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9
詞典
10
分類詞匯
79
共79,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硌吱
耳鬢廝磨
動摩擦
發(fā)澀
滑動摩擦
擦音
半元音
錠子油
襯布
悴憏
打擊樂器
起繭
肉趼
挼摖
三擦
《漢語大詞典》:
硌吱
象聲詞。多形容竹木器具和竹木結(jié)構(gòu)建筑物在受擠壓或摩擦?xí)r發(fā)出的聲音。
《
紅樓夢
》
第三八回:“老祖宗只管邁大步走,不相干,這竹子橋規(guī)矩是硌吱硌吱的?!?/div>
分類:
象聲詞
竹木
木器
器具
結(jié)構(gòu)
構(gòu)建
建筑物
擠壓
摩擦
時發(fā)
發(fā)出
聲音
《國語辭典》:
耳鬢廝磨(耳鬢廝磨)
拼音:
ěr bìn sī mó
耳旁的鬢發(fā)相互摩擦。形容親昵的樣子?!赌鹾;ā返谌兀骸笎哿职岩巫优擦艘慌?,和雯青耳鬢廝磨的低低說道:『我把他自己說的一段話告訴了你,就明白了?!弧?/div>
分類:
鬢發(fā)
相摩
摩擦
相處
親密
《漢語大詞典》:
動摩擦
接觸物體之間保持相對運動時的摩擦。
分類:
接觸
觸物
保持
動時
摩擦
《漢語大詞典》:
發(fā)澀(發(fā)澀)
不滑潤;摩擦?xí)r阻力大。 王愿堅
《普通勞動者》
:“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動還是由于緊張,他覺得到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進(jìn)了雨水,有點發(fā)澀。”如:輪軸發(fā)澀,該上油了。
分類:
滑潤
摩擦
阻力
《漢語大詞典》:
滑動摩擦(滑動摩擦)
摩擦的一種。物體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其摩擦力較滾動摩擦大。
分類:
摩擦
滑動
動時
產(chǎn)生
《國語辭典》:
擦音
拼音:
cā yīn
發(fā)音時,發(fā)音器官互相靠近,在口腔中形成縫隙,使氣流擠過時產(chǎn)生強(qiáng)烈摩擦而成的音,稱為「擦音」。如:注音符號中的ㄈ、ㄒ、ㄕ、ㄖ、ㄙ等。也稱為「摩擦音」。
分類:
擦音
發(fā)音器官
造成
使氣
氣流
流從
從中
摩擦
輔音
《國語辭典》:
半元音
拼音:
bàn yuán yīn
是一種摩擦似有似無的輕度擦音。發(fā)音時聲帶作均勻的顫動,口腔開度比擦音大些,但不到發(fā)元音時的那種開口度,是介于元音和輔音之間的一種音。也稱為「半輔音」。
分類:
語音學(xué)
擦音
中氣
氣流
摩擦
《漢語大詞典》:
錠子油(錠子油)
黏度很低的礦物性潤滑油。適用紗錠和各種負(fù)荷小、速度高的軸承和摩擦部分。
分類:
礦物
物性
潤滑油
適用
紗錠
負(fù)荷
速度
軸承
摩擦
《國語辭典》:
襯布(襯布)
拼音:
chèn bù
縫制衣服時墊在衣領(lǐng)、兩肩或褲腰等地方的布。
分類:
衣領(lǐng)
衣服
摩擦
兩肩
額外
袖口
帆布
內(nèi)面
《漢語大詞典》:
悴憏
象聲詞。衣服摩擦聲。 漢
劉向
《
列女傳·班婕妤
》
:“感帷裳兮發(fā)紅羅,紛悴憏兮紈素聲?!?/div>
分類:
象聲詞
衣服
摩擦
《國語辭典》:
打擊樂器(打擊樂器)
拼音:
dǎ jí yuè qì
是一種以敲、打、搖動、摩擦、刮等產(chǎn)生聲音的樂器族群。為英語percussion的意譯。主要分為有確定音高與無確定音高兩種?,F(xiàn)在一般西洋音樂常用的打擊樂器有定音鼓、大鼓、小鼓、三角鐵、鈴鼓、木琴、木魚、響板等。而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也有不少打擊樂器,如特磬、編磬、鏞鐘、镈鐘、云鑼、鐃鈸、大鼓、堂鼓等皆是。也稱為「敲擊樂器」。
分類:
打擊樂器
搖動
摩擦
產(chǎn)生
聲音
樂器
族群
《漢語大詞典》:
起繭(起繭)
(1).體表因常承受重壓或摩擦而生成硬皮。 艾蕪
《南行記·我的旅伴》
:“抬你媽的,肩膀皮都起繭了,還沒抬夠?”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
:“腳上有些地方起繭,有些地方起泡了。”
(2).比喻聽得膩煩、討厭。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大家略有一點興奮,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為這一類不甚可靠的傳聞,是誰都聽得耳朵起繭了的?!?周克芹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第七章:“翻來翻去還不就是說那些事,耳朵都聽得起繭了?!?/div>
分類:
體表
承受
膩煩
受重
重壓
討厭
摩擦
生成
硬皮
《漢語大詞典》:
肉趼
即趼子。手掌或腳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又稱老趼。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
第五章:“她整天要幫著 阿興 在炭窯上做活,或者到深山里去砍回松柏柴來燒炭,十指磨成肉趼,腰身瘦削得像一根枯木樁子?!?/div>
分類:
趼子
手掌
腳掌
掌上
上因
摩擦
硬皮
《漢語大詞典》:
挼摖
揉搓,摩擦。 宋
洪邁
《
容齋續(xù)筆·咸杬子
》
:“小人爭鬭者,取其葉挼摖皮膚,輒作赤腫,如被傷,以誣賴其敵?!?/div>
分類:
揉搓
摩擦
《漢語大詞典》:
三擦
指國民黨當(dāng)局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所制造的軍事摩擦、人事摩擦和文化摩擦。 鄒韜奮
《患難馀生記》
第三章:“所謂‘三擦’,即在前面曾經(jīng)大略談過的軍事摩擦,人事摩擦和文化摩擦?!?/div>
分類:
國民黨
當(dāng)局
抗日戰(zhàn)爭
制造
軍事
摩擦
人事
和文
文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