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7詞典 3分類詞匯 24
《國語辭典》:照會(照會)  拼音:zhào huì
1.通知、知會。《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遞個眼色與他,那童生是照會定了的,使不歸號,悄悄站在黑影里?!?br />2.核對審察。《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訪聞先朝水官孫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賈種民各有河議,乞取索照會。」
3.執(zhí)照、憑證。《恨?!返谄呋兀骸改氵@里有甚么貴重東西?要到那里去?你說了,兵頭給你照會,送你出境?!?br />4.察照知會。指外交部對外國使節(jié),或是各省長官對外國領事所遞交的一種外交文書。亦即一國政府將彼此相關的某一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也稱為「通牒」、「外交照會」。
《國語辭典》:叫喚(叫喚)  拼音:jiào huàn
1.鳴叫。如:「枝頭上的鳥兒叫喚得婉轉(zhuǎn)動聽。」
2.放聲大叫?!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李氏正與丈夫碾米,忽然跌倒在地。得水慌忙扶住叫喚?!埂都t樓夢》第一五回:「智能急的跺腳,說著:『這算什么!再這么,我就叫喚。』」
3.照顧。《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xié)狀元。第一二出》:「奴家在此廟中,將傍六七年,不得公公叫喚,誰來管你?!?/div>
《國語辭典》:招護(招護)  拼音:zhāo hu
照料、照顧。《兒女英雄傳》第十回:「為此便請張老招護了安公子,張老婆兒招護了張姑娘拜過天地?!?/div>
分類:招呼關照
《國語辭典》:嗟嗟  拼音:jiē jiē
1.表贊嘆的語氣詞?!对娊?jīng)。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br />2.表悲嘆的語氣詞?!冻o。屈原。九章。悲回風》:「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br />3.擬聲詞。形容水流聲。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注》:「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shù)里?!?/div>
《國語辭典》:點頭(點頭)  拼音:diǎn tóu
1.頭上下微動,以表示允諾、贊許、領會等意?!都t樓夢》第三五回:「王夫人恐賈母乏了,便欲讓至上房內(nèi)坐。賈母也覺腿酸,便點頭依允了?!埂段拿餍∈贰返谝涣兀骸更S國民聽了,不覺點頭稱是。」
2.表示打招呼。如:「點頭之交」。宋。劉過 送劉從周教授詩:「還鄉(xiāng)若有過從便,會盡人間只點頭?!?/div>
《國語辭典》:嘯聚(嘯聚)  拼音:xiào jù
呼嘯聚集。多指盜匪或賊寇以呼嘯聲聚眾集合。《新唐書。卷二一九。北狄傳。室韋傳》:「每弋獵即相嘯聚,事畢去?!埂度龂萘x》第二八回:「嘯聚山林,權(quán)于此處藏伏?!?/div>
《國語辭典》:招手  拼音:zhāo shǒu
1.揮動手臂,表示打招呼、問候之意。如:「由于距離太遠,只好彼此招手致意了?!?br />2.以手勢叫人來?!都t樓夢》第一二回:「心中到底不足,又翻過正面來,只見鳳姐還招手叫他,他又進去?!?/div>
《國語辭典》:招集  拼音:zhāo jí
1.召集、聚集。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九。哀帝紀下》:「招集天下賢俊,與協(xié)心同謀?!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進兵屯小沛,招集原散之兵,攻呂布。」
2.招安、使歸順。《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宜先招集三輔,三輔茍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埂蛾悤?。卷一三。魯悉達傳》:「招集晉熙等五郡,盡有其地?!?/div>
《國語辭典》:招招  拼音:zhāo zhāo
1.用手招人,示意前來。《詩經(jīng)。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骨?。許潤 己巳六月拜別家慈之楚詩:「舟子招招促行李,殘書數(shù)卷裹破被?!?br />2.搖擺蕩漾的樣子。南朝齊。謝朓始之宣城郡〉詩:「招招漾輕楫,行行趨巖趾。」唐。劉禹錫〈桃源行〉:「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br />3.每一招。如:「他的劍法,招招奪命?!?/div>
《國語辭典》:稱呼(稱呼)  拼音:chēng hū
對人口頭上的稱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只是看見娘子稱呼詞色之間,甚覺輕倨,不像個婆媳婦道理?!埂段拿餍∈贰返谖逅幕兀骸敢院笤蹅冞€要在一塊兒辦事,總不能用這樣的稱呼?!?/div>
《國語辭典》:頷首(頷首)  拼音:hàn shǒu
點頭以示準許。宋。歐陽修贈杜默〉詩:「先生頷首遣,教以勿驕矜?!?/div>
《漢語大詞典》:招迎
(1).招引迎接。后漢書·鄧晨傳:“﹝ 建武 ﹞二十五年卒,詔遣中謁者備公主官屬禮儀,招迎 新野主 魂,與 晨 合葬於 北芒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冀 浮丘 之誘接,望 安期 之招迎?!?br />(2).招呼接待。 郭澄清 《黑掌柜》:“他總是滿面帶笑地站在柜臺邊,熱情地招迎著盈門的顧客?!?/div>
《漢語大詞典》:招接
(1).招呼接納。 元 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如今在這 鄭州 城外開著一個小酒店兒,招接往來客人?!?span id="cz9lyew" class="book">《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從此 鈍秀才 其名益著,無人招接,仍復賣字為生?!?span id="0qkv55m"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五回:“樣樣都對了,他才招接呢?!?br />(2).交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一回:“他向來只同那些人招接?!?span id="kgyp9zk" class="book">《快心編二集》第三回:“ 珮珩 是個豪杰,人品舉動落落托托,不十分與人周旋,且看著這班齷齪細人,有甚的與他招接!”
《國語辭典》:嘆詞(嘆詞)  拼音:tàn cí
表示喜怒哀樂等感情或感嘆的詞,常獨立而附于語句前或后。如啊、唉、哼、喂等。也稱為「嘆字」、「驚喟字」。
《國語辭典》:關照(關照)  拼音:guān zhào
1.通知?!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傅缴戏筷P照一聲,說,有先生來看病。」
2.照顧供應?!段拿餍∈贰返谖逡换兀骸高@里上等艙每房都有一個伺候的仆歐,茶水飲食都是他來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