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一陣(一陣)  拼音:yī zhèn
經一時間的連續(xù)動作或情形?!度辶滞馐贰返谝晃寤兀骸改腔鹬еУ捻懥艘魂?,取罐傾了出來,竟是一錠細絲紋銀?!埂都t樓夢》第三○回:「忽一陣涼風過了,刷刷的落下一陣雨來。」
《漢語大詞典》:重舉(重舉)
謂舉動慎重。 三國 魏 曹操 《〈孫子〉序》:“吾觀兵書戰(zhàn)策多矣, 孫武 所著深矣……審計重舉,明畫深圖,不可相誣?!?br />重新提出;再次列舉。 唐 韓愈 《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今因大慶,伏乞令有司重舉舊章,一皆放免。”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戴震》:“經文每一水,云某水出某郡縣,此下不更舉水名。注則兼及所納羣川,故須重舉,經云過某縣者,統(tǒng)一縣而言?!?/div>
《國語辭典》:列名  拼音:liè míng
將名字依次列出。如:「主任將所有前來應徵的人員列名造冊。」《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書省?!?/div>
《漢語大詞典》:不序
不守次列。亦指叛逆者。《孔子家語·五帝德》:“﹝ 禹 ﹞興六師以征不序,四極之民,莫敢不服。”
《漢語大詞典》:磚位(磚位,甎位)
古代朝官班位的標識。古時在殿庭置磚以示群臣次列,故稱。宋史·職官志一:“﹝參知政事﹞殿廷別設磚位,敕尾著銜降宰相,月奉雜給半之?!?/div>
《國語辭典》:樂府雜錄(樂府雜錄)  拼音:yuè fǔ zá lù
書名。唐段安節(jié)撰,一卷。首列樂部,次列歌舞俳優(yōu),次列樂器,次列樂曲。舊本末附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今圖已佚,僅存論說。全書根據(jù)撰者親身經歷寫成,所列皆當時被之管弦者,因此對研究唐開元、天寶以后的音樂,極富參考價值。也稱為「琵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