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收取  拼音:shōu qǔ
收下、取得。漢。王充《論衡。驗符》:「君賢曰:『此黃金也。……太守遺吏收取?!弧埂度龂萘x》第六○回:「明公先取西川以為基,然后北圖關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漢語大詞典》:克服(剋服)
征服。 聞一多 《端節(jié)的歷史教育》:“剛剛對于克服自然有點把握,人又發(fā)現(xiàn)了第二個仇敵--他自己?!?/div>
分類:克服征服
《國語辭典》:克復(克復)  拼音:kè fù
1.能夠恢復?!秶Z。晉語九》:「基于其身,以克復其所?!埂度龂萘x》第一○三回:「克復舊物,永延漢祀?!?br />2.攻戰(zhàn)而收復失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埂端疂G傳》第一一七回:「以圖退賊,克復城池。」
《漢語大詞典》:克服(剋服)
征服。 聞一多 《端節(jié)的歷史教育》:“剛剛對于克服自然有點把握,人又發(fā)現(xiàn)了第二個仇敵--他自己。”
分類:克服征服
《國語辭典》:克服  拼音:kè fú
克制、制服。如:「這件事不管有多困難,我們都要想辦法克服?!姑鳌|S淳耀〈甲申日記〉二則之二:「前人說:『性從偏處克將去?!缓脛偈俏业钠?,畏難是我的偏處,不專一是我的偏處,不能堅持到底又是我的偏處。明白自己的偏處,便竭力去克服它,方是道理?!?/div>
《國語辭典》:復土(復土)  拼音:fù tǔ
挖掘洞穴放下棺木,再用所挖的泥土覆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為室堂未就,會上崩,罷其作者,復土酈山?!?/div>
《國語辭典》:光復(光復)  拼音:guāng fù
失去再收回?!赌淆R書。卷五九。芮芮虜傳》:「光復中華,永敦鄰好。」
《國語辭典》:開復(開復)  拼音:kāi fù
1.恢復?!稌x書。卷七三。庾亮傳》:「時石勒新死,亮有開復中原之謀。」
2.受降職者回復原有官銜?!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敢浪囊馑?,還想撫臺替他開復,撫臺因此事是大干眾怒的,一直因循未肯?!?/div>
《漢語大詞典》:復境(復境)
收復疆土。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二年:“茲者專致使臣,特詒緘問,且以 瓦橋 內地, 晉陽 故封,援 石 氏之割城,述 周 朝之復境;繫于異代,安及本朝?!?/div>
分類:收復疆土
《漢語大詞典》:誓江
語本晉書·祖逖傳:“﹝ 祖逖 ﹞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擊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 大江 !’”后以“誓江”為矢志收復失地、安定國家的典故。 宋 蘇軾 《表忠觀碑》:“仰天誓 江 ,月星晦蒙。強弩射潮,江海為東?!?/div>
《漢語大詞典》:雪復(雪復)
洗刷恥辱,收復失地。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劉琨 稱 祖車騎 為朗詣”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祖逖 ﹞乃説 中宗 雪復神州之計?!?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此是大家國,今為惡子所奪,而見驅擯,意頗忿惋,規(guī)欲雪復?!?span id="1aqlew7" class="book">《北史·蕭寶夤傳》:“﹝ 寶夤 ﹞志存雪復,屢請居邊?!?/div>
《漢語大詞典》:收輯(收輯)
(1).招集整頓;收復安撫。北齊書·魏蘭根傳:“ 寶寅 至 雍州 ,收輯散亡,兵威復振。”周書·文帝紀下:“ 景 ( 侯景 )請留收輯 河 南。”
(2).收集。 宋 朱熹 《書先吏部韋齋銘并劉范二公帖后》:“敢收輯遺文,藏之家廟,以示子孫?!?清 鄧顯鶴 《〈船山遺書目錄〉序》:“﹝ 船山 ﹞歿后四十年,遺書散佚,其子 敔 始為之收輯推闡?!?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嗜酒終身》:“一般編年體的《杜甫詩集》,大率在《耒陽》一詩之后還有所收輯。”參見“ 收集 ”。
《國語辭典》:收集  拼音:shōu jí
聚集?!逗鬂h書。卷六五?;矢埗瘟袀?。張奐》:「奐不聽,遂進屯長城,收集兵士?!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路逢諸將,收集殘兵?!?/div>
《國語辭典》:五子登科  拼音:wǔ zǐ dēng kē
1.五個孩子皆高中及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竇諫議命主絕嗣,只為還了遺金,后來五子登科?!?br />2.世俗追求物質滿足,戲以擁有車子、銀子、妻子、兒子、房子為五子登科。
《漢語大詞典》:五桂
舊稱進士登第為折桂。五桂,對親族五人相繼登科的美稱。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氏族·五桂:“ 范致君 、 致明 、 致虛 、 致祥 、 致厚 ,相繼登第,有 五桂堂 ?!?宋 竇禹鈞 之子 儀 儼 侃 偁 僖 ,皆相繼登科, 馮道 嘗贈詩美之云:“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見宋史·竇儀傳。 元 曹之謙 《趙吉甫種德園》詩:“從今不羨 燕山 竇 ,五桂聯(lián)芳老一椿。”
《漢語大詞典》:一鞭先著(一鞭先著)
晉 劉琨 少負志氣,與 祖逖 為友,共以收復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祖生 先吾著鞭?!币?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1550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劉琨傳》。后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清林則徐《送嶰筠賜環(huán)東歸》詩:“得脫穹廬似脫圍,一鞭先著喜公歸?!?/div>
《國語辭典》:還我河山(還我河山)  拼音:huán wǒ hé shān
收復失去的國土。如:「還我河山,拯救同胞。」
《國語辭典》:光復舊京(光復舊京)  拼音:guāng fù jiù jīng
收復失土或恢復國家舊有失傳的典章、制度?!稌x書。卷九八?;笢貍鳌罚骸刚\宜遠圖廟算,大存經略,光復舊京,疆理華夏。」也作「光復舊物」。
《國語辭典》:復興基地(復興基地)  拼音:fù xīng jī dì
1.收復失土的根據地。
2.通常指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