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修舉(修舉)
(1).興復;恢復。 宋 范仲淹 《奏乞兩府兼判》:“至歲終,具禮樂有所損益,或廢墜有所修舉,畫一進呈?!?span id="vrpfawo" class="book">《明史·葉昇傳》:“在鎮(zhèn)六年,邊備修舉,外寇不敢犯?!?br />(2).推行。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書》:“某不肖,當朝廷選用才能、修舉法度之時,不以罪廢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
(3).舉辦;舉行。 明 張居正 《乞崇圣學以隆圣治疏》:“今一應大典禮,俱已次第修舉?!?br />(4).謂事務處理及時、得當。舊唐書·李渤傳:“少府監(jiān) 裴通 ,職事修舉,合考上中。”
《漢語大詞典》:申行
推行。 侯玄涵 《夏允彝傳》:“時數(shù)奉旨申行保甲,郡縣多例置之?!?/div>
分類:推行
《漢語大詞典》:進售(進售)
猶推行。宋史·食貨志上一:“ 神宗 欲伸中國之威,革前代之弊, 王安石 之流進售其強兵富國之術,而青苗、保甲之令行,民始罹其害矣?!?/div>
分類:推行
《漢語大詞典》:大行
即 太行山 。書·禹貢:“ 大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span id="euojfxo" class="book">《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齊侯 遂伐 晉 ,取 朝歌 。為二隊,入 孟門 ,登 大行 。” 杜預 注:“ 大行山 在 河北郡 北。”
《國語辭典》:車書(車書)  拼音:chē shū
秦始皇定天下,統(tǒng)一度量衡、車軌寬度及文字等。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后用來比喻制度通行于天下。《文選。范曄。后漢書光武紀贊》:「金湯失險,車書共道。」唐。杜甫 題桃樹詩:「寡妻群盜非今日,天下車書正一家。」
《國語辭典》:維新(維新)  拼音:wéi xīn
本指施行善政而新獲天命,主宰天下?!对娊?。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购笥靡灾父锍f法而行新政?!段宕菲皆挕V苁?。卷上》:「否往泰來,共睹維新之化;上作下應,永臻丕乂之風。」
《國語辭典》:致遠(致遠)  拼音:zhì yuǎn
到達遠方。指能影響后世,推行久遠?!兑捉?。系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沖蒙涉田而能致遠,未若遵涂之疾也?!?/div>
《漢語大詞典》:市易
(1).交易;貿易。三國志·吳志·全琮傳:“ 柔 嘗使 琮 齎米數(shù)千斛到 吳 ,有所市易。”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后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一代奇器,亦復脫衣市易?!?清 唐甄 潛書·更幣:“古者言富,唯在五穀;至于市易,則有龜、貝、金錢、刀布之幣。”
(2).指購買。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書賈語:“賈者云:‘近二十餘年,坊中久不貯此種書,恐其無人市易,徒傷貲本耳!’”
(3).即市易法。 宋 王安石 推行的新法之一。宋史·食貨志下八:“市易之設,本 漢 平準,將以制物之低昂而均通之?!?/div>
《漢語大詞典》:威行
(1).武力行為。國語·晉語六:“殺君以求威,非吾所能為也。威行為不仁,事廢為不知?!?br />(2).指道德行為。史記·禮書:“治辨之極也,彊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張守節(jié) 正義:“以禮義導天下,天下伏而歸之,故為威行之道也。”
(3).指威勢推行于某一對象或地方。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提學憲臣革復:“提學憲臣,累朝無之,蓋國初最重教職。一切儒生殿最,俱校官主之,以此威行一方,至出監(jiān)司上?!?陳熾 《議院》:“ 英 人剏之于前, 德國 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興者,非幸也,數(shù)也?!?/div>
《漢語大詞典》:稱德(稱德)
(1).推行德教。書·君奭:“惟茲四人昭 武王 ,惟冒丕單稱德。” 孔 傳:“惟此四人明 武王 之德,使布冒天下,大盡舉行其德。”
(2).衡量德行。管子·君臣下:“稱德度功,勸其所能。” 尹知章 注:“既稱其德,又度其功?!?/div>
《國語辭典》:暴政  拼音:bào zhèng
專制暴虐的統(tǒng)治。如:「暴君必滅,暴政必亡。」《禮記。儒行》:「雖有暴政,不更其所?!?/div>
《國語辭典》:發(fā)棠(發(fā)棠)  拼音:fā táng
棠,齊邑。發(fā)棠指發(fā)散糧倉,以賑濟貧民。語出《孟子。盡心下》:「齊饑,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fā)棠,殆不可復?!弧?/div>
《漢語大詞典》:市易務(市易務)
官署名。 宋 王安石 推行市易法時所置。參見“ 市易法 ”。
《漢語大詞典》:市易法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 宋神宗 熙寧 五年(公元1072年)頒布實施,于 汴京 設都市易司,邊境和重要城市設市易司或市易務,平價收購市上滯銷的貨物,并允許商賈貸款或賒貨,按規(guī)定收取息金。由于守舊派的反對,市易法于 元豐 八年(1085年)后陸續(xù)廢除。
《漢語大詞典》:免役錢(免役錢)
宋 代推行免役法時,由當役人戶按等第交給官府雇人代服徭役的費用。宋史·食貨志上五:“凡當役人戶,以等第出錢,名免役錢。”參見“ 免役法 ”。
《漢語大詞典》:免役法
宋 熙寧 年間 王安石 推行新法,將差役改為雇役,由當役人戶按等第出錢,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稱為“免役法”,亦稱“ 募役法 ”。見宋史·食貨志上五宋史·王安石傳。
《國語辭典》:倒好  拼音:dào hǎo
1.倒也不錯?!都t樓夢》第四二回:「所以咱們女孩子家,不認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br />2.喝倒采。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出了差錯,臺下觀眾故意大聲叫好,以示嘲諷。如:「她在臺上念錯臺詞,觀眾直喊倒好,幸好同臺演員替她遮掩,方才解圍?!挂沧鳌傅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