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9
典故
1
詞典
20
分類詞匯
46
佛典
2
共69,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海底撈月
海底撈針
海底兩萬里
海底鷗兒
海底山脈
海底眼
分類詞匯
海色
陸沉
紅魚
蛟人
海嶺
海谷
海臺
龍蝦
海帶
《國語辭典》:
海底撈月(海底撈月)
拼音:
hǎi dǐ lāo yuè
1.比喻徒勞無功,白費力氣。如:「他是有名的鐵公雞,跟他借錢,簡直是海底撈月,我看是沒指望了?!挂沧鳌负V袚圃隆埂?br />2.形容彎腰向下?lián)破鸬淖藙?。如:「他猛下腰,來個海底撈月,就把球救了起來?!?br />3.麻將上指最后一張牌自摸。也稱為「海底摸月」、「海底撈」。
分類:
自下而上
《國語辭典》:
海底撈針(海底撈針)
拼音:
hǎi dǐ lāo zhēn
比喻東西很難找到或事情很難做到?!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面點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yīng)是海底撈針,那尋一個?」也作「大海撈針」。
分類:
大海
海底
找到
《漢語大詞典》:
海底兩萬里
長篇科幻小說。法國凡爾納作于1870年。尼摩船長設(shè)計建造了一艘奇特的潛艇,搭救了生物學(xué)家阿龍納斯等人后,一起開始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歷經(jīng)艱險,進入大西洋,一路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最后,終于到達挪威海岸。
分類:
長篇
法國
船長
設(shè)計
建造
奇特
潛艇
《漢語大詞典》:
海底鷗兒(海底鷗兒)
即海猴兒。鷗與猴音近。 宋
蔣捷
《風(fēng)入松·戲人去妾》
詞:“恨殺河?xùn)|獅子,驚回海底鷗兒?!痹敗?海猴兒 ”。
《漢語大詞典》:
海猴兒(海猴兒)
亦作“ 海里猴兒 ”。 對人的昵稱。猶言好孩子。指心上人。海與好,猴與孩,均取其音近。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贈勝之》
詞:“海里猴兒奴子是?!?龍榆生 箋引 傅榦 曰:“海猴兒,言好孩兒?!?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
卷五:“欲問自家心頭事,愿聽我説似,這心頭橫儻箇海猴兒?!?/div>
分類:
對人
昵稱
孩子
心上人
《漢語大詞典》:
海底山脈
又稱“海嶺”、“海脊”。海底中規(guī)模巨大、狹長綿延的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頂露出水面形成島嶼。著名的有大西洋海嶺等。
分類:
海底
中規(guī)
規(guī)模
巨大
狹長
綿延
高地
《國語辭典》:
海底眼
拼音:
hǎi dǐ yǎn
內(nèi)幕、真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曉得哥哥平日有海底眼在他手里,卻不知其中就里?!?/div>
分類:
底細
隱秘
《漢語大詞典》:
海色
(1).海面呈現(xiàn)的景色。常受天空顏色、海底底質(zhì)等的影響。 唐
祖詠
《江南旅懷》
詩:“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宋
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a>詩:“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元
宋無
《日出》
詩:“金烏搖上浪如堆,萬象分明海色開?!?br />(2).將曉時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風(fēng)》
之十八:“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王琦 注引 楊濟賢 曰:“海色,曉色也。雞鳴之時,天色昧明,如海氣矇矓然?!?/div>
分類:
海面
面呈
呈現(xiàn)
天
天色
景色
顏色
海底
影響
《國語辭典》:
陸沉(陸沉)
拼音:
lù chén
1.陸地陷沒。如:「超量抽取地下水,使整個地區(qū)陸沉為沼澤?!?br />2.比喻國土淪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
3.比喻賢者隱居于市朝中?!肚f子。則陽》:「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箷x。郭象。注:「人中隱者,譬無水而沉也?!?br />4.昏沉愚昧。漢。王充《論衡。謝短》:「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div>
分類:
陸地
愚昧
隱逸
隱逸之士
國土
埋沒
迂執(zhí)
淪陷
陷于
海底
不合時宜
為人
敵手
隱居
《國語辭典》:
紅魚(紅魚)
拼音:
hóng yú
動物名。一種深海魚類。身體呈紅色,鰭黑色,是中國大陸南海的重要海產(chǎn)魚。
分類:
紅色
色鮮
鮮紅
棲息
海底
底層
《漢語大詞典》:
蛟人
傳說居于海底的人。蛟,通“ 鮫 ”。 晉
木華
《海賦》
:“其垠則有天琛水怪,蛟人之室?!?span id="bc4u5li" class="book">《
文選
》作“鮫人”。 南朝 梁
任昉
《
述異記
》
卷上:“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宋
梅堯臣
《王安之寄石榴》
詩:“割之珠落盤,不待蛟人泣?!?清
吳偉業(yè)
《包山寺贈古如和尚》
詩:“咒缽蛟人聽,彈棋鶴子驚。”
分類:
海底
《國語辭典》:
海嶺(海嶺)
拼音:
hǎi lǐng
海底的山脈,與陸上的山脈相似。一般比陸地的山脈高且長,兩側(cè)陡峭。也稱為「海脊」。
分類:
海底
山脈
陸地
《國語辭典》:
海谷
拼音:
hǎi gǔ
海底的谷狀地形。因陸地山谷下沉或侵蝕海底而形成。
分類:
海底
地形
陸地
地山
山谷
下沉
侵蝕
《國語辭典》:
海臺(海臺)
拼音:
hǎi tái
海底隆起的高地。高約二百公尺以上,兩側(cè)較陡,頂部寬廣平坦,類似于陸地的高原。
分類:
海底
隆起
高地
二百
公尺
《國語辭典》:
龍蝦(龍蝦)
拼音:
lóng xiā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腳目龍蝦科。長七八寸至一尺許,體赤褐色,眼一對,觸角兩對,以甲殼類、貝類等為生。主棲息于近海,臺灣亦產(chǎn)。
分類:
節(jié)肢動物
身長
一尺
海底
《國語辭典》:
海帶(海帶)
拼音:
hǎi dài
褐藻類海帶科「海昆布」、「昆布」的別名。參見「昆布」條。
分類:
褐藻
生長
海底
巖石
石上
帶子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