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元老  拼音:yuán lǎo
1.資深望重有品德的官員。《詩經(jīng)。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埂度龂萘x》第二回:「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br />2.俗稱在某一機關(guān)任職年資最深的人。如:「他是公司的元老,重大決策多經(jīng)由他決定?!?/div>
《漢語大詞典》:政事堂
唐 宋 時宰相的總辦公處。 唐 初始有此名,設(shè)在門下省,后遷到中書省。 開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稱中書門下,因宰相名義上即為中書門下省長官之故。下設(shè)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 北宋 就中書內(nèi)省設(shè)政事堂,簡稱中書,與樞密院分掌政、軍,號稱“二府”。 元豐 改制后,遂以尚書省的都堂為宰相辦公所在,因也稱都堂為政事堂。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太祖 登 正陽門 ,望城中諸軍未有歸者,乃脫甲詣?wù)绿谩!?/div>
《國語辭典》:堂帖  拼音:táng tiě
唐宰相處分公事的手諭文書。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故事一》:「堂中書指揮事謂之『堂帖子』。曾見唐人堂帖,宰相簽押,格如今之『堂剳子』也?!挂卜Q為「堂帖子」。
《漢語大詞典》:堂選(堂選)
宋 時宰相選拔任命官吏叫堂選。宋史·選舉志四:“祖宗以來,中書有堂選,百司、郡縣有奏舉,雖小大殊科,然皆不隸于有司?!?/div>
《漢語大詞典》:堂牒
唐 宋 時宰相簽押下達(dá)的文書。新五代史·閩世家·王審知:“﹝ 閩主 王昶 ﹞又遣醫(yī)人 陳究 以空名堂牒賣官?!?span id="qyq6e6v"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二年》:“前代中書用堂牒,乃權(quán)臣假此為威福。 太祖 時以堂牒重于敕命,遂削去之。今復(fù)用札子,何異堂牒?!?/div>
《漢語大詞典》:徹坐(徹坐)
撤去座位。舊時宰相見天子議大政事,必賜坐面議。及 宋 范質(zhì) 執(zhí)宰,懼面議倉卒有失,每議事則具札子進(jìn)呈。坐論之禮遂廢。見宋史·范質(zhì)傳。 清 龔自珍 《撰四等十儀》之一:“ 范質(zhì) 尸位於 北宋 ,宰相有徹坐之辱?!?/div>
《漢語大詞典》:八關(guān)十六子(八關(guān)十六子)
唐 穆宗 時宰相 李逢吉 所結(jié)黨羽。舊唐書·裴度傳:“ 逢吉 之黨 李仲言 、 張又新 、 李續(xù) 等,內(nèi)結(jié)中官,外扇朝士,立朋黨以沮 度 ,時號‘八關(guān)十六子’,皆交結(jié)相關(guān)之?dāng)?shù)也?!敝?唐 代 李逢吉 黨中的八人。新唐書·李逢吉傳:“其黨有 張又新 、 李續(xù) 、 張權(quán)輿 、 劉棲楚 、 李虞 、 程昔范 、 姜洽 及 訓(xùn) ( 李訓(xùn) )八人,而傅會者又八人,皆任要劇,故號‘八關(guān)十六子’?!?/div>
《漢語大詞典》:水稿
古代祭祀時宰殺牛牲用的水和稻草。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設(shè)其楅衡,置其絼,共其水稾?!?鄭玄 注:“水稾,給殺時洗薦牲也。” 賈公彥 疏:“將殺始以水稾飲飼,水所以洗牲,稾所以薦牲,故雙言洗薦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