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短長(短長)  拼音:duǎn cháng
1.短與長。《管子。乘馬》:「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jié)h。王充《論衡。辨崇》:「家人治產(chǎn),貧富息耗,壽命短長,各有遠近。」
2.是非善惡?!逗鬂h書。卷二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馬武》:「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元。無名氏《連環(huán)計》第三折:「你這里鼓舌搖唇說短長,則俺那新媳婦在車兒上,盼不見畫戟雕鞍舊日郎?!?br />3.意外災(zāi)禍或死亡?!秲号⑿蹅鳌返诎嘶兀骸肝疑嫌欣夏?,下無弟兄,父親既死,就仗我一人奉養(yǎng)老母,萬一機事不密,我有個短長,母親無人養(yǎng)贍。」
4.優(yōu)劣。如:「他們兩個誰都不服輸,就讓他們一較短長,看看誰比較厲害?!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逦寤兀骸给P止高梧,蟲吟小榭;也共時人較短長。」
《國語辭典》:曲直  拼音:qū zhí
1.彎曲與平直?!稌?jīng)。洪范》:「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唐。元稹賽神〉詩:「歲深樹成就,曲直可輪轅?!?br />2.比喻是非善惡?!妒酚?。卷八十七。李斯傳》:「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義耶?」
《國語辭典》:美惡(美惡)  拼音:měi è
1.美丑?!读凶?。黃帝》:「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jié)h。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故女無美惡,入官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br />2.是非善惡?!抖Y記。學(xué)記》:「君子知至學(xué)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箷x。潘岳秋興賦〉:「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div>
《漢語大詞典》:橫枝
(1).佛家語。旁支,不是傳衣缽的嫡系。景德傳燈錄·僧璨大師:“若從七佛至此 璨 大師,不括橫枝,凡三十七世?!?宋 蘇軾 《器之好談禪不喜游山山中筍出戲語器之可同參玉板長老作此詩》:“叢林真百丈,法嗣有橫枝?!?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禪宇謂之法嗣,而禪家旁出,謂之橫枝?!?br />(2).謂無端,無緣無故。 元 關(guān)漢卿 《謝天香》第二折:“怎當(dāng)那橫枝羅惹,不許隄防!”
(3).比喻是非。《盛世新聲·雙調(diào)五供養(yǎng)·窮客程》:“冷落孤帷誰問當(dāng),誰問當(dāng)?那一日不斷腸,誰承望橫枝一萬樁?”
(4).梅花的一種。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詠》詞:“緑萼更橫枝,多少梅花樣?!?夏承燾 箋校:“緑萼、橫枝皆梅別種?!?/div>
《國語辭典》:雌黃(雌黃)  拼音:cī huáng
1.礦物名,成分為三硫化二砷,有劇毒。雌黃晶體呈短柱狀或可片狀剝離。顏色為檸檬黃色,半透明,金剛光澤至油脂光澤,燃燒時,產(chǎn)生青白色煙霧具強烈的蒜臭味。常和雄黃共生。
2.纂改文字。古人用黃紙寫字時,常以雌黃涂抹錯誤之處再改易。其作用猶今之修正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3.比喻不顧事情真相,隨意批評。參見「口中雌黃」條。
《國語辭典》:寒熱(寒熱)  拼音:hán rè
中醫(yī)指人身有病時,時冷時熱的癥狀。
《國語辭典》:寒溫(寒溫)  拼音:hán wēn
1.冷暖。《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故魯工不知寒溫之節(jié),輕重之量,以害正生?!埂逗鬂h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茍目能辯色,耳能辯聲,口能辯味,體能辯寒溫者,將皆以脩絜為諱惡。」
2.見面時彼此問候生活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等的應(yīng)酬話。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陽羨書生》:「仍與彥敘寒溫,書生臥欲覺。」《紅樓夢》第九二回:「彼此相見,敘些寒溫?!挂沧鳌负选?、「暄涼」。
《國語辭典》:明暗  拼音:míng àn
物體因受光、不受光而有亮面和暗面,由于明暗的感覺才造成視覺上的立體感。如:「這屋子的采光不錯,明暗適中。」
《漢語大詞典》:清渾(清渾)
(1).清澈和渾濁。 唐 喻鳧 《即事》詩:“連山互蒼翠,二水各清渾。” 宋 張先 《南鄉(xiāng)子·中秋不見月》詞:“潮上水清渾,棹影輕於水底云。”
(2).是非;好壞。 唐 元稹 《賽神》詩:“主人且傾聽,再為諭清渾。”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請小二哥休心困,覰兩條腿辨清渾?!?/div>
《漢語大詞典》:說是非(説是非)
(1).指評說事理的是非。 元 關(guān)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這廝得道夸經(jīng)紀,學(xué)相呵説是非?!?br />(2).搬弄口舌。《金瓶梅詞話》第三回:“ 王婆 道:‘不是老身説是非,大官人宅上有許多,那里討得一箇似娘子的?!?
