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極妙(極妙)
極其美妙;極其巧妙。 晉 張翰 《杖賦》:“惟萬物之品分,何利人之獨書。中神性之極妙,豈給口之至味。” 唐 張讀 宣室志卷四:“忽見廟宇中有二屐子在地下,生視之,乃結(jié)草成者,文理甚細,色白而製度極妙?!?/div>
分類:美妙巧妙
《國語辭典》:小巧  拼音:xiǎo qiǎo
1.小技巧?!度龂?。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時建昌侯慮于堂前作斗鴨欄,頗施小巧。」
2.嬌小靈巧?!冻蹩膛陌阁@奇》卷三:「東山一路看他腰間沉重,語言溫謹,相貌俊逸,身材小巧,諒道不是歹人。」
《漢語大詞典》:神巧
神奇巧妙。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催征》:“所收不過一季,又有折封對號、流水查擦、改稽總?cè)?,猾胥無所施神巧之技矣?!?/div>
《國語辭典》:妙喻  拼音:miào yù
巧妙的譬喻。如:「他有許多妙喻,令人絕倒?!?/div>
分類:巧妙譬喻
《漢語大詞典》:得巧
(1).謂得其巧妙。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仆射》詩:“發(fā)難得巧意氣麤,讙聲四合壯士呼?!?br />(2).古時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婦女在月光下以五彩絲縷穿七孔針或九尾針,先成者謂之得巧。 唐 祖詠 《七夕》詩:“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月試看看?!庇?,婦女以小蜘蛛安置盒內(nèi),次日看它結(jié)網(wǎng)之狀,若網(wǎng)絲密而圓正,亦謂之得巧。參閱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蛛絲卜巧、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七夕。參見“ 乞巧 ”。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傳陰歷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并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于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挂沧鳌钙砬伞?。
《漢語大詞典》:言巧
(1).說話的技巧。指口才。藝文類聚卷九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晉 兗州 刺史 沛國 宋處宗 ,嘗買得一長鳴雞,愛養(yǎng)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 處宗 談?wù)?,極有言智,終日不輟。 處宗 因此言巧大進?!?br />(2).言語巧妙。 宋 孔武仲 《乞巧》詩:“眾人喜乞巧,我以巧為憂。言巧多欺佞,行巧為邪柔?!?/div>
《漢語大詞典》:逞巧
謂顯示自己技藝巧妙。后漢書·張衡傳:“ 蒱且 以飛矰逞巧, 詹何 以沉鉤致精?!?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棋局逞巧,博弈惟賢?!?李詳 《哀輪船文》:“競趨便以逞巧,若飲鴆而思濟?!?/div>
《漢語大詞典》:巧辭(巧辭)
(1).善于言辭。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貢 利口巧辭, 孔子 常黜其辯。”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八:“ 張司空 有一少年來謁,多才巧辭,疑是妖魅,使我取華表照之?!?br />(2).虛偽之辭。亦指巧妙的言辭。 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於是 弘恭 、 石顯 之徒,飾巧辭以搆象似,假至公以售私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轉(zhuǎn)丸》騁其巧辭。《飛鉗》伏其精術(shù)。”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三年:“ 雄 復(fù)欲以巧辭説之, 孝忠 怒,欲執(zhí)送京師, 雄 懼,逃歸?!?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石亨奸黨:“至於咎徵屢見,搆巧辭以粉飾太平?!?/div>
《漢語大詞典》:便巧
(1).靈便敏捷。 漢 劉向 說苑·君道:“當 堯 之時, 舜 為司徒, 契 為司馬…… 堯 體力便巧,不能為一焉。 堯 為君而九子為臣,其何故也?”
(2).指簡便靈巧之處。漢書·食貨志上:“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br />(3).指簡便巧妙的方法。《漢書·溝洫志》:“眾庶見 王延世 蒙重賞,競言便巧,不可用?!?宋 葉適 《朝請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陳公墓志銘》:“造 李冰 石堰, 嘉州 繩橋,皆施便巧,堅久耐實?!?/div>
《漢語大詞典》:辭辯(辭辯)
(1).能言善辯。韓非子·亡徵:“辭辯而不法,心智而無術(shù),主多能而不以法度從事者,可亡也?!?span id="jrjgtlt" class="book">《宋書·顏延之傳》:“上使問 續(xù)之 三義, 續(xù)之 雅仗辭辯, 延之 每折以簡要?!?span id="dbtbxvd" class="book">《金史·白華傳》:“汝辭辯,特以 合喜 、 蒲阿 皆武夫,一語不相入,便為齟齬,害事非細,今以汝調(diào)停之,或有乖忤,罪及汝矣?!?br />(2).巧妙的言辭。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無待干戈,聊用辭辯,片言而求三輔,一説而定五州?!?br />(3).言談,談吐。史記·五宗世家:“季年好音,不喜辭辯。為人吃?!?span id="0jfxqsa" class="book">《南史·張暢傳》:“ 孝伯 辭辯亦北土之美, 暢 隨宜應(yīng)答,吐屬風流,音韻詳雅,風儀華潤, 孝伯 及左右人并相視嘆息?!?/div>
《國語辭典》:活著  拼音:huó zhāo
1.妙著。指奕棋下子巧妙,不為敵人所制。元。周密〈朝中措。桐陰薇影小闌干〉詞:「自有仙機活著,未應(yīng)袖手旁觀?!?br />2.可隨機應(yīng)變的行事策略或辦事方針。如:「他向來機警,自有活著,你不必擔心?!?/div>
《漢語大詞典》:極巧(極巧)
(1).用盡技巧。 漢 馬融 《長笛賦》:“丸挻雕琢,刻鏤鉆笮。窮妙極巧,曠以日月,然后成器?!?br />(2).十分巧妙。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晉文公夢:“ 城濮 文公 之夢, 子犯 解得極巧?!?/div>
《漢語大詞典》:靈思(靈思)
(1).神靈的思緒。 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天人合應(yīng),幽顯呈朝,靈思孤出,神模獨涌?!?br />(2).巧妙的構(gòu)思。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畫工:“觀此,知畫工雖小道,貴有格致之功,且必運以靈思。” 葉圣陶 《倪煥之》十五:“每個角落里,每扇窗子邊,都印上藝術(shù)的靈思的標記,流蕩著和悅恬美的空氣?!?/div>
《國語辭典》:取巧  拼音:qǔ qiǎo
1.求取工巧。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隱秀》:「或有晦塞為深,雖奧非隱,雕削取巧,雖美非秀矣?!?br />2.找機會。《金瓶梅》第三七回:「你閑了,到他那里取巧兒和他說,就說我上覆他?!?br />3.以狡猾的手段避免繁難或謀得利益。如:「為了新產(chǎn)品的暢銷,公司每個同仁無不竭盡心力,沒有人取巧?!埂镀缏窡簟返谌幕兀骸溉粼僦v他們色子場中,如何取巧弄詭之處,真正一言難罄,抑且掛一漏萬?!?/div>
《漢語大詞典》:巧法
(1).取巧以避免觸犯法令;枉法,玩弄法令。史記·平準書:“行者齎,居者送,中外騷擾而相奉,百姓抏弊以巧法,財賂衰耗而不贍?!?漢 王充 論衡·程材:“長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為己,勉赴權(quán)利?!?清 方苞 《獄中雜記》:“凡殺人獄辭無謀,故者,經(jīng)秋審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
(2).巧妙的方法。 魯迅 《華蓋集·我的“籍”和“系”》:“我們的乏的古人想了幾千年,得到一個制馭別人的巧法:可壓服的將他壓服,否則將他抬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