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2
典故
1
詞典
4
分類詞匯
37
共37,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有懷
不覺
無情
有感
感物
感懷
憐春
無感
含識
忘記
無向
膺荷
擁懷
不知覺
盟墨
《漢語大詞典》:
有懷(有懷)
猶有感。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
:“觀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懷,乃作頌焉?!?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
詩:“有懷誰能已,聊用申苦難?!?元
薩都剌
《秋日病起池上》
詩:“有懷誰與言,獨(dú)立心自省?!?/div>
分類:
有懷
有感
《國語辭典》:
不覺(不覺)
拼音:
bù jué
1.沒有察覺、感覺不到。《文選。張衡。東京賦》:「流遁忘反,放心不覺?!埂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戈惸灸掀鹗走€不覺的,到了半盤,四處受敵?!?br />2.某動作出于自然而非做作?!段倪x。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二》:「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埂都t樓夢》第二八回:「不覺慟倒山坡之上,懷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br />3.不料,意想不到?!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概F盅鄣傻傻耐S衿缘哪樥f,不覺一腳蹉了個空,半截身子掉下塘去?!?/div>
分類:
沉睡
不反
想不到
不禁
不醒
發(fā)覺
無意
不覺
覺悟
有感
感覺
夏丏尊
《國語辭典》:
無情(無情)
拼音:
wú qíng
1.沒有感情?!冻蹩膛陌阁@奇》卷一:「總因風(fēng)伯太無情,以致篙師多失色?!埂都t樓夢》第五二回:「別人去了也罷,麝月秋紋也這樣無情,各自去了?!?br />2.不留情面。如:「翻臉無情」。宋。
歐陽修
漁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詞:「花底一尊誰解勸,增眷戀,東風(fēng)回晚無情絆?!?br />3.忘情。唐。
李白
〈
月下獨(dú)酌
〉詩四首之一:「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br />4.佛教用語。指沒有情識作用的東西。如植物、礦物等。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分類:
無情
虛偽
無意
有情
不留
不實(shí)
情義
留情
有感
感情
題敘
《漢語大詞典》:
有感
有感觸;有感受。 宋
梅堯臣
《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
詩:“攬衣方有感,還喜問來音?!?清
葉廷琯
《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
》
:“先 磵翁 歿,以諸生終,未竟所學(xué),同人咸深惜之。記所見二章,如
《梅雨有感》
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適?!?/div>
分類:
有感
感觸
感受
《國語辭典》:
感物
拼音:
gǎn wù
內(nèi)心因外物而興起慨嘆的情懷。《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div>
分類:
感動
見物
有感
感化
怪異
《國語辭典》:
感懷(感懷)
拼音:
gǎn huái
內(nèi)心有所感觸?!都t樓夢》第七六回:「不覺對景感懷,自去俯欄垂淚?!?/div>
分類:
感懷
有感
感觸
《國語辭典》:
憐春(憐春)
拼音:
lián chūn
憐惜春天。通常有感嘆春光將逝之意。如:「憐春常嘆春早逝?!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七回:「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分類:
憐惜
春天
有感
感嘆
春光
《漢語大詞典》:
無感(無感)
無憾。感,“ 憾 ”的古字。
《
逸周書·大戒
》
:“使眾之道,撫之以惠,內(nèi)姓無感,外姓無讁?!?孔晁 注:“感,古憾字?!?br />不為情感所動;沒有感觸。
《文選·嵇康〈養(yǎng)生論〉》
:“愛憎不棲於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 張銑 注:“無感,謂哀樂不能在懷也。”
《
晉書·王坦之傳
》
:“﹝ 坦之 ﹞著
《廢莊論》
曰:‘……夫獨(dú)構(gòu)之唱,唱虛而莫和;無感之作,義偏而用寡?!?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
詩之四:“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div>
分類:
無感
無憾
為情
情感
有感
感觸
《漢語大詞典》:
含識(含識)
佛教語。謂有意識、有感情的生物,即眾生。 南朝 梁簡文帝
《馬寶頌》
:“愍含識,資惠命,引蒼生,歸法性?!?隋煬帝
《寶臺經(jīng)藏愿文》
:“開發(fā)含識,濟(jì)渡羣生?!?span id="jpfatkb" class="book">《
南史·梁紀(jì)上·高祖武帝
》:“於是祈告天地宗廟,以去殺之理,欲被之含識?!?/div>
分類:
佛教語
有意識
有感
感情
生物
眾生
《國語辭典》:
忘記(忘記)
拼音:
wàng jì
不記得?!都t樓夢》第六三回:「硯臺下是什么?一定又是那位的樣子,忘記了收的。」《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是個讀書人,并不在這上頭考究,所以有些規(guī)矩,大半忘記?!?/div>
分類:
忘記
有感
記得
感覺
有想
想到
《漢語大詞典》:
無向(無嚮)
亦作“ 無響 ”。 沒有聲音,沒有感應(yīng)。道家所稱寂靜虛無的境界。
《
莊子·在宥
》
:“處乎無嚮,行乎無方。”一本作“無響”。 成玄英 疏:“無感之時,心如枯木,寂無影響也。” 晉
張華
《女史箴》
:“忽謂幽昧,靈監(jiān)無象;勿謂玄漠,神聽無響。”
分類:
有聲
聲音
有感
感應(yīng)
道家
家所
寂靜
虛無
境界
《漢語大詞典》:
膺荷
猶承受。有感恩之意。 三國 魏
曹操
《領(lǐng)兗州牧表》
:“入司兵校,出總符任,臣以累葉受恩,膺荷洪施,不敢顧命?!?唐
蘇源明
《自舉表》
:“伏奉今年正月五日制,詣闕自舉,不次之私,無限于物,豈伊庸菲,所當(dāng)膺荷?!?/div>
分類:
承受
有感
感恩
《漢語大詞典》:
擁懷(擁懷)
積思,有感。 晉
陶潛
《贈羊長史》
詩:“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div>
分類:
積思
有感
《國語辭典》:
不知覺(不知覺)
拼音:
bù zhī jué
不曉得、沒有感覺?!?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五七回:「無奈寶玉發(fā)熱事猶小可,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
分類:
不曉得
有感
感覺
《國語辭典》:
盟墨
拼音:
méng mò
盟約或條例。宋。嚴(yán)羽〈有感〉詩:「不防盟墨詐,須戒覆車新?!?/div>
分類:
盟約
條例
嚴(yán)羽
有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