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燒酒(燒酒)  拼音:shāo jiǔ
泛指酒精含量高的蒸餾酒。性烈味香,以高粱、米、麥等釀制而成。通常指高粱酒而言。也稱為「白酒」。
《國語辭典》:霞石  拼音:xiá shí
含鈉和鉀的鋁矽酸鹽礦物。是最常見的似長石礦物,屬六方晶系,呈針狀、柱狀或板狀。有玻璃及脂肪光澤,多產(chǎn)于含鈉較多而含矽較少的火成巖中。在玻璃及陶瓷制造中,有時會被拿來用作長石的代用品。產(chǎn)于維蘇威山、德國、挪威及加拿大等地。
《國語辭典》:醋酸  拼音:cù suān
由酒在空氣中發(fā)酵而成的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為醋的主要成分??晒┲圃烊嗽旖z、底片、阿司匹靈等,日常生活里也可以利用來漂白清洗衣物。也稱為「乙酸」。
《國語辭典》:酒精  拼音:jiǔ jīng
一種化學物品??捎冒l(fā)酵方法,亦可用石油工業(yè)的副產(chǎn)品乙烯,加硫酸和水反應取得。其用途廣泛,可用來燃燒、消毒等。也稱為「乙醇」。
《國語辭典》:樟腦(樟腦)  拼音:zhāng nǎo
自樟科植物樟樹的枝干及根之木材中提取精制所得的酮類精油所析出白色結(jié)晶?,F(xiàn)已可由人工合成。其功用可以驅(qū)蟲,并可用為興奮劑、局部止癢劑、防蟲藥、火藥等。也稱為「潮腦」。
《國語辭典》:石蠟(石蠟)  拼音:shí là
一種白色或無色的有機化合物。由原油中提煉出來,成分為碳氫化合物。常溫呈固態(tài),無氣味,有脂肪光澤,可制造蠟燭、火柴及封蠟等。
《國語辭典》:白磷  拼音:bái lín
磷的同素異形體。呈淡黃色,帶大蒜味,具強烈毒性。因燃點低,可自燃,故保存于水中。用以制造普通火柴及軍事煙幕彈。也稱為「黃磷」。
《國語辭典》:煤油  拼音:méi yóu
一種石油分餾后的成品。是揮發(fā)性較汽油低的燃料用油,無色,可供照明及溶劑用。
《國語辭典》:純水(純水)  拼音:chún shuǐ
指完全凈純的水,無色、無味,不含雜質(zhì)的水。一般存于自然界的水皆含雜質(zhì),純水須經(jīng)人工處理所得。
《國語辭典》:笑氣(笑氣)  拼音:xiào qì
一氧化二氮。為無色無臭的氣體,若吸入人體則發(fā)笑不能自禁,故稱為「笑氣」??勺鳛槭中g(shù)的麻醉藥。
《國語辭典》:糖精  拼音:táng jīng
一種合成的人工甘味劑。甜度為蔗糖的三百至五百倍,學名苯甲醯磺醯亞胺。但不易消化,且有致癌作用,在醫(yī)學用途上,可作糖尿病者的食糖代用品。
《國語辭典》:甲醛  拼音:jiǎ quán
分子式CH2O,一種有機化合物,具有刺激性臭味的無色氣體,通常以液體的聚合態(tài)(CH2O)n貯存。含有百分之四十的甲醛水溶液,一般稱為「福馬林」,常用做消毒劑、殺菌劑或防腐劑。甲醛亦可用來制作塑料、炸藥及染料。也稱為「蟻醛」。
《國語辭典》:重晶石  拼音:zhòng jīng shí
化學主要成分為硫酸鋇,有白色、黃色、無色等多種,比重約為四點五。是鋇元素來源的主要資源礦物,又可作為白色顏料及造紙的填充料之用。
《國語辭典》:外焰  拼音:wài yàn
火焰的最外層。也稱為「氧化焰」。
《國語辭典》:胃液  拼音:wèi yè
由胃腺分泌的無色酸性液。內(nèi)含多種物質(zhì),有消化蛋白質(zhì)及撲殺細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