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3分類詞匯 26
《國語辭典》:精進(精進)  拼音:jīng jìn
1.專心求進?!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其后學(xué)者精進,雖曰承師,亦別名家?!?br />2.聰明進取?!稘h書。卷一○○。敘傳上》:「乃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分部收捕。」
3.佛教用語。為六度之一。指在修善、斷惡、去染、轉(zhuǎn)凈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的努力。南朝梁。蕭衍 覺意詩賜江革詩:「唯當(dāng)勤精進,自強行勝脩。」
《漢語大詞典》:自進(自進)
(1).謂不經(jīng)薦舉,自謀仕進。管子·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jié),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jié)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span id="2iazosr" class="book">《史記·佞幸列傳》:“ 衛(wèi)青 、 霍去病 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span id="38bkksx" class="book">《后漢書·宦者傳序》:“至 元帝 之世, 史游 為黃門令,勤心納忠,有所補益。其后 弘恭 、 石顯 以佞險自進,卒有 蕭 周 之禍,損穢帝德焉?!?br />(2).自求進德。 宋 曾鞏 《〈張文叔文集〉序》:“又知 文叔 自進為甚強,自待為甚重,皆可喜也?!?/div>
《國語辭典》:叩關(guān)(叩關(guān))  拼音:kòu guān
1.敲門請求進入?!稘h書。卷六七。梅福傳》:「昔秦武王好力,任鄙叩關(guān)自鬻;繆公行伯,繇余歸德?!挂卜Q為「扣邊」。
2.攻打關(guān)卡,進犯他國?!段倪x。賈誼。過秦論》:「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div>
《漢語大詞典》:同進(同進)
(1).同時前進;一同前進。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 儉 堅守, 欽 在外為游兵” 裴松之 注引 毌丘儉 文欽 等表曰:“賊退過 東關(guān) ,坐自起眾,三征同進,喪眾敗績,歷年軍實,一旦而盡?!?br />(2).謂同求進取者。 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僕少而羇窘,自出山二十年,所向推沮,未嘗有一得幸於人,故同進者忌僕之名,同志者忌僕之道?!?宋 曾鞏 《上齊工部書》:“來此者數(shù)日矣,欲請於門下,未敢進也。有同進 章適 來言曰:‘進也!執(zhí)事禮以竢士,明以伸法令之疑, 適 也寓籍於此,既往而受賜矣?!?/div>
《國語辭典》:暮氣(暮氣)  拼音:mù qì
1.日落時的氣象。宋。陸游 訪毛平仲問疾與其子適同游柯山觀王質(zhì)爛柯遺跡詩:「林巒巉絕秋風(fēng)瘦,樓堞參差暮氣昏?!?br />2.精神衰頹不能振作。如:「暮氣沉沉」。
《漢語大詞典》:上竿
(1).謂干祿求進。 宋 劉克莊 《最高樓》詞:“笑狂生,還笏易,上竿難?!眳⒁姟?上竿魚 ”。
(2).古代雜技名,似今之爬竿。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宰執(zhí)親王宗室百官入內(nèi)上壽:“百戲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盌注、踢瓶、筋斗、擎戴之類。”
《漢語大詞典》:上竿魚(上竿魚)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梅圣俞 以詩知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晚年與脩唐書……其初受勅脩唐書,語其妻 刁氏 曰:‘吾之脩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 對曰:‘君於仕宦,亦何異鮎魚上竹竿耶?’”后以“上竿魚”比喻羈身仕途、難以自脫的人。 宋 范成大 《送許耀卿監(jiān)丞同年赴靜江》詩:“官涂真有上竿魚,玉筍翻乘別駕車?!?清 錢謙益 《渡淮聞何三季穆之訃》詩:“宦海多喧豗,世運值陽九。戞戞上竿魚,蒙蒙喪家狗?!?/div>
分類:仕途自脫
《國語辭典》:操作  拼音:cāo zuò
1.勞力治事?!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宋。李綱〈題邵平種瓜圖〉詩:「兒童隨立形骨清,挈笠攜筐助操作?!?br />2.按一定之步驟、程序進行活動。如:「操作手冊」。
《國語辭典》:蘧伯玉  拼音:qú bó yù
人名。春秋衛(wèi)國大夫蘧瑗。參見「蘧瑗」條。
《漢語大詞典》:媒進(媒進)
謂借某種關(guān)系以謀求進身。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謝惠國坐亡:“﹝ 謝惠國 ﹞萃先帝宸翰為巨帙曰《寶奎録》,侑以自製丹砂、金器、古琴之類以進,當(dāng)國者以為有意媒進?!?span id="q1gdusj" class="book">《明史·趙志皋傳》:“往日勢重而權(quán)有所歸,則相率附之以媒進;今日勢輕而權(quán)有所分,則相率擊之以博名。” 清 錢謙益 《贈程穆倩序》:“處治不媒進,處亂不易方?!?/div>
《漢語大詞典》:進干(進干)
謂謀求進身為官。 清 汪弘滏 《寄謝同門曹翼宸》詩:“賤軀不自好,進干若素期?!?/div>
《漢語大詞典》:徼進(徼進,僥進)
猶倖進。非分求進。徼,通“ 僥 ”。 宋 曾鞏 《福州上執(zhí)政書》:“ 鞏 少之時,尚不敢飾其固陋之質(zhì),以干當(dāng)世之用;今齒髮日衰,聰明日耗,令其至愚,固不敢有徼進之心,況其少有知邪?”
分類:非分求進
《國語辭典》:消極(消極)  拼音:xiāo jí
逃避現(xiàn)實,意志消沉。如:「自從落榜后,他一直很消極?!埂杆鋈魏问虑榈膽B(tài)度都很消極?!?/div>
《漢語大詞典》:負俎(負俎)
史記·殷本紀:“﹝ 伊尹 ﹞負鼎俎,以滋味説 湯 ,致於王道?!焙笠浴柏撡蕖睘楦蓵r以求進用的故實。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士以自衒為不高,女以自媒為不貞,何必委洗耳之峻摽,效負俎之干榮哉!” 明 孫仁孺東郭記·齊東野人之語:“ 阿衡 負俎調(diào)羹,與羊皮???秦 臣輝映?!眳⒁姟?負鼎 ”。
《國語辭典》:負鼎(負鼎)  拼音:fù dǐng
傳說商時的伊尹原來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為一庖人。他背負鼎俎,以滋味游說湯,湯因而任以為相。后來伊尹助湯滅了夏桀。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漢語大詞典》:僥進
猶幸進。非分求進。徼,通"僥"。
分類:非分求進
《國語辭典》:賕謁(賕謁)  拼音:qiú yè
賕,賄賂。賕謁指給與不當(dāng)?shù)呢斘镆哉埱蟀菀??!缎绿茣>戆巳VT帝公主傳。中宗八女傳》:「與安樂、宜城二主、后媦郕國崇國夫人爭任事,賕謁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