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8詞典 4分類詞匯 64
《漢語大詞典》:書尾(書尾)
書信的末尾或書籍的末尾。 唐 羅隱 《送秦州從事》詩:“若到邊庭有來使,試批書尾話 梁州 ?!?/div>
《國語辭典》:花押  拼音:huā yā
在文書、契約上所簽的名字或記號。《西游記》第二九回:「國王見了,取本國玉寶,用了花押,遞與三藏。」《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當下各人畫個花押,兄弟二人,每人收了一紙,管待了李社長自別去了?!挂卜Q為「花書」、「花字」。
《漢語大詞典》:風末
陣風的末尾。有風力漸微之意。 南朝 齊 丘巨源 《聽鄰妓詩》:“云間嬌響徹,風末艷聲來?!?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至於 邯鄲 受命,攀響前聲,風末力寡,輯韻成頌?!?唐 裴迪 《青龍寺曇壁上人院集》詩:“林端遠堞見,風末疏鐘聞。”
《漢語大詞典》:近好
書信末尾表示祝愿的用語。一般用于平輩或后輩。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此致即頌近好?!?/div>
《漢語大詞典》:巔末(巔末)
顛末。從開始到末尾,謂事情的全過程。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貴人不厭絮煩,奴家愿陳巔末。”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欽定軍次實錄序》:“今因奏凱回朝,恭呈寳鑒,荷蒙我 干王 寳諭,命作序文,以誌巔末?!?/div>
分類:末尾
《漢語大詞典》:端此
專此。書信末尾常用語。謂特為此事致書。
《國語辭典》:落腳(落腳)  拼音:luò jiǎo
停留、休息或暫住?!督鹌棵贰返诹嘶兀骸傅ゾ退f媒的文嫂兒家落腳,文嫂兒單管與他做牽兒,只說好風月?!埂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杆淠_的地方,比我們這樹梢還高七八丈呢。」
《國語辭典》:歷尾(曆尾)  拼音:lì wěi
1.歷書的末尾。
2.年尾。
《漢語大詞典》:宣備(宣備)
盡備;完備。古人書信末尾常用“不宣備”,猶云不一一細說。 漢 楊修 《答臨淄侯文箋》:“反答造次,不能宣備。” 宋 周密 《浩然齋視聽鈔·不宣備》:“今人書‘不宣備’,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牋〉末曰:‘造次不能宣備?!?/div>
《漢語大詞典》:署尾
在文件末尾簽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其人持券向某曰:‘適與內(nèi)兄議,率非萬金不可,請即署尾?!?/div>
《國語辭典》:教安  拼音:jiào ān
向老師請安。常用于書信末尾的祝頌詞。
《國語辭典》:附注  拼音:fù zhù
補充說明或解釋本文的文字,或放在篇后,或在一頁的最后,或用夾注號插在本文的中間。
《漢語大詞典》:尾花
(1).指鮮艷的尾羽。 唐 白居易 《和武相公感韋令公舊池孔雀》:“頂毳落殘碧,尾花銷闇金。”
(2).指書刊上詩文等末尾空白處的裝飾性圖畫。
《漢語大詞典》:后評(後評)
(1).指紀傳末尾作者的評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約文以總録,頌體以論辭,又紀傳后評,亦同其名。” 范文瀾 注:“紀傳后評者,謂《太史公自序》述每篇作意,如云作《五帝本紀》第一之類?!?br />(2).指文末或書后讀者所寫的評論。
《國語辭典》:襝衽(襝衽)  拼音:liàn rèn
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禮,后為女子文言書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語。也作「斂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