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
詞典
1
分類詞匯
18
共18,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四聲
第一聲
上平
陽平
詩牌
平聲
平仄
穿廊
平字
詞文
第二聲
側(cè)聲
一剪梅
韻目
般涉調(diào)
《國語辭典》:
四聲(四聲)
拼音:
sì shēng
字音的四種聲調(diào)。古時分平、上、去、入四聲,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國音分陰平、陽平、上、去四聲,如三、民、主、義即是。
分類:
現(xiàn)代
字音
普通話
聲調(diào)
音聲
陰平
陽平
平聲
上聲
去聲
四聲
入聲
演變
而來
《漢語大詞典》:
第一聲(第一聲)
指普通話陰平、陽平、上、去四類字調(diào)中的陰平聲。如“哀”“方”“肌”“秧”等字調(diào)為第一聲。
分類:
普通話
陰平
陽平
四類
字調(diào)
調(diào)中
平聲
《漢語大詞典》:
上平
(1).舊時書牘中遇尊稱之詞時,另行抬寫,與上行齊平,謂之上平。
《
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
》
:“凡詔命、制書、奏事、上書諸稱 燕王 者,可皆上平?!?br />(2).
《切韻》
、
《
廣韻
》
、
《
集韻
》
等韻書,因平聲字多,分為上、下兩卷,稱上卷為上平,稱下卷為下平。 元 熊忠
《
古今韻會舉要·凡例
》
:“舊韻上平、下平、上、去、入五聲,凡二百六韻,今依
《平水韻》
併通用之韻,為一百七韻?!?br />(3).漢語平聲字的聲調(diào)分為陰平和陽平兩種。稱陰平為上平,陽平為下平。
分類:
上平
書牘
平聲
中遇
尊稱
聲調(diào)
陰平
平和
另行
陽平
等韻
韻書
《國語辭典》:
陽平(陽平)
拼音:
yáng píng
1.國音聲調(diào)的第二聲。聲音讀法由抑而揚,抑暫揚久者為陽平,如陽、前、梅、蘭等字。
2.郡名。三國魏時設(shè)立,約今河北省大名縣,隋代時廢置。
分類:
陽平
普通話
關(guān)隘
字調(diào)
陜西
勉縣
平聲
濁音
音聲
聲母
分化
《國語辭典》:
四聲(四聲)
拼音:
sì shēng
字音的四種聲調(diào)。古時分平、上、去、入四聲,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國音分陰平、陽平、上、去四聲,如三、民、主、義即是。
分類:
現(xiàn)代
字音
普通話
聲調(diào)
音聲
陰平
陽平
平聲
上聲
去聲
四聲
入聲
演變
而來
《漢語大詞典》:
詩牌(詩牌)
(1).用以題詩的木板。 宋
王安石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褒賢樂善自為美,當(dāng)掛廟壁為詩牌。”
《
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
:“酒保道:‘解元借筆硯,莫不是要題詩賦?卻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詩牌。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當(dāng)直,便折了這一日日事錢。’”
(2).指題上詩的木板。 清
厲鶚
《王蒻林司勛邀游惠山訪愚公谷》
詩之一:“ 二泉亭 下看詩牌,轉(zhuǎn)入蕭森秀嶂街?!?br />(3).韻牌。刻詩韻上下二平聲為紙牌式,每韻一葉,總?cè)~,山游分韻,人取一葉,吟以用韻。見 明
屠隆
《考槃馀事·韻牌》
。 清 秋瑾
《東風(fēng)第一枝·雪珠》
詞:“儘圍爐閑理詩牌,瘦了梅花人面。”
(4).文人游戲,各以牌分取雜字,綴成韻語,是牌亦曰詩牌。 清
王士禛
《
香祖筆記
》
卷七:“近士大夫競以詩牌集字,牽湊無理,或至刻之集中,尤可笑?!?/div>
分類:
文人
游戲
題詩
詩韻
木板
上下
下二
分取
平聲
紙牌
韻語
《國語辭典》:
平聲(平聲)
拼音:
píng shēng
一種漢語調(diào)類。聲調(diào)平出而沒有高低的變化。今國音分化為陰平、陽平二類,即第一聲、第二聲。第二聲注音符號用「ˊ」來表示。
分類:
調(diào)和
四聲
五聲
平聲
普通話
分成
陰平
平和
陽平
《國語辭典》:
平仄
拼音:
píng zè
平,四聲中的平聲。仄,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平仄指平聲和仄聲。舊時寫作韻文,用字須平仄相互交替,使其合于格律。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xù)聞》卷四:「凡表啟之類,近代聲律尤嚴(yán),或乖平仄,則謂之失黏?!骨?。郎廷槐《師友詩傳錄》:「或八句一韻,或四句一韻,或兩句一韻,必多寡勻停,平仄遞用,方為得體?!?/div>
分類:
平仄
平聲
聲和
仄聲
四聲
《國語辭典》:
穿廊
拼音:
chuān láng
二門兩側(cè)的走廊。唐。元稹〈有碧澗穿注兩廊又有龍女洞能興云雨詩中噴字以平聲韻〉:「穿廊玉澗噴紅旭,踴塔金輪拆翠微?!埂督鹌棵贰返谒乃幕兀骸妇妥鐾膺吤鏖g穿廊椅子上坐著,一邊打著,一個簇把那丫頭兒揪著跪下。」
分類:
二門
兩側(cè)
走廊
元稹
龍女
平聲
聲韻
《漢語大詞典》:
平字
平聲的字,對仄字而言。參見“ 平聲 ”、“ 平仄 ”。
分類:
平聲
《國語辭典》:
詞文(詞文)
拼音:
cí wén
一種唐代說唱藝術(shù)?,F(xiàn)存作品有季布罵陣詞文,通篇為七字句,一韻到底。
分類:
說唱
藝術(shù)
敦煌
一卷
全篇
唱詞
平聲
押韻
《漢語大詞典》:
第二聲(第二聲)
指普通話陰平、陽平、上、去四類字調(diào)中的陽平聲。如“旁”“魔”“琦”“檀”等字調(diào)為第二聲。
分類:
普通話
陰平
陽平
四類
字調(diào)
調(diào)中
平聲
《漢語大詞典》:
側(cè)聲(側(cè)聲)
仄聲。與平聲相對。凡上、去、入聲之字皆屬之。 宋
陳鵠
《
耆舊續(xù)聞
》
卷四:“ 梅圣俞 嘗云:古人造語,有純用平聲琢句,天然渾成者,如‘枯桑知天風(fēng)’是也。有純用側(cè)聲作詩者,如‘月出斷岸口,影照別舸背。且獨與婦飲,頗勝俗客對?!?/div>
分類:
仄聲
平聲
入聲
之字
《漢語大詞典》:
一剪梅
①詞牌名。雙調(diào),六十字,押平聲韻。②曲牌名。屬南曲南呂宮。字句格律與詞牌的半闋相同,也有與全闋相同的。用作引子。
分類:
詞牌名
六十
平聲
聲韻
《國語辭典》:
韻目(韻目)
拼音:
yùn mù
韻書中的韻部標(biāo)目。如廣韻上平聲的一東、二冬、三鐘、四江。
分類:
韻書
韻部
標(biāo)目
詩韻
上平
平聲
三江
《國語辭典》:
般涉調(diào)(般涉調(diào))
拼音:
pán shè diào
燕樂二十八調(diào)的一種調(diào)名。為燕樂平聲羽七調(diào)的第六運。也稱為「太簇羽」。
分類:
燕樂
樂平
平聲
七調(diào)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