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徵 → 徵征”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徵音
指宮、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級。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四:“徵音録響,操終則絶?!?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三大祭之樂缺商:“竊謂五音如四時代謝,不可缺一。若無徵音,則本朝之樂大段不成説話。”參見“ 徵聲 ”。
《漢語大詞典》:征音(徵音)
指宮、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級。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四:“徵音録響,操終則絶?!?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三大祭之樂缺商:“竊謂五音如四時代謝,不可缺一。若無徵音,則本朝之樂大段不成説話?!眳⒁姟?徵聲 ”。
《漢語大詞典》:征聲(徵聲)
謂訪求歌者;招歌者唱歌。 南朝 宋 鮑照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選色遍 齊 代 ,徵聲帀 卭 越 ?!?錢仲聯(lián) 補注:“徵,取也?!?唐 沈佺期 《李員外秦援宅觀妓》:“選客虛前館,徵聲徧后堂?!?br />指宮、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管子·幼官:“味咸味,聽徵聲?!?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聞徵聲,莫不喜養(yǎng)好施者?!?/div>
《漢語大詞典》:宮徵
1.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羽角俱起,宮徵相證?!?唐 杜牧 《感懷詩》:“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 清 趙翼 《偶書》詩:“兩耳未甚聾,已難辨宮徵?!?br />2.泛指樂曲。 宋 秦觀 《點絳唇》詞:“月轉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清 洪升 《長生殿·傳概》:“先圣不曾刪《鄭》《衛(wèi)》,吾儕取義翻宮徵?!?br />3.泛指聲調。 南朝 齊 陸厥 《與沈約書》:“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唐 房玄齡 《諫伐高麗表》:“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div>
《漢語大詞典》:徵調(徵調)
征集、調用人員或物資等。后漢書·杜詩傳:“舊制發(fā)兵皆以虎符,其餘徵調,竹使而已。”金史·盧亨嗣傳:“是時兵興,徵調煩急?!?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 宜綿 又言賊起以來,徵調官兵。” 鄭觀應 《盛世危言·鐵路》:“即遇有警報,倉卒徵調,刻期立至?!?br />指以徵音為主的調式。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宋沆 為太樂令,知音,近代無比。太常久亡徵調, 沆 乃考鐘律而得之?!?唐 元稹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五弦彈》:“ 趙璧 五絃彈徵調,徵聲巉絶何清峭?!?/div>
《漢語大詞典》:清徵
清澄的徵音。徵,五音之一。韓非子·十過:“ 師曠 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聞乎?’”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二:“且以琴言之,雖皆清實,其間有聲重者,有聲輕者。材中自有五音,故古人名琴,或謂之清徵,或謂之清角?!?明 夏完淳 《九哀·臨清流》:“期美人兮 江 干,奏清徵兮玉闌。”
省察;審察。后漢書·黃瓊傳:“階下不加清徵,審別真?zhèn)?,復與忠臣并時顯封,使朱紫共色,粉墨雜糅,所謂抵金玉於砂礫,碎珪璧於泥涂?!?王先謙 集解:“官本考證曰:‘諸本同,徵,當作徵?!?惠棟 曰:《古文易》曰:‘君子以徵忿窒欲?!?鄭玄 云:‘徵,清也。’左傳·襄二十七年云:‘以徵過也。’ 杜預 曰:‘徵,審也?!贬?,一本作“ 澂 ”。參見“ 清澄 ”。
《國語辭典》:清澄(清澂)  拼音:qīng chéng
1.清澈?!段倪x。張衡。西京賦》:「消雰埃于中宸,集重陽之清澄?!?br />2.審察?!逗鬂h書。卷六十一。黃瓊傳》:「陛下不加清澄,審別真?zhèn)巍!?/div>
《國語辭典》:清澄  拼音:qīng chéng
1.清澈、明亮。《楚辭。屈原。遠游》:「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青衣水》:「然秋月清澄,望見兩山相峙,如峨眉焉?!?br />2.審核、清查。晉。葛洪《抱樸子。袪惑》:「倉卒聞之,不能清澄檢校之者,鮮覺其偽也?!埂度龂尽>砦迨?。吳書。陸遜傳》:「哀矜庶獄,清澄刑網,則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