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9,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冊立
正號
公報
正律
正錢
家丁
試點
正拜
真決
格文
試奏
法見
試秩
整會
靴笏
《國語辭典》:冊立(冊立)  拼音:cè lì
舊制封立皇后、太子之禮稱為「冊立」。《三國演義》第二回:「帝已崩。今蹇碩與十常侍商議,秘不發(fā)喪,矯詔宣何國舅入宮,欲絕后患,冊立皇子協(xié)為帝?!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正遇著正德爺爺崩了,遺詔冊立興王?!?/div>
《國語辭典》:正號(正號)  拼音:zhèng hào
數(shù)學上用以表示正數(shù)或正量的符號,其形狀為「+」。
《國語辭典》:公報(公報)  拼音:gōng bào
1.政府機關專為刊登法令法規(guī)或其他事項所發(fā)行的定期刊物。
2.國際會議結束后,對外發(fā)布的公開聲明,說明會中討論的結果。
《漢語大詞典》:正律
(1).正式的規(guī)定。《商君書·算地》:“故為國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澤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br />(2).樂律中的主調(diào)。其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亡射;陰律六: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清會典·樂部·原理大臣職掌一》:“凡律,有正律,有倍律,有半律。倍律半律,迆高下於正律而佐之?!痹ⅲ骸白渣S鐘七寸二分九釐,至應鐘三寸八分四釐,為正律。”《清會典事例·樂部·樂律》:“又奉旨,現(xiàn)今令 張照 查考律呂……其編鐘內(nèi)、倍、夷、則等四鐘,何以轉(zhuǎn)在黃鐘等正律之前?”
《漢語大詞典》:正錢(正錢)
(1).指成色純正的錢幣。 漢 賈誼 新書·鑄錢:“奸錢日繁,正錢日亡?!?br />(2).指正式的贖身錢。 元 鄭廷玉《看錢奴》第二折:“[ 陳德甫 云]:反悔之人罰寶鈔一千貫,他這正錢可是多少。”
《國語辭典》:家丁  拼音:jiā dīng
家中的仆役?!抖膛陌阁@奇》卷二七:「家丁接了銀子,千歡萬喜,頭顛尾顛,巴不得隨著他使喚了?!埂都t樓夢》第五九回:「賈珍騎馬,率領眾家丁圍護?!挂沧鳌讣移汀?、「家奴」。
《國語辭典》:試點(試點)  拼音:shì diǎn
指正式進行某項工作之前,先做小型試驗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正拜
指正式拜官。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三:“ 忠宣 正拜后,嘗留 晁美叔 同匕筯?!?/div>
分類:正式拜官
《漢語大詞典》:真決(真決)
亦作“ 真決 ”。 正式判決或處決。宋史·高宗紀八:“甲寅,以 天圣 紹興 真決贜吏指揮,班示諸路?!?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理宗紀二》:“ 藝祖 ( 宋太祖 )治贜吏,杖殺朝堂, 孝宗 真決刺面?!?span id="hnjecw6" class="book">《通鑒長編紀事本末·討方賊》:“己巳,前知 睦州 張徽言 特貸命免真決,刺面長流 萬安軍 ,以盜發(fā)所臨失職故也。”
《漢語大詞典》:格文
猶公文,正式文件。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廢等第:“況禮部格文,本無等第,府解不合區(qū)分?!?/div>
《漢語大詞典》:試奏(試奏)
正式演奏之前,先試著演奏,以視其效果如何。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關于其他,尚可取來試奏試聽?!?/div>
《漢語大詞典》:法見(法見)
謂依據(jù)禮法,正式朝見天子。史記·梁孝王世家褚少孫論:“諸侯王朝見天子, 漢 法凡當四見耳。始到,入小見;到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賀正月,法見?!?/div>
《漢語大詞典》:試秩(試秩)
試用的沒有正式任命的官員。宋史·職官志十:“試秩則大理司直、評事、祕書省校書郎?!眳⒁姟?試官 ”。
《國語辭典》:試官(試官)  拼音:shì guān
1.主持考試的官吏。五代漢。王定?!短妻?。卷一○。載應不捷聲價益振》:「蔣凝應宏辭,為賦止及四韻,……試官嘆息久之?!?br />2.未經(jīng)正式任命的官吏。如清代有試用道、試用知府等。
《漢語大詞典》:整會(整會)
正式通知,知會。 宋 葉適 《嘉泰三年上寧宗皇帝札子三》:“臣仔細考究,乃有本州合得財賦,遞年循習不加整會者二事?!?span id="sws6ple"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二年》:“望陛下嚴戒北邊將吏,如漁船、柳栽之類,止可以文牒整會,道理曉諭,使其官司自行禁約,不可以矢刃相加?!?/div>
《漢語大詞典》:靴笏
亦作“鞾笏”。 靴與笏。古代官員在朝覲或其他正式場合用。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靴笏》:“靴者,蓋古西胡服也……笏者,記其忽忘之心?!?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往時學士,循 唐 故事,見宰相不具靴笏,繫鞋坐玉堂上。”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公主下降:“賜玉帶鞾笏鞍馬及紅羅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