納賄事發(fā),被詰責罷官。有《冰玉堂集》。維基
王永光(1561年—1638年),字有孚,號射斗,北直隸大名府長垣縣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進士,授中書舍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升任吏部主事,又升文選司郎中,累官南京大理卿。天啟年間,官至兵部尚書。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發(fā)起寧遠之戰(zhàn),王永光“集廷臣議戰(zhàn)守”,遂命守將袁崇煥以紅夷大炮擊敗之。是年四月,努爾哈赤又征蒙古喀爾喀,“進略西拉木輪,獲其牲畜”,五月,王永光令明將毛文龍進攻鞍山,努爾哈赤再度敗退。七月,努爾哈赤患疽身亡。崇禎元年(1628年),起復為戶部尚書,同年任命吏部尚書。崇禎四年(1631年),以吏部尚書退休歸里。崇禎十一年(1638年),去世家中,享年七十七歲。賜葬長垣王氏祖墳,追封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傅。王永光本人“雅不喜東林”,遂被歸類為魏忠賢之閹黨。文震孟就因彈劾王永光“假竊威柄,年例變亂祖制,考選擯斥清才”,被永光斥為“任情牽詆”。
人物簡介
羅應斗(1558年—1620年代),字光射,號巍岡,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人。萬歷丙戌進士,官至大名府知府。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羅應斗中式第二十八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聯(lián)捷丙戌科會試二百二名,廷試二甲四十七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職工部主事,在部屬革除濫用不稱職人員之弊政。遷任郎中,出官河南知府,因病告歸,家居十載。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采納廷議,起用羅應斗擔任直隸大名府知府。羅應斗上任即約束僚屬,威懾盜賊,方得人倚重之時,卻再次因病掛印去職?;剜l(xiāng)生活簡樸,布衣蔬食,二十年后卒。
人物簡介
【介紹】: 明保定府清苑人,字射侯。萬歷二十三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出為徽州知府。時礦役橫肆,應澤持法嚴,不為閹宦所屈。擢河南按察副使,攝河道事。有勸其取庫中羨金者,拒之。累遷都御史巡撫鄖陽,屢請減免南陽等處加賦。維基
梁應澤(1569年—1634年),字射侯,號懸黎,直隸順天府宛平縣人。萬歷十九年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丁父憂,二十六年授戶部主事,明年領通州倉,三十年升員外郎,遷郎中,出為徽州府知府。時礦役橫肆,應澤持法嚴,不為閹宦所屈。攝徽寧道篆,擢河南按察副使,掌兵屯鹽驛,攝河道事。有勸其取庫中羨金者,拒之。三十七年考察去職。三十九年起復任陜西鳳翔平?jīng)龅栏笔梗氖昶咴录由齾⒄?,丁母憂,服闋,調(diào)補山西河東鹽法道參政。四十八年二月,升云南按察使。天啟二年正月,吏部會都察院考察天下諸司官員,山西參政梁應澤等俱不及,奉旨褫職閑住、致仕、降調(diào)各有差。十二月,降補陜西平?jīng)龅烙覅⒄?,明年以按察使改江西九江道。五年十月,升江西按察使梁應澤為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管修河事務。六年三月,升山東左布政使,分守兗東道。七年遷僉都御史撫治鄖陽,請建魏忠賢生祠于湖廣。屢請減免南陽等處加賦,加右副都御史,巡撫如故。崇禎四年六月四疏引疾,十月得代歸里。七年正月卒于保定之私第,享年六十六。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642 【介紹】: 明陜西延安人。崇禎初與張獻忠、羅汝才等起義,號射塌天。轉(zhuǎn)戰(zhàn)陜西、山西、畿南、河北、河南、湖廣、四川。崇禎十二年,為左良玉所敗,降于熊文燦,授副總兵。十五年,從總督汪喬年,守襄城,為李自成所破,被殺。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鹽城人,字彬臣,又字邠臣,號射陵。明崇禎時,官中書。清時,舉山林隱逸,薦鴻博,皆稱病不出。書法有名于時。
人物簡介
【生卒】:1738—1812 【介紹】: 清江蘇陽湖人,字魯斯,號野子,又號仆射小樵。國子監(jiān)生。書法最有名,劉墉死后,正、行書號為第一。在京師從桐城劉大櫆受古文義法,回鄉(xiāng)以告惲敬、張惠言,從此有陽湖派古文之名。所居近仆射山。有《仆射山莊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