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1
典故
1
詞典
2
分類詞匯
36
佛典
2
共36,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游詠
舞詠
獵碣
遺詠
合生
鳴舷
依永
詠仁
緱山鶴
遺嘆
嘲詠
舊唱
優(yōu)詞
貝梵
歌諷
《漢語大詞典》:
游詠(遊詠)
游樂歌詠。 唐
李乂
《興慶池侍宴應制》
詩:“潭魚在藻供游詠,谷鳥含櫻入賦歌?!?明
方孝孺
《全樂齋記》
:“ 舜 之鼓琴, 顏子 之簞瓢, 曾晳 之游詠,會乎吾心者,如出於吾心也,況於君乎!” 清
張錫祚
《寒食日龍友于旦招集歸愚書屋感舊述懷用昌黎寒日出游韻》
:“忽逢朋輩遣長鬚,招我城南共游詠?!?/div>
分類:
游樂
樂歌
歌詠
《漢語大詞典》:
舞詠(舞詠)
舞蹈歌詠。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夫方策既載,皇王之跡已殊;鐘石畢陳,舞詠之情不一。” 南朝 陳
徐陵
《孝義寺碑》
:“謹勑豐碑,陳其舞詠。”
分類:
舞蹈
歌詠
《漢語大詞典》:
獵碣(獵碣)
指石鼓文。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內容為歌詠 秦 國君游獵情況,故也稱“獵碣”。 宋
董逌
《石鼓文辯》
:“世傳 岐山 周 篆,昔謂獵碣,以形製考之,鼓也?!?宋
吳曾
《
能改齋漫錄·方物
》
:“ 蘇勗 載記亦言:‘石鼓文,謂之獵碣,共十鼓,其文則史籀大篆?!?元
馬臻
《金臺文廟石鼓》
詩:“獵碣鐫功事惘然,摩挲壞石臥寒煙?!?清
朱彝尊
《贈許容》
詩:“相邀硬筆寫獵碣,夫豈不如 薛尚功 ?”參見“ 石鼓文 ”。
分類:
石鼓文
現(xiàn)存
刻石文
歌詠
《國語辭典》:
石鼓文
拼音:
shí gǔ wén
東周時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時在天興三畤原出土(今陜西省寶雞市),共有十塊,每面環(huán)刻一首四言詩,內容多為歌頌田原之美和秦國國君的游獵情形。字體介于籀篆之間,其中一石字已磨滅,其馀九石也有殘缺。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也稱為「秦刻石」。
分類:
石鼓文
東周
秦國
刻石文
鼓形
石上
《漢語大詞典》:
遺詠(遺詠)
前人留下的詩歌。 宋
蘇轍
《和子瞻次孫覺諫議韻題邵伯間上斗野亭見寄》
:“昔游有遺詠,枯墨存高甍?!?br />(1).謂美好的東西留傳下來,被人歌詠傳誦。 晉
曹攄
《贈歐陽建》
詩:“著名上代,千載遺詠。”
《宋書·良吏傳·王歆之》
:“前 宋縣 令 成浦 ,治政寬濟,遺詠在民?!?span id="6cp1bpl" class="book">《
南齊書·明帝紀
》:“昔 中京 淪覆,鼎玉東遷, 晉 元 締構之始, 簡文 遺詠在民?!?br />(2).指留傳下來的詩歌。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注·洣水
》
:“上有仙人及龍馬跡,於其處得遺詠?!?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
:“思寒泉之罔極兮,託彤管於遺詠?!?宋
蘇轍
《次韻劉貢父省中獨直》
詩:“竹簟茅簷它日事,重因遺詠記君恩?!?/div>
分類:
前人
留下
美好
詩歌
留傳
東西
歌詠
傳誦
《國語辭典》:
合生
拼音:
hé shēng
1.唐代的一種伎藝。表演時以歌詠為主,并穿插舞蹈?!缎绿茣>硪灰痪?。武平一傳》:「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詠歌蹈舞,號曰『合生』?!?br />2.宋代的一種說唱伎藝。藝人在表演當場指物賦詩。宋。洪邁《夷堅支志乙。卷六。合生詩詞》:「江浙間路岐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題詠,應命輒成者,謂之『合生』。」也稱為「合笙」、「唱題目」。
分類:
合生
歌詠
伴隨
說書
舞蹈
伎藝
流派
藝人
當場
賦詩
《漢語大詞典》:
鳴舷(鳴舷)
猶叩舷。古人叩船舷以為歌詠的節(jié)拍。 明
張居正
《舟泊漢江望黃鶴樓》
詩:“無限滄洲漁父意,夜深高詠獨鳴舷?!?/div>
分類:
船舷
歌詠
節(jié)拍
《漢語大詞典》:
依永
謂樂聲之高低抑揚依隨歌詠而變化。
《尚書·舜典》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孔穎達 疏:“‘聲依永’者,謂五聲依附長言而為之?!?孔星衍 疏:“聲者, 高誘 注
