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
詞典
1
分類詞匯
5
分類詞匯
黃埔條約
東三省事宜條約
華興會
保路風潮
北京條約
《國語辭典》:
黃埔條約(黃埔條約)
拼音:
huáng pǔ tiáo yuē
清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年),清廷遣耆英與法國代表在黃埔所訂的通商章程。允許法國人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自由居住、往來與通商。
分類:
清道
道光
二十四
清廷
法國
通商
章程
公元
《國語辭典》:
東三省事宜條約(東三省事宜條約)
拼音:
dōng sān shěng shì yí tiáo yuē
光緒三十一年,清廷與日簽訂的條約。其重要條款有中國承認俄國讓與日本在滿洲的權(quán)利、東北加開商埠十六處、安東至奉天鐵路歸日本經(jīng)營十五年、中日合采鴨綠江右岸木材。自此,日本勢力正式進入東北。
分類:
光緒
清廷
簽訂
條約
《國語辭典》:
華興會(華興會)
拼音:
huá xīng huì
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留日學生黃興與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因痛憤清廷的昏庸無能,起而成立的革命團體。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與興中會、光復會合組成中國革命同盟會。
分類:
光緒
學生
革命
志士
痛憤
清廷
昏庸
無能
公元
《國語辭典》:
保路風潮(保路風潮)
拼音:
bǎo lù fēng cháo
西元一九一一年五月,清廷采用盛宣懷建議,將各省民辦鐵路收歸國有,并把筑路權(quán)賣給美、英、德、法四國銀行團,引起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各省人民的強烈不滿,而紛紛掀起保路運動。此一反對運動后雖遭清廷的鎮(zhèn)壓,但已陸續(xù)擴展至四川各地,而成為武昌起義的前奏。
分類:
五月
清廷
采用
建議
公元
《國語辭典》:
北京條約(北京條約)
拼音:
běi jīng tiáo yuē
清咸豐十年(西元1860),因清廷有意毀棄《天津條約》,英法聯(lián)軍再度北上,攻入北京,是年簽下《北京條約》。條約內(nèi)容為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銀八百萬兩,并割讓九龍半島于英。另外開瓊州、潮州、臺灣、淡水、鎮(zhèn)江、九江、漢口、登州、牛莊、天津為口岸,且享有內(nèi)河航行權(quán)及內(nèi)地游歷權(quán),允許傳教士自由傳教。俄國亦藉此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之地。
分類:
咸豐
清廷
有意
毀棄
公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