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治軍(治軍)  拼音:zhì jūn
訓(xùn)練軍隊(duì)、治理軍政?!抖Y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yán)不行?!埂秴亲?。圖國》:「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div>
《國語辭典》:治戎  拼音:zhì róng
用兵、作戰(zhàn)。《左傳。成公十六年》:「今兩國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謂整?!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治戎燮伐,則聲有薦雷之威?!?/div>
《漢語大詞典》:理戎
治軍。 唐 白居易 《牛元翼可檢校左散騎常侍制》:“ 元翼 有理戎之才,捍城之略。” 唐 元稹 《李歸仙鎮(zhèn)州右司馬制》:“惟爾職在轅門,位兼符竹……司武故事,兼可理戎。”
分類:治軍
《漢語大詞典》:臨軍(臨軍)
(1).謂將出作戰(zhàn)。后漢書·朱儁傳:“臨軍易將,兵家所忌?!?北齊 劉晝 新論·兵術(shù):“臨軍之日,則忘其親。”
(2).猶治軍。北史·辛術(shù)傳:“ 術(shù) 清儉寡嗜欲,勤於所職,未嘗暫懈,臨軍以威嚴(yán),牧人有惠政?!?/div>
《漢語大詞典》:將撫(將撫)
治軍。北史·崔延伯傳:“ 延伯 善將撫,能得眾心,與 康生 、 大眼 為諸將之冠?!?/div>
分類:治軍
《漢語大詞典》:束伍
約束部隊(duì);治軍。尉繚子·束伍令:“束伍之令曰:五人為伍共一符,收於將吏之所?!?span id="vygyacp" class="book">《明史·陳純德傳》:“精神不以束伍,而以侵餉……伍虛則無人,安望其練?” 清 曾國藩 《羅忠節(jié)公神道碑銘》:“公帶勇至 長沙 。維時 國藩 奉命督治團(tuán)練,因與公講求束伍、技擊之法,晨夕訓(xùn)練。”
《國語辭典》:治兵  拼音:zhì bīng
1.治理軍務(wù)。《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吾自征東以來,息歇六年,治兵繕甲,皆已完備。」
2.出兵。《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將圍宋,使子文治兵于睽?!?/div>
《國語辭典》:柳營(柳營)  拼音:liǔ yíng
1.軍營。參見「細(xì)柳營」條。唐。盧綸 送從叔歸西川幕詩:「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079' target='_blank'>施肩吾 贈邊將詩:「猶恐犬戎臨虜塞,柳營時把陣圖看?!?br />2.地名。隸屬臺南市柳營區(qū)。四周與東山區(qū)、下營區(qū)、六甲區(qū)、新營區(qū)為鄰。清康熙時,漳、泉兩州即有移民來此開發(fā)。有縱貫鐵路及公路經(jīng)過。
《國語辭典》:將事(將事)  拼音:jiāng shì
奉命行事或進(jìn)行某種事務(wù)?!蹲髠鳌3晒辍罚骸笗x侯使郤锜來乞師,將事不敬。」《吳子。治兵》:「每變皆習(xí),乃授其兵,是謂將事?!?/div>
《國語辭典》:勒兵  拼音:lè bīng
1.使行進(jìn)中的軍隊(duì)停止。
2.整治、指揮軍隊(duì)?!稘h書。卷四。文帝紀(jì)》:「上親勞軍,勒兵,申教令,賜吏卒?!埂段宕菲皆?。唐史。卷上》:「次日,天明,李克用要勒兵攻殺朱全忠。」
《漢語大詞典》:理兵
治軍,統(tǒng)領(lǐng)軍隊(duì)。史記·天官書:“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nèi)則理政?!?span id="lnkcunu" class="book">《后漢書·竇憲傳》:“﹝ 竇憲 ﹞乃與執(zhí)金吾 耿秉 ,述職巡御,理兵於 朔方 ?!?唐 白居易 《選將帥之方策》:“有不能理兵之將,而無不可勝之兵?!?/div>
《漢語大詞典》:整旅
整治軍旅。詩·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span id="h7o7wjq" class="book">《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請先者去備薄威,后者敦陳整旅?!?/div>
《漢語大詞典》:議兵(議兵)
討論治軍用兵。荀子·議兵:“ 臨武君 與 孫卿子 議兵於 趙孝成王 前?!?唐 韓愈 《祭河南張員外文》:“丞相南討,余辱司馬,議兵 大梁 ,走出 洛 下?!?明 王家楨 《入境報代疏》:“至于議兵議餉,一切調(diào)度機(jī)宜,容臣會同督撫按道,次第舉行?!?/div>
《漢語大詞典》:五權(quán)(五權(quán))
(1).謂治軍治國應(yīng)權(quán)衡之五事。荀子·議兵:“無欲將而惡廢,無急勝而忘敗,無威內(nèi)而輕外,無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孰而用財欲泰。夫是之謂五權(quán)?!?span id="gtl0svn" class="book">《逸周書·五權(quán)》:“五權(quán):一曰地,地以權(quán)民;二曰物,物以權(quán)官;三曰鄙,鄙以權(quán)庶;四曰刑,刑以權(quán)常;五曰食,食以權(quán)爵?!?br />(2).五種重量單位。漢書·律歷志上:“權(quán)者,銖、兩、斤、鈞、石也……五權(quán)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span id="sas7iqt" class="book">《隋書·律歷志上》:“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五權(quán)謹(jǐn)矣?!?br />(3).指 民國 時中央政府的行政權(quán)、立法權(quán)、司法權(quán)、考試權(quán)、監(jiān)察權(quán)。 孫中山 《五權(quán)憲法》:“五權(quán)憲法,分立法、司法、行政、彈劾、考試五權(quán),各個獨(dú)立。”
《漢語大詞典》:飭壘(飭壘)
整治軍壘。國語·吳語:“ 晉 師大駭不出,周軍飭壘。” 韋昭 注:“周,繞也。飭,治也?!币槐咀鳌帮棄尽?。
分類:整治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