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馀姚人,字德輝,號訥庵。洪武中以儒士薦,任杭州儒學(xué)訓(xùn)導(dǎo)。學(xué)術(shù)兼通群經(jīng),尤長于《春秋》。弟子承指授者多得高第。有《四書啟蒙》。
人物簡介
范奎(1422年—?),字景星,湖廣長沙府湘陰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湖廣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二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二十六名。成化五年(1469年)任浙江溫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劉景星(1423年—?),字景升,福建福州府侯官縣人。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中式福建丁卯科鄉(xiāng)試。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聯(lián)捷戊辰科進(jìn)士,授主事。
人物簡介
謝景星,字天瑞,直隸廣平府邯鄲縣人。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進(jìn)士,授來安縣知縣,丁憂,補東安縣。升開封府同知,躬親案牘,參伍勾考,宿弊盡革。受檄督修貢院,踰月訖工,擢知漢中府。漢中山谷險阻,流民多竄穴其間,景星編為戶籍,俾主客俱得所。治礦徒,恤棧驛,善政甚多。
人物簡介
黃景星(1474年—?年),字德瑞,四川重慶府忠州酆都縣人,民籍。由國子生中式弘治二年(1489年)四川鄉(xiāng)試第五十六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會試中式第一百四十名,第二甲第六十二名進(jìn)士。歷官戶部主事、員外郎。官至河?xùn)|鹽運使。
人物簡介
魏景星(1484年—?年),字文瑞,南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治《易經(jīng)》,行五,由國子生中式丙子科(1516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九名舉人,年四十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三百四十二名,第三甲第二百十五名進(jìn)士。授安??h知縣,官至兵部車駕司郎中。
人物簡介
鐘景星,字叔輝。東莞人。少習(xí)舉子業(yè),就試,鮮禮遇于有司,遂厭棄之。聞?wù)扛嗜v學(xué)西樵,遂往從焉。雖往來諸名公間,終身未嘗有所干人,以此益重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九有傳。
人物簡介
王景星,字仲祥,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人,民籍,進(jìn)士出身。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二百十七名,登三甲第九十二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任芳鑒(1575年—1613年),字馨明,號景星,陜西省延安府綏德州人,軍籍。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五十四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二百十一名,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二名進(jìn)士。吏部觀政,授直隸永平府推官,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卒。
人物簡介
穆景星(1576年—1608年),字拱極,號恒拙,河南河南府洛陽縣人。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jìn)士,兵部觀政,授金鄉(xiāng)縣知縣,三十五年丁憂,三十六年卒。
人物簡介
黃景星(?—?年),字惟聚,號若頃,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明朝進(jìn)士、官員。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三甲第112名進(jìn)士。初授臺州府推官,擢升刑部主事,行取入京時因船戶向驛官索取補給不成,辱罵驛官,投河得救不死,為巡漕御史蘇惟霖參論,三十九年八月被罰俸一年。歷升武昌府知府,四十六年二月升湖廣提學(xué)副使,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升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考察以浮躁降調(diào)。五年十二月降補為廣東布政使司右參議、巡視海道,七年五月升本省副使、備兵羅定。崇禎時官至廣東布政使。著有《黃進(jìn)士槐芝堂四書解》六卷等書。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清初河南登封人。明崇禎十年進(jìn)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崇禎末降李自成,任兵政府侍郎,掌職方司。清留任原官。順治十年,官至工部右侍郎。十二年,以漁利無恥,在工部對河決一籌莫展,被劾。乃以病乞假歸。維基
傅景星(1599年—1669年),字夢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登封縣(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丁丑進(jìn)士,累官監(jiān)察御史。明亡仕清,累官工部侍郎。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聯(lián)捷進(jìn)士,授山西潞安府推官、十三年改平陽府、十六年冬選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陜西,因陜西已被闖軍攻陷,駐蹕山西陽和。明亡,降李自成,任兵政府侍郎。清軍入關(guān)后留任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順治二年(1645年),巡按順天。順治四年(1647年),授太仆寺少卿。順治六年(1649年),改左通政。順治八年(1651年),升任通政使。次年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順治十二年(1655年)被劾,以病乞假歸。
人物簡介
【生卒】:1621—1687 【介紹】: 明末清初湖北蘄州人,字黃公,號赤方。明貢生??滴跏四辏]舉博學(xué)鴻詞科,以病辭。記誦淹博,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讀書集論》、《贉池錄》等。滄海遺珠
顧景星(1621-1687)字赤方,號黃公,湖北蘄州人,明末貢生,南明弘光朝時考授推官。入清后屢征不仕。康熙十八年(1679)薦舉博學(xué)鴻詞,稱病不就。著有《白茅堂集》《白茅堂詞》《南渡來耕集》等。晚晴簃詩匯·卷四十六
顧景星,字赤方,一字黃公,蘄州人。明諸生。康熙己未舉博學(xué)鴻詞。有《白茅堂集》。詞學(xué)圖錄
顧景星(1621-1687) 字黃公,一字赤方。湖北蘄州人。性穎悟,六歲能作賦,八九歲遍讀經(jīng)史,時稱圣童。與廣濟(jì)張仁熙、竟陵胡承諾皆著名江、漢間。為明貢生。馬士英使人密招,卻之,因浮家隱于淀湖??滴跏四辏e"博學(xué)鴻儒"科,因病不試。杜門息影,翛然遺世。名其堂曰"白茅"。與施閏章友善,閏章為讎校其詩。景星記誦淹博,詩文雄贍,亦能曲。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讀史集論》九卷、《潭池錄》一百十八卷、《顧氏列傳》十五卷、《南渡來耕集》七十三卷、《阮籍詠懷詩注》二卷、《李賀詩注》四卷、《虎媒記傳奇》、《曲錄》等。清詩別裁集
字黃公,湖廣蘄州人。著有《白茅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