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門禪中之四禪也。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四舍無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舍怨舍親也。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論二十九曰:「無量有心:一慈Maitri,二悲Karun!a%,三喜Mudita%,四舍Upeks!a%。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怪嵌日摱唬骸杆臒o量心者,慈悲喜舍?!谷释踅?jīng)下曰:「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硅驝atva%ri-aprama%n!a%n!i。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zhí)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四無量心,亦名四等,謂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雖得四禪,以樂高勝,求作梵王,更修四無量心。
一、慈無量心 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
二、悲無量心 憫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
三、喜無量心 欲念眾生,從樂得歡喜。
四、舍無量心 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由善修此四無量定成就,命終得為四禪天王。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舍也。通名無量者,謂菩薩利他之心廣大也。所緣眾生既無量,而能緣之心亦無量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慈無量心〕,慈名愛念,即與樂之心也。謂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故名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悲名憫傷,即拔苦之心也。謂菩薩憫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jì)拔,令其得脫,故名悲無量心。
〔三、喜無量心〕,謂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故名喜無量心。
〔四、舍無量心〕,謂菩薩于所緣眾生,無憎愛心,名之為舍;復(fù)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故名舍無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