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高曠(高曠)  拼音:gāo kuàng
高遠曠達,磊落不拘?!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咐鲜琅_這等襟懷高曠,尊大人所以得暢然掛冠。」
《漢語大詞典》:明爽
(1).開朗直爽。 宋 曾鞏 《〈洪范〉傳》:“人之為德,高亢明爽者,本於剛,而柔有不足也,故濟之以柔克,所以救其偏?!?宋 沈遼 《張司勛墓志銘》:“夫人 彭城 劉氏 ,封 彭城 縣君,為人明爽,善治家?!?br />(2).明白爽利。明史·梁廷棟傳:“ 廷棟 有才知兵,奏對明爽,帝心異之?!?br />(3).明晰;清楚。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十一:“遠山之色,清朗明爽,主晴?!?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字字俱費經營,字字皆欠明爽。” 碧野 《鹽湖之夜》:“野梧桐林梢忽然抖閃著一片綠光,千枝萬葉都變得非常明爽,就像泉流里的水草一樣。原來月亮上來了。”
《國語辭典》:明朗  拼音:míng lǎng
1.明亮。如:「今天晚上的月色格外明朗?!?br />2.明顯、清晰?!痘茨献印L┳濉罚骸肝牟拭骼?,潤澤若濡?!埂段宕菲皆挕V苁?。卷上》:「見左邊頸上生一個肉珠,大如錢樣,珠上有禾穗紋十分明朗?!?br />3.爽快、明快開朗。如:「這些作品都具有明朗的風格?!?/div>
《國語辭典》:開展(開展)  拼音:kāi zhǎn
開闊、推廣。如:「大家一致努力的開展業(yè)務,使得公司業(yè)績蒸蒸日上?!?/div>
《國語辭典》:明快  拼音:míng kuài
1.開朗直爽?!吨熳诱Z類輯略。卷四。李延年》:「張敬夫為人明快,每與學者說話,一切顛倒說出?!?br />2.明白通暢、不晦澀呆板。如:「他的文章自然明快?!?/div>
《漢語大詞典》:豁豁
(1).寬大貌。《詩·衛(wèi)風·碩人》“施罛濊濊” 陸德明 釋文引 漢 馬融 注:“濊濊,大魚網,目大豁豁也?!?br />(2).胸懷坦蕩,開朗。 后蜀 何光遠 鑒誡錄·高僧諭:“大丈夫兒須豁豁,莫學癡人受摩捋?!?宋 王安石 《祭杜待制文》:“公心豁豁,不置墻帷?!?br />(3).象聲詞。 阮章競 《漳河水》詩:“更深夜半靜悄悄,只聽 黃河 流豁豁?!?/div>
《漢語大詞典》:開廓(開廓)
(1).開拓,擴展。 漢 班固 《白虎通·崩薨》:“槨之為言廓,所以開廓辟土,無令迫棺也?!?宋 曾鞏 《與王介甫第一書》:“ 歐公 更欲足下少開廓其文,勿用造語及模擬前人,請相度示及。”《解放日報》1942.3.27:“反轉來,在三三制行的當中,可以開廓眼界,啟發(fā)思想。”
(2).開朗闊大。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劉邠 取印囊及山雞毛著器中,使筮”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輅別傳》:“ 輅 於此為論八卦之道及爻象之精,大論開廓,眾化相連?!?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又南數步,至山巔,曠蕩開廓,千里目中,秋容蒼然,羣山齒立?!?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生四十月能書》:“筆意開廓,有成人之量。”
《國語辭典》:闊達(闊達)  拼音:kuò dá
通達不拘?!逗鬂h書。卷二二。馬武傳》:「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
《國語辭典》:開闊(開闊)  拼音:kāi kuò
1.寬敞廣大。如:「心胸開闊」、「站在山頂上往下看,只見一片開闊的原野?!?br />2.指大方闊綽?!段拿餍∈贰返谌兀骸高@倪二麻子本來手頭極其開闊的?!?br />3.拓展,使開闊。如:「多到國外走走,可以增廣見聞,開闊胸襟?!?/div>
《國語辭典》:剨然  拼音:huò rán
破裂的聲音。《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走到中堂壁門邊,把門剨然開了。」
《國語辭典》:發(fā)皇(發(fā)皇)  拼音:fā huáng
1.發(fā)達興盛。如:「事業(yè)發(fā)皇」。
2.使開朗、顯豁。漢。枚乘七發(fā)〉:「分決狐疑,發(fā)皇耳目?!?br />3.激勵振作。如:「發(fā)皇志氣」。
4.發(fā)揚光大。如:「發(fā)皇中華文化,人人有責?!?/div>
《漢語大詞典》:頓豁(頓豁)
突然開朗;突然明朗。 唐 羅隱 《和禪月大師見贈》:“高僧惠我七言詩,頓豁塵心展白眉?!?清 吳錫麒 《韜光庵》詩:“頓豁登高目,江湖夕照明?!?/div>
《漢語大詞典》:調暢(調暢)
(1).和諧流暢;使和諧流暢。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樂正后夔一足》:“俗説: 夔 一足而用精專,故能調暢於音樂?!?span id="7rjwu7g" class="book">《南史·何敬容傳》:“ 敬容 接對賓朋,言詞若訥,酬答二宮,則音韻調暢。” 元 閻復 《謝解啟》:“拘之以聲律之調暢,檢之以對偶之重輕?!?br />(2).使調和舒暢;調理使暢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yǎng)氣:“是以吐納文藝,務在節(jié)宣,清和其心,調暢其氣,煩而即捨,勿使壅滯。” 陶曾佑 《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或持稿咿唔、或仰空呼吸,以調暢其喉舌;或據案握管,或緩步搆思,以運動其手足?!?br />(3).豁達開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子敬 語 謝公 :‘公故蕭灑。’ 謝 曰:‘身不蕭灑。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調暢?!?劉孝標 注引《續(xù)晉陽秋》:“ 安 弘雅有氣,風神調暢也。”按,晉書·謝安傳作“風宇條暢”。參見“ 條暢 ”。
(4).和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擲枳陀國:“氣序調暢,人性善順?!?/div>
《國語辭典》:條暢(條暢)  拼音:tiáo chàng
1.通暢、舒暢。南朝梁。劉協《文心雕龍。書記》:「詳總書體,本在盡言,言以散郁陶,托風采,故宜條暢以任氣,優(yōu)柔以懌懷;文明從容,亦心聲之獻酬也?!埂稌x書。卷七九。謝安傳》:「及總角,神識沉敏,風宇條暢,善行書?!?br />2.繁衍茂盛。《后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與為朋;苗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埂段倪x。潘岳。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div>
《漢語大詞典》:條暢(條暢)
急促不順貌。條,通“ 滌 ”。禮記·樂記:“世亂則禮慝而樂淫……感條暢之氣,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王引之 經義述聞·禮記中“感條暢之氣”:“家大人曰:條暢,讀為‘滌蕩’。滌蕩之氣,謂逆氣也……滌蕩、條暢、慆蕩聲相近,故字相通?!?/div>
分類:急促不順
《國語辭典》:開曠(開曠)  拼音:kāi kuàng
開闊空曠。南朝宋。謝靈運初往新安至桐廬口〉詩:「江山共開曠,云日相照媚?!?/div>
《國語辭典》:豁朗  拼音:huò lǎng
心情豁達開朗。如:「考完期末考之后,心情頓覺豁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