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6
詞典
4
分類詞匯
22
共22,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邪正
流星
星象
彗星
窺管
隕墜
回星
隕落
星色
公轉(zhuǎn)
星晷
句己
斗蝕
鉤己
火流星
《漢語大詞典》:
邪正
(1).邪惡與正直。
《
漢書·劉向傳
》
:“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并進?!?宋
蘇軾
《學士院試〈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論》
:“為
《穀梁》
者曰:成天下之事業(yè),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
《
春秋
》
?!?清
盧文弨
《注〈顏氏家訓〉序》
:“又引之使略涉載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亂,識流品之邪正。”
(2).星體偏離正常運行軌道為邪,不偏為正。
《
漢書·天文志
》
:“其伏見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fā)于天者也。”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見蚤晚,謂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為邪。存謂列宿不虧也。亡謂恒星不見?!?/div>
分類:
邪惡
星體
偏離
正直
正常
運行
軌道
《國語辭典》:
流星
拼音:
liú xīng
1.夜晚快速飛越天空的輝亮星體。原為太空中漂浮的塵埃、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后,與空氣摩擦燃燒發(fā)光,而形成如箭的光跡。當碎片體積巨大,來不及在大氣層中完全燃燒消失,即落在地面,成為隕石。也稱為「賊星」。
2.流星錘的簡稱。參見「流星錘」條。《六部成語注解。兵部》:「麥穗流星:麥穗者,俗名三截棍,堅木短棍三根,以鐵練成一處。流星乃圓形鐵球系以絲繩,皆古器?!?/div>
分類:
星際
雜技
算命
看相
空間
種花
分布
花炮
寶劍
人稱
劍名
叫做
長繩
一年
兩端
流星
星體
運氣
細小
小物
地球
大氣層
《國語辭典》:
星象
拼音:
xīng xiàng
星體的明、暗、薄、蝕等現(xiàn)象,古人往往據(jù)此推測人事的吉兇禍福。
分類:
星象
星體
位置
人據(jù)
人事
吉兇
兇禍
禍福
《國語辭典》:
彗星
拼音:
huì xīng
繞行恒星,主要成分為冰的小天體。太陽系中的彗星外貌和亮度隨著與太陽距離發(fā)生變化,遠離太陽時僅見彗核,接近太陽時因冰受熱而生成彗發(fā)與彗尾。古時視彗星出現(xiàn)為災(zāi)禍、戰(zhàn)爭的不祥之兆。也稱為「帚星」、「欃槍」、「掃星」、「掃帚星」。
分類:
彗星
運行
星體
長尾
云霧
日
《國語辭典》:
窺管(窺管)
拼音:
kuī guǎn
從管中窺物。比喻見識淺狹。唐。
李商隱
〈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
〉:「自頃徒窺管,于今愧挈瓶?!?/div>
分類:
窺管
渾天儀
上觀
觀察
見識
星體
識狹
狹小
體用
《國語辭典》:
隕墜(隕墜)
拼音:
yǔn zhuì
自高處落下?!稘h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五石隕墜,六鹢退飛?!?/div>
分類:
隕墜
遺漏
死
崩潰
顛仆
星體
婉詞
失意
散佚
覆滅
墜落
《漢語大詞典》:
回星(迴星)
(1).回旋運轉(zhuǎn)的星。 唐
李賀
《天上謠》
:“天河夜轉(zhuǎn)漂迴星,銀浦流云學水聲。” 王琦 匯解:“天河與星皆隨天運轉(zhuǎn),處其下者觀之,覺星之迴似天河漂之而迴者然?!?br />(2).星體運行一周,回歸原處。表示年歲更始。語本
《禮記·月令》
:“﹝季冬之月﹞是月也,日窮于次,月窮于紀,星回于天,數(shù)將幾終,歲且更始?!?鄭玄 注:“言日月星辰運行,于此月皆周匝於故處也。” 南朝 梁 劉孝標
《答郭峙書》
:“變燧迴星,亦云勞止。”
分類:
回旋
星體
運轉(zhuǎn)
運行
