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4詞典 3分類詞匯 181
共181,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怒吼
張目
含怒
憤怨
郁怒
義憤
怒猊
拗怒
憤疾
銜須
搏手
怒心
怫然
公憤
指冠
《國語辭典》:怒吼  拼音:nù hǒu
人、獸因憤怒而發(fā)出吼叫。也形容風(fēng)、濤等發(fā)出巨大的聲音。如:「狂風(fēng)怒吼」。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于所蓄二牛,忽怒吼躍入,奮角與盜斗,挺刃交下,斗愈力,盜竟受傷狼狽去?!?/div>
《國語辭典》:張目(張目)  拼音:zhāng mù
1.睜大眼睛,怒目而視。《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埂度龂萘x》第四七回:「曹操于幾案上翻覆將書看了十馀次,忽然拍案,張目大怒?!?br />2.因言行受他人贊同而聲勢更壯。
《國語辭典》:含怒  拼音:hán nù
心懷憤怒?!稌?jīng)。無逸》:「朕之愆,允若時(shí),不啻不敢含怒?!埂稇?zhàn)國策。趙策二》:「秦雖辟遠(yuǎn),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
《漢語大詞典》:憤怨(憤怨)
憤怒怨恨。《漢書·敘傳下》:“ 項(xiàng)氏 畔換,黜我 巴 漢 ,西土宅心,戰(zhàn)士憤怨。”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植 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論》:“ 李義府 以立后之功,獨(dú)見委用,陷害忠良,天下憤怨?!?span id="nq5t6un" class="book">《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夫人道:‘我母子并無異心。只為公子來遲,不將姻事為重,所以小女心中憤怨,公子休得多疑?!?/div>
《漢語大詞典》:郁怒
氣勢盛積。 宋 江休復(fù) 《牟駝岡閱馬》詩:“野性脫羈馽,飲齕遂所求。腹干頗肥張,欝怒何彪休?!?/div>
分類:氣勢
《國語辭典》:義憤(義憤)  拼音:yì fèn
出于正義的憤怒?!都t樓夢》第六○回:「四人終是小孩子心性,只顧他們情分上義憤,便不顧別的?!?/div>
《漢語大詞典》:怒猊
憤怒的獅子。形容筆勢或文風(fēng)遒勁。新唐書·徐誥傳:“嘗書二十四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 陳維崧 ﹞《賀新郎·席上呈芝鹿先生》:‘話到英雄方失志,老鶻飛來杰杰……’筆勢亦如怒猊俊鶻?!?/div>
《漢語大詞典》:拗怒
憤怒不平。《舊唐書·鄭畋傳》:“殊不知五侯拗怒,期分 項(xiàng)羽 之尸;四塚既成,待葬 蚩尤 之骨?!?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陰氏妹:“家人奔救,女力甚猛,五六人持之,方得脫挾。歸問其故,猶拗怒咆哮?!?清 龔自珍 《送徐鐵孫序》:“則如 嶺 之表,海之滸,磅礴浩洶,以受天下之瑰麗,而洩天下之拗怒也。”
分類:憤怒不平
《漢語大詞典》:憤疾(憤疾)
亦作“ 憤嫉 ”。
(1).憤怒憎惡。后漢書·黨錮傳序:“ 膺 愈懷憤疾,竟案殺之。”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是時(shí),諸伶人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羣臣憤嫉,莫敢出氣?!?章炳麟 《五無論》:“夫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此 莊生 所為憤嫉?!?br />(2).謂氣憤不平。 宋 蘇軾 《代呂大防乞錄用呂誨子孫札子》:“﹝ 呂誨 ﹞雖處散地,未嘗一日有忘朝廷之意。憂傷憤疾,以致殞沒?!?/div>
《漢語大詞典》:銜須(銜鬚)
(1).口含胡須。 東漢 溫序 為 隗囂 別將 茍宇 所拘劫,堅(jiān)強(qiáng)不屈,拒絕投降。 宇 賜劍使自裁?!?序 受劍,銜鬚於口,顧左右曰:‘既為賊所迫殺,無令鬚污土?!旆鼊Χ馈!笔乱?span id="6hprylt" class="book">《后漢書·獨(dú)行傳·溫序》。后因以“銜鬚”表示臨難不屈、大義凜然。北史·酈道元傳論:“ 道元 遭命,有銜鬚之風(fēng)?!?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朱貴廟碑:“ 揚(yáng)州 都督,殉早銜鬚。”
(2).口含胡須。一種憤怒的表示。南齊書·柳世隆傳:“ 攘 兵燒營而去,火起仍覺, 攸之 怒,銜鬚咀之?!?/div>
《國語辭典》:搏手  拼音:bó shǒu
兩手不停相摩搓或相拍打。表示氣憤或無計(jì)可施。《后漢書。卷五一。李陳龐陳橋列傳。龐參》:「田疇不得墾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窮,無望來秋?!埂缎绿茣?。卷二二三。奸臣列傳下。崔胤》:「自季述廢天子,天下之人未嘗忘,武夫義臣搏手憤惋?!?/div>
《漢語大詞典》:怒心
憤怒之心。禮記·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孔穎達(dá) 疏:“謂忽遇惡事而心恚怒?!?span id="dv1xk7b" class="book">《列子·黃帝》:“時(shí)其饑飽,達(dá)其怒心?!?漢 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人懷怒心,如報(bào)私讎。”
分類:憤怒
《國語辭典》:怫然  拼音:fèi rán
忿怒、生氣的樣子?!肚f子。天地》:「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卻見說了這話,心里怫然,便道:『我無尊人拘管,只礙得這個(gè)小業(yè)畜!不問怎的結(jié)果了他?等我自由自在?!弧?/div>
分類:憤怒
《國語辭典》:公憤(公憤)  拼音:gōng fèn
眾人共同的憤慨?!独蠚堄斡洝返谖寤兀骸杆源蠹覄恿斯珣崳R心齊意要破這一案。」《文明小史》第一回:「太尊媚外,永順縣察看礦苗;童子成軍,明倫堂大抒公憤?!?/div>
分類:公眾憤怒
《漢語大詞典》:指冠
頭發(fā)直豎,頂著帽子。比喻憤怒的樣子。莊子·盜跖:“ 盜跖 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span id="22x5zxj" class="book">《史記·刺客列傳》:“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明 李贄 《讀史·張千載》:“生當(dāng)指冠,死當(dāng)怒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