《漢語大詞典》:違非(違非)
(1).是非。違,通“ 韙 ”。管子·水地:“水者萬物之準也,諸生之淡也,違非得失之質(zhì)也。”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兩字對文而誤解例:“按‘違非’二字對文,‘違’讀為‘韙’。 隱 十一年左傳:‘犯五不韙?!?杜 注曰:‘韙,是也?!粍t‘違非’猶言‘是非’?!?br />(2).悖逆。《元典章·戶部四·嫁娶》:“如已后似前違非,不紹家業(yè)。赴官告實,即便聽離?!?/div>
分類:是非悖逆
《國語辭典》:橫枝兒(橫枝兒)  拼音:héng zhī ér
1.旁出的枝條。比喻不相干的外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諸僧眾各逃生,眾家眷誰瞅問,這生不相識橫枝兒著緊?!?br />2.比喻無緣無故。明??岛!吨猩嚼恰返谝徽郏骸阁H背上偏瀟灑!著什么緊橫枝兒救拔?!?/div>
《國語辭典》:是非  拼音:shì fēi
1.事理的對與錯?!睹献印8孀由稀罚骸甘欠侵?,人皆有之?!埂段倪x。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br />2.泛稱口舌的爭論。《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替他免了一場是非,成全了功名?!埂都t樓夢》第一○一回:「鳳姐知道不過是家下婆子們,又不知搬什么是非?!?/div>
《國語辭典》:議論(議論)  拼音:yì lùn
1.批評討論?!度龂萘x》第一○八回:「恪恐人議論,先搜求眾官將過失,輕則發(fā)遣邊方,重則斬首示眾?!埂段拿餍∈贰返谒木呕兀骸冈S多人圍著他,撐著眼睛,東一簇,西一簇的紛紛議論?!?br />2.見解、說法。唐。韓愈 薦樊宗師狀:「于藝學(xué)多所通解,議論平正,有經(jīng)據(jù)可以備顧問?!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溉A甫昨日聽了他一番議論,把那住夜的念頭早打退了許多?!?/div>
《漢語大詞典》: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張元干 《菩薩蠻》詞:“老眼見花時,惜花心未衰?!?茅盾 《子夜》十六:“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動了。可是她并沒睡著,她睜大了血紅的老眼,虛空地看著。”
(2).老年人的眼力。指視力所及,亦指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 唐 杜甫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詩:“皇天無老眼,空谷滯斯人。”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這所謂文有定評了,可見我這雙老眼還不盲?!?/div>
《漢語大詞典》:兩行(兩行)
(1). 莊子 謂不執(zhí)著于是非的爭論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為“兩行”。莊子·齊物論:“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郭象 注:“任天下之是非?!?br />(2).兩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詩·周南關(guān)雎詁訓(xùn)傳 唐 陸德明 題注:“故訓(xùn)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義,所以兩行?!?br />(3).兩者一起施行、實行。新唐書·呂諲傳:“始在 河西 ,悉知諸將能否,及為尹,奏取材者數(shù)十人總牙兵,故威惠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