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2詞典 1分類詞匯 101
《國語辭典》:改版  拼音:gǎi bǎn
修改、更換版面形式。如:「這本雜志決定在明年改版,屆時將以嶄新風貌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漢語大詞典》:攻瑕指失
批評缺點,指出失誤。 清 顧炎武 《與友人書》:“今此舊編,有塵清覽。知我者當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遺諸后人?!?/div>
《國語辭典》:遁入空門(遁入空門)  拼音:dùn rù kōng mén
避開塵世而入佛門。如:「他不再留戀富貴,決定遁入空門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
《國語辭典》:額外之人(額外之人)  拼音:é wài zhī rén
非凡的人?!端疂G傳》第一回:「他是額外之人,四方顯化,極是靈驗?!?/div>
《漢語大詞典》:鞭絲帽影(鞭絲帽影)
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宋 陸游 《齊天樂·左綿道中》詞:“塞月征塵,鞭絲帽影,常把流年虛占?!?span id="v5jn2sy" class="book">《轟天雷》第八回:“三人逢暇,無非聽戲上館子,有時也到些清靜的地方……鞭絲帽影,往來徵逐,這是做京官的習(xí)氣?!?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臺發(fā)刊詞》:“世固有一事不問,一書不讀,而鞭絲帽影,日夕馳逐于歌衫舞袖之場,以為祖國之俱樂部者。”
《漢語大詞典》:暴露文學(xué)(暴露文學(xué))
指只揭露社會黑暗面,而不能指出光明前景的文學(xué)。此類暴露文學(xué),在 清 朝末年義和團起義失敗后,多以小說形式出現(xiàn),曾盛行一時。著名的有《官場現(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孽?;ā?/span>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里面,也把這種小說叫做“譴責小說”。參閱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八篇。
《漢語大詞典》:出搜(出蒐)
狩獵。古代打獵常帶有軍事目的,故亦指出兵攻伐。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呂光:“ 夏 大喜,因議舉兵出蒐,如 呂 謀。 分宜 以挑釁起禍,間之 世宗 ,兩公俱死西市?!?/div>
《漢語大詞典》:出蒐
狩獵。古代打獵常帶有軍事目的,故亦指出兵攻伐。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呂光:“ 夏 大喜,因議舉兵出蒐,如 呂 謀。 分宜 以挑釁起禍,間之 世宗 ,兩公俱死西市?!?/div>
《漢語大詞典》:疵摘
謂指出缺點、錯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何仙:“太史大駭,取其文復(fù)閲之,殊無疵摘?!?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堪輿:“每得一地,必具圖呈閨闥,判其可否。日進數(shù)圖,悉疵摘之?!?/div>
《漢語大詞典》:三不足畏
宋 王安石 為變法而指出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張,簡稱“三不足畏”。見宋史·王安石傳。 清 錢謙益 《〈春秋匡解〉序》:“自 王氏 之新學(xué)與新法并行,首絀春秋,以伸其三不足畏之説?!眳⒁姟?三畏 ”。
《漢語大詞典》:三畏
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國語辭典》:糧站(糧站)  拼音:liáng zhàn
負責調(diào)撥管理糧食的分支機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