行一
一周
回歸
原處
年歲
更始
匯解
《國語辭典》:
隕落(隕落)
拼音:
yǔn luò
1.從高空掉落。如:「流星劃過天際,不知將隕落何方。」
2.比喻死亡。如:「巨星隕落」。
分類:
隕落
死的婉稱
星體
墜落
落下
《國語辭典》:
星色
拼音:
xīng sè
星體的顏色。星體顏色的不同,系因表面溫度不同所致。藍白色星溫度最高,紅色星溫度較低。
分類:
星體
顏色
表面
溫度
所致
《國語辭典》:
公轉(zhuǎn)(公轉(zhuǎn))
拼音:
gōng zhuàn
一個天體繞著另一個天體轉(zhuǎn)動。如太陽系里的行星繞著太陽轉(zhuǎn)、行星的衛(wèi)星繞著行星轉(zhuǎn),皆稱為公轉(zhuǎn)。
分類:
公轉(zhuǎn)
天體
地球
太陽系
行星
彗星
流星
星體
《漢語大詞典》:
星晷
(1).猶星斗。 南朝 齊
謝朓
《答張齊興》
:“北馳星晷正,南望朝云色?!?br />(2).時刻;歲月。
《南齊書·劉休傳》
:“臣自塵榮南憲,星晷交春,謬聞弱奏,劾無空月?!?宋
曾鞏
《謝熙寧十年歷日表》
:“念闕廷之方遠,藐然江上之身;感星晷之屢新,尚嘆 周南 之滯?!?br />(3).觀察測量星體運行以定時刻的儀器。
《
清史稿·時憲志一
》
:“此外更有星晷、月晷,以備夜測之用?!?/div>
分類:
時刻
觀察
星斗
測量
歲月
星體
運行
儀器
《漢語大詞典》:
句己
鉤己。謂星體去而復來,環(huán)行如鉤,又成“己”字狀。
《
新唐書·天文志三
》
:“﹝ 永淳 元年﹞九月庚戌,熒惑入輿鬼,犯質(zhì)星;十一月乙未,復犯輿鬼,去而復來,是謂‘句己’。”
《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一年
》
:“后八十餘日,熒惑出東井,留守句己,久之乃去?!?胡三省 注:“句,讀曰‘鉤’。鉤己,謂環(huán)繞而行如鉤,又成‘己’字也?!?/div>
分類:
星體
《漢語大詞典》:
斗蝕(鬥蝕)
亦作“鬭蝕”。亦作“鬭食”。
(1).一種天文現(xiàn)象。謂星體相互遮掩。
《
呂氏春秋·明理
》
:“其日有鬭蝕,有倍僪,有暈珥?!?高誘 注:“鬭蝕,兩日共鬭而相食。”
《
漢書·天文志
》
:“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歷鬭食?!?顏師古 注引 韋昭 曰:“星相擊為鬭也?!?宋
蘇舜欽
《上孔待制書》
:“日星光明不鬭食,山澤棣達而不童涸?!?br />(2).互相搏斗以期吃掉對方。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
:“蜆鷸鬭食,日月朏精。” 胡之驥 注:“此言天下淆亂,如鷸蚌相持,而 太祖 得之未久也。”
分類:
相搏
天文
搏斗
以期
星體
體相
相互
遮掩
《漢語大詞典》:
鉤己(鉤己)
謂星體去而復來,環(huán)行如鉤,成“己”字狀。
《
晉書·天文志中
》
:“時填星在太微,熒惑繞填星成鉤己……占曰:‘熒惑與填星鉤己天庭,天下更紀?!眳⒁姟?句己 ”。
分類:
星體
《漢語大詞典》:
句己
鉤己。謂星體去而復來,環(huán)行如鉤,又成“己”字狀。
《
新唐書·天文志三
》
:“﹝ 永淳 元年﹞九月庚戌,熒惑入輿鬼,犯質(zhì)星;十一月乙未,復犯輿鬼,去而復來,是謂‘句己’?!?span id="rnm4xps" class="book">《
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一年
》:“后八十餘日,熒惑出東井,留守句己,久之乃去?!?胡三省 注:“句,讀曰‘鉤’。鉤己,謂環(huán)繞而行如鉤,又成‘己’字也?!?/div>
分類:
星體
《漢語大詞典》:
火流星
(1).天文學名詞。質(zhì)量相當大的流星體。下墜時拖著一條長長的光帶,使空氣震動,發(fā)出大小不同的聲響。落在地上,即成隕石。 漢
荀悅
《漢紀·高帝紀一》
:“是時,枉矢西流如火流星,蛇行若有首尾,廣長如一匹布著天。矢星墜至地,即石也?!?br />(2).一種雜技。用一條繩子兩端各系一個火捻子,手握繩子中間,急速旋動打轉(zhuǎn),望之如流星,故名。 綦水源
《三不吹》
:“他呢,掄起大鐵錘,像耍火流星,又重又快地往他頭上打?!?/div>
分類:
天文學
雜技
質(zhì)量
繩子
兩端
流星
星體
下墜
條長
長長
光帶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