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喪家之狗(喪家之狗) 拼音:sàng jiā zhī gǒu
原指喪事人家的狗,因主人悲傷哀慟,故乏喂養(yǎng)照顧而不得意。語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其肩類子產(chǎn),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箚室舁侉?。后多轉(zhuǎn)指無家可歸的狗,用來比喻不得志、無所歸宿或驚慌失措的人。喪音ㄙㄤˋ?!稌x書。卷五五。夏侯湛傳》:「當(dāng)此之時,若失水之魚,喪家之狗,行不勝衣,言不出口,安能干當(dāng)世之務(wù)。」《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喪家之狗?!挂沧鳌竼始夜贰埂ⅰ竼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