《淮南子·時則訓》
云:‘絲竹金石之聲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五帝本紀》:“聲依永?!?裴骃 集解引 鄭玄 曰:“聲之曲折又依長言?!?劉師培
《
文說
》
:“故和聲依永,八音于焉克諧;六律五聲,五言于焉出納?!?/div>
分類:
樂聲
高低
抑揚
依隨
歌詠
《漢語大詞典》:
詠仁(詠仁)
歌詠仁德。
《文選·班固〈東都賦〉》
:“是以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獻酬交錯,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詠仁?!?張銑 注:“言四海既多學校,皆手舞足蹈,歌詠仁德?!?/div>
分類:
歌詠
仁德
《漢語大詞典》:
緱山鶴(緱山鶴)
相傳 王子喬 于 緱山 乘鶴成仙。后用作歌詠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廟樂章·亞獻終獻》
:“禮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鶴?!?唐
元稹
《別李三》
詩:“蒼蒼 秦 樹云,去去 緱山 鶴?!币嘧鳌?緱氏鶴 ”。 清
趙翼
《
甌北詩話·各體詩二
》
:“ 金 李俊民 有 王籌堂
《壽詩》
,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馭未來 緱氏 鶴,月明吹徹玉笙寒?!眳⒁姟?緱氏山 ”。
分類:
成仙
作歌
歌詠
仙家
《漢語大詞典》:
緱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師縣 。 漢
劉向
《
列仙傳·王子喬
》
:“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 伊洛 之間,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見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習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焙笠蛞詾樾薜莱上芍洹?唐
李白
《鳳笙篇》
:“緑云紫氣向 函關 ,訪道應尋 緱氏山 。”
分類:
山名
河南
偃師縣
修道
成仙
《漢語大詞典》:
遺嘆(遺歎)
(1).前人留下的歌詠或感嘆。 晉
潘岳
《寡婦賦》
:“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餘音?!?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樂生》
詩:“雄圖竟中夭,遺嘆寄 阿衡 ?!?唐
元結
《系樂府·古遺嘆》
:“古昔有遺嘆,所嘆何所為?!?br />(2).泛指留下感嘆。 晉
陸機
《感丘賦》
:“於是徘徊 洛 涯,弭節(jié) 河 干,佇盻留心,慨爾遺嘆。”
分類:
前人
留下
感嘆
歌詠
《漢語大詞典》:
嘲詠(嘲詠)
謂歌詠以嘲諷。 唐
韓愈
《雙鳥詩》
:“自從兩鳥鳴,聒亂雷聲收,鬼神怕嘲詠,造化皆停留?!?宋
沈作哲
《
寓簡
》
卷十:“﹝ 邢俊臣 ﹞性滑稽,喜嘲詠。嘗出入禁中,善作
《臨江仙》
詞,末章必用 唐 律兩句為謔,以調時人之一笑?!?明
楊慎
《賦得劉郎浦送人》
詩:“ 吳 蜀 成婚此水旁,至今江浦號 劉郎 。停橈送客休嘲詠,不是朝云惑 楚王 ?!?/div>
分類:
歌詠
嘲諷
《漢語大詞典》:
舊唱(舊唱)
昔時的歌詠。 宋
范成大
《次韻知郡安撫元夕賞倅廳紅梅》
之三:“來歲如今翻舊唱,五云叢里望三臺。”
分類:
昔時
歌詠
《漢語大詞典》:
優(yōu)詞(優(yōu)詞)
指供教坊優(yōu)伶歌詠之詞。 宋
張邦基
《
墨莊漫錄
》
卷七:“優(yōu)詞樂語,前輩以為文章餘事,然鮮能得體?!?/div>
分類:
教坊
優(yōu)伶
歌詠
《漢語大詞典》:
貝梵(貝梵)
梵唄。指佛教作法事時的贊嘆歌詠之聲。 宋
張孝祥
《乾龍節(jié)功德疏》
:“駿馭追風,悵宸游之久滯;鳳編紀日,欣穀旦之重臨。恭祝鴻釐,載清貝梵?!?/div>
分類:
梵唄
佛教
作法
法事
贊嘆
歌詠
《漢語大詞典》:
歌諷(歌諷)
歌詠吟誦。 唐 沈佺期
《傷王學士》
詩:“目絶毫翰灑,耳無歌諷期?!?/div>
分類:
歌詠
吟誦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