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45
詞典
17
分類詞匯
428
共428,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車燈
淫行
盤歌
粵謳
巴烏
梨花片
漢調(diào)
春瘟
獅舞
秦腔
瘟疫
信天游
鼓詞
凡體
時韻
《國語辭典》:
車燈(車燈)
拼音:
chē dēng
1.裝配在車上的燈。有照明、示警等功能。
2.一種流行于西南各省的民間曲藝。由二至五人演出,邊歌邊舞,旁邊有幫腔助唱,唱詞以七字句為主,用鑼、鼓、二胡、四胡等伴奏。多在節(jié)慶、廟會時演出。
分類:
車輛
四川
上安
安裝
流行
照明
指示
方向
一人
彩船
《漢語大詞典》:
淫行
(1).過分的行為;不合禮制的行為。
《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
:“ 戊 之為人也,遠(yuǎn)不忘君,近不偪同,居利思義,在約思純,有守心而無淫行?!?span id="esg5cyd" class="book">《孔子家語·問禮》:“今之君子,好利無厭,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盡?!?br />(2).縱欲放蕩的行為。
《
史記·南越列傳
》
:“太后有淫行,國人不附?!?宋
羅大經(jīng)
《
鶴林玉露
》
卷一:“ 南子 有淫行。”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
卷四:“而 彩云 亦多淫行,常蓄美男子數(shù)十人,以次入待,小不當(dāng)意輒殺之?!?br />(3).猶流行,泛濫。 晉
潘岳
《關(guān)中詩》
:“疫癘淫行,荊棘成榛?!?/div>
分類:
淫行
過分
縱欲
流行
放蕩
泛濫
合禮
禮制
《漢語大詞典》:
盤歌(盤歌)
流行于 四川 北部和 陜西 南部一帶的民歌,一般以問答的方式對唱。
《中國歌謠資料·唱個盤歌給你聽》
:“歌師傅,老先生,唱個盤歌給你聽。” 蕭三
《革命民歌集·好漢崖》
:“姑娘沒有文學(xué)才,一堆盤歌抱在懷,高山唱歌找對手,誰把盤歌對起來?!?/div>
分類:
流行
四川
北部
陜西
南部
民歌
《國語辭典》:
粵謳(粵謳)
拼音:
yuè ōu
1.流行于廣東省廣州一帶的曲藝。用廣東方言演唱,唱腔歌唱性強(qiáng),既可抒情,亦可議敘,內(nèi)容多描寫男女情愛或反映對社會的不滿。
2.粵語歌謠集。清招子庸撰,約一百二十首。內(nèi)容多描寫男女愛慕之情,或?qū)ΜF(xiàn)實(shí)社會的不滿。文詞典雅,雜以大量的方言俚語,雅俗共賞。
分類:
曲藝
曲藝曲種
流行
廣東
粵語
地區(qū)
《國語辭典》:
巴烏(巴烏)
拼音:
bā wū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于云南一帶少數(shù)民族。管身為竹制或木制,共有八個按音孔,前七后一。一端側(cè)面開吹孔,內(nèi)裝有銅質(zhì)簧片,演奏時橫吹。音色柔美,常用于獨(dú)奏、合奏、舞蹈和敘事歌等說唱伴奏。彝族紅河區(qū)流行直吹巴烏及雙管巴烏兩種。
分類:
樂器
吹管
管樂器
流行
云南
少數(shù)民族
《國語辭典》:
梨花片
拼音:
lí huā piàn
樂器名,打擊樂器。最早流行于山東。農(nóng)民歌唱時,拿農(nóng)具犁鏵兩塊碎片擊節(jié)。發(fā)展成大鼓后,仍保留了這種擊節(jié)方式,用兩塊半圓形鐵片或銅片代替犁鏵碎片,左手食指夾擊發(fā)音。也稱為「月牙片」。
分類:
樂器
打擊樂器
流行
山東
農(nóng)民
民歌
歌唱
《國語辭典》:
漢調(diào)(漢調(diào))
拼音:
hàn diào
一種盛行于湖北、陜西一帶的地方戲曲名稱。參見「漢劇」條。
分類:
流行
戲劇
腔調(diào)
末流
昆曲
曲詞
詞句
文雅
《國語辭典》:
春瘟
拼音:
chūn wēn
流行于春季的瘟疫?!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七○回:「誰知去年春上,染了個春瘟病,挨到六月間死了?!?/div>
分類:
春
流行
瘟疫
《國語辭典》:
獅舞(獅舞)
拼音:
shī wǔ
一種流行于東亞地區(qū)的民間傳統(tǒng)表演藝術(shù)。因古代中國人將獅子視為瑞獸,認(rèn)為舞獅可以驅(qū)邪避鬼,并求吉納福。主要由二人或三人成一組,裝扮成獅子的樣子,隨鑼鼓聲作俯、仰、騰、躍各種動作。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也稱為「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
分類:
流行
東亞
亞地
地區(qū)
民間
表演藝術(shù)
《國語辭典》:
秦腔
拼音:
qín qiāng
1.一種流行于西北各省區(qū)的板腔體劇種。在同州梆子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近百年的發(fā)展而成為秦腔。也稱為「陜西梆子」。
2.北方梆子的統(tǒng)稱。
分類:
秦腔
戲曲
曲劇
劇種
梆子
流行
陜西
鄰近
分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瘟疫
拼音:
wēn yì
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總稱?!侗阕?。內(nèi)篇。微旨》:「經(jīng)瘟疫則不畏,遇急難則隱形?!?/div>
分類:
瘟疫
流行
性急
急性
傳染病
《國語辭典》:
信天游
拼音:
xìn tiān yóu
一種流行于甘肅、陜西北部及寧夏東北部的山歌。一般為七字一句,兩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長的可達(dá)十?dāng)?shù)段。有兩種曲調(diào):一為音調(diào)高亢遼闊;一為曲調(diào)平穩(wěn)。內(nèi)容以反映愛情、日常生活為主。
分類:
流行
種民
民歌
調(diào)一
上下
構(gòu)成
《國語辭典》:
鼓詞(鼓詞)
拼音:
gǔ cí
一種說唱藝術(shù)。表演者自擊鼓板以說唱。參見「打鼓說書」條。
分類:
曲藝
時流
流行
北方
《漢語大詞典》:
凡體(凡體)
猶言俗體。指世俗流行的詩風(fēng)。
分類:
俗體
世俗
俗流
流行
詩風(fēng)
《漢語大詞典》:
時韻(時韻)
當(dāng)時流行的曲調(diào)。 唐
孟郊
《游華山云臺觀》
詩:“夜聞明星館,時韻女蘿絃?!?/div>
分類:
當(dāng)時
時流
流行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