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跳板  拼音:tiào bǎn
1.搭在船與岸之間便利上下的板子。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腳踏著跳板,手執(zhí)定竿,不住的把船攀。」
2.游泳池邊架起用來跳水的長板。
《國語辭典》:鯤鯓(鯤鯓)  拼音:kūn shēn
閩南方言。指近海浮出水面的大型沙洲,如鯤浮游于海上。在過去鯤鯓與岸邊有淺海相隔,外向大洋。根據(jù)《臺灣府志。卷一。封域。山川》記載,當(dāng)時有一到七鯤鯓,中間互相接連,上面是一連串的漁村。今日臺南市古跡中有「南鯤鯓代天府」。
《漢語大詞典》:刮水
(1).指風(fēng)吹動水面。 唐 溫庭筠 《蔣侯神歌》:“商風(fēng)刮水報西帝,廟前古樹蟠白蛇。”
(2).戽水。指用戽水機(jī)以提斗汲水。 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十八:“車輪隨轉(zhuǎn),則眾輻循槽,刮水上岸,灌田便於車戽。”
《漢語大詞典》:漣猗(漣猗)
亦作“ 漣漪 ”。 水面波紋;微波。《詩·魏風(fēng)·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晉 左思 《吳都賦》:“剖巨蚌於回淵,濯明月於漣漪。” 明 許潮 《午日吟》:“滄浪煙浄,漣漪風(fēng)淡?!?馮德英 《苦菜花》第十章:“柳枝的影子映在水面上,隨著那泛著漣漪的水面輕輕蕩漾。”
《國語辭典》:暗礁  拼音:àn jiāo
1.未露出于海面的礁石。舟船誤觸,往往破沉?!段拿餍∈贰返谖宥兀骸负鋈惶毂赖厮囊宦曧懥?,把饒鴻生嚇得直跳跳起來,說:『不好了!怕是船觸了暗礁了!』」
2.比喻隱藏的阻礙。如:「人生的旅途上,處處充滿著暗礁,只要有信心去面對,必能逢兇化吉,否極泰來?!?/div>
《國語辭典》:蛙人  拼音:wā rén
從事水底活動的潛水人員。一般負(fù)責(zé)修護(hù)船底、進(jìn)行水下爆破或偵察海域等任務(wù)。我國海軍陸戰(zhàn)隊的兩棲偵搜部隊即屬之。
《國語辭典》:護(hù)航(護(hù)航)  拼音:hù háng
1.護(hù)送船只或飛機(jī)航行。如:「派戰(zhàn)斗機(jī)護(hù)航?!?br />2.考試時幫助別人作弊。如:「老師再三叮嚀同學(xué),考試時不要為他人護(hù)航?!?/div>
《國語辭典》:低潮  拼音:dī cháo
1.潮汐的起落,于每次水位到達(dá)最低時,稱為「低潮」。
2.形容人的情緒或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低落、停滯的狀態(tài),稱為「低潮」。如:「人在遭逢挫折時,情緒難免陷入低潮?!?/div>
《漢語大詞典》:秤水
(1).魚躍水面之稱。舊俗認(rèn)為是漲水之兆。 清 梁章鉅 農(nóng)候雜占之四:“凡魚躍離水面,謂之秤水。主水漲,高多少,則離水多少。”
(2).每年舊歷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輕重,以卜一年旱澇或豐歉。 宋 王得臣 麈史·占驗:“江湖間人,常于歲除,汲江水秤,與元日又秤,重則大水?!?元 陸友 研北雜志卷下:“世謂正月三日為田本命, 浙 西人謂之夏正三,言夏正之三日,俗以是日秤水,以重為上有年,則極騐。”
《漢語大詞典》:水儡
水上傀儡戲。制傀儡立板上,托浮水面,游移轉(zhuǎn)動。 宋 范成大 《上元紀(jì)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旱船遙似泛,水儡近如生。”自注:“水戲照以燈?!眳⒁姟?水飾 ”、“ 水嬉 ”。
《漢語大詞典》:水秀才
昆蟲名。似蚊而大,游于水面。 清 褚人穫 《堅瓠補(bǔ)集·禽蟲名》:“ 滇 中有蟲名水秀才。 楊升庵 《鷓鴣天》云:‘彈聲林鳥山和尚,寫字寒蟲水秀才’……水秀才狀似蚊而大,游泳水面,池中多有之?!?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將適江陵有詩四十韻》“雁兒爭水馬” 清 仇兆鰲 注:“ 方以智 物理小識云:水馬能化蜻蜓。則水鱉耳,非四足之水秀才也?!?/div>
《國語辭典》:蝶式  拼音:dié shì
一種游泳姿勢。身體俯臥,肩與水面平行,兩臂同時朝前方揮擺,雙腿動作也須對稱一致。如:「這位游泳選手在蝶式一百公尺的項目中得到冠軍?!?/div>
《國語辭典》:伏礁  拼音:fú jiāo
暗礁,水面下的礁石。如:「附近有多處伏礁,航行至此時要多加小心?!?/div>
《國語辭典》:呼吸根  拼音:hū xī gēn
水中或濕地植物,由側(cè)根向水面或地面分生而出之支根,暴露于空氣中,具有呼吸作用及協(xié)助氣體交換的功能。如水筆仔、落羽松、海茄冬等。
《漢語大詞典》:瀷淢
水面的波紋。《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淌游瀷淢,菱杼紾抱。” 高誘 注:“淌游瀷淢,皆文畫擬象水勢之貌?!?/div>
分類:水面波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