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揚聲(揚聲) 拼音:yáng shēng
1.揚名,傳播聲譽。三國魏。
曹植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如得龍躍天衢,振翼云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br />2.發(fā)高聲?!稑犯娂>硭木?。清商曲辭六。西曲歌下。江陵樂》:「逢人駐步看,揚聲皆言好。」《三國演義》第二回:「遂奮力提刀上岸,揚聲大叫,東西指揮,如喚人狀。」
3.故意放言、宣傳?!度龂尽>砣?。蜀書。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云、鄧芝為疑軍,據(jù)箕谷?!?/div>
《國語辭典》:揚言(揚言) 拼音:yáng yán
1.故意宣揚,散布某種言論?!稇?zhàn)國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揚言與秦遇,魏王聞之,恐?!埂度龂萘x》第一三回:「卻被皇甫酈揚言于西涼人曰:『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黨,后患不淺?!晃鳑鋈硕嘤新犪B之言,軍心漸渙?!?br />2.誇大其辭。《大戴禮記。文王官人》:「飾貌者不情,隱節(jié)者不平,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
3.大聲說話。《三國演義》第九回:「乃復(fù)揚言曰:『徒死無益,能從我反乎?』眾皆愿從?!?/div>
《漢語大詞典》:游光揚聲(游光揚聲)
流傳榮譽,播揚名聲。 清
錢謙益 《吳中名賢表揚續(xù)議》:“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賁及,著作繁富,游光揚聲,傾動海內(nèi)者矣?!?清
錢謙益 《督漕李石臺使君去思記》:“今夫達官能人游光揚聲傳遽公卿者,生祠堂屋,幡幢刺天,或彝為溲牢矣?!?/div>
《分類字錦》:無口揚聲(無口揚聲)
抱樸子:蚓無口而揚聲。
《國語辭典》:揚聲器(揚聲器) 拼音:yáng shēng qì
音響系統(tǒng)里,利用電能轉(zhuǎn)成聲音的裝置。其構(gòu)造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固定位置的永久磁鐵,一是和線圈相連的紙制圓錐。當線圈內(nèi)的電流產(chǎn)生變化時,受磁鐵作用的力量也起變化,紙制圓錐跟著振動,因而發(fā)出聲音。也稱為「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