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游 → 遊游”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9—1571 【介紹】: 明福建南平人,字行簡,號可齋。嘉靖十一年進士。累遷為副都御史,巡撫云南。云南鎮(zhèn)守沐朝弼恣橫不法,居敬往往以法裁抑之。朝弼乃借東川土官阿堂反叛事,誣居敬受賄,坐逮論戍。穆宗即位,擢刑部左侍郎。后乞歸,卒。
維基
游居敬(1509年—1571年),字行簡,號可齋。福建延平府南平縣(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人。學者。游居敬生于正德四年(1509年)。14歲成為府學弟子員。嘉靖十年(1531年)舉福建鄉(xiāng)試六十四名,嘉靖十一年(1532年),聯(lián)捷壬辰科會試二百十三名,廷試二甲七十六名進士,工部觀政后,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十三年十二月授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十五年巡按應天府,彈劾南京吏部尚書湛若水,請禁止約束故兵部尚書王守仁及若水所著書,并毀其門人所創(chuàng)書院。十七年正月出為浙江按察使司僉事,二十年二月升廣東按察副使。嘉靖二十六年任湖廣右參政,升浙江按察使、本省左右布政使,調山東左布政。三十七年八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云南,三十九年八月升南京戶部右侍郎,其間因征剿東川逆賊阿堂,不等候川貴撫按勘明具奏,即調土漢兵五萬馀,費以數(shù)萬計,進兵剿之,巡按御史王大任言于朝,詔錦衣衛(wèi)械系至京訊治,四十年正月以擅調軍馬,謫戍邊遠充軍。謫戍七年,隆慶元年(1567年),撫按交章舉薦,三年(1569年)四月起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十一月改任刑部右侍郎。隆慶五年(1571年)二月以年老不稱職被都給事中韓楫彈劾,被令致仕。同年九月初十日(1571年)去世,葬于南山(今南平市延平區(qū)南山鎮(zhèn)南山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游樸(1526—1599),明福建福寧(今福建柘榮縣)人,字太初。少聰慧,九歲能屬文。萬歷二年進士,授成都府推官。入為大理寺評事。歷遷刑部郎中。三任法曹,辦案力求公正。官終湖廣參政。有《藏山集》。
游參知藏山集序
鳴鶴以隆慶改元,補博士弟子。是歲,參知游先生舉于鄉(xiāng),其文于同舉者最爾雅,余獨善之,恒誦習以為模。萬歷甲戌,先生舉進士,遂以制義名海內。及為比部郎,慮囚浙江,又善書獄,其文則東西京,其所反除則寧成、義縱之流不能易。籍而布之,士味其文,老吏味其法,莫不人人知有游先生矣。久之,余從謝司徒漢甫許得先生詩數(shù)篇,每一讀,輒一嘆賞,恨不遂負先生之墻,窮其青箱也。歲癸丑,秦川有修志之役,余以賓萌得與筆札。是時先生捐館舍十五年矣,余采輿論,傳之名宦。其子惟輔居柘陽山中,去州治百二十里,不知也。比余將歸之前,一日輿疾來請校其先集。余業(yè)戒徒不得留。明年,惟輔不祿。又明年,其子仲卿輩因余友張叔韜示余以《藏山集》,柘陽非群玉藏書一也。先生樂府格高詞峻,聲可繞梁;七言古雄逸瑰偉,氣可拔山;五言古及諸近體皆雅秀醇厚,正宗遺響。其文則以逮意,不事雕琢而宏論如云。自唐設科取士,有秀才,有明經(jīng),有進士,有明法,有書有算,士各顓門,才無兼茂,是以李杜之文,不入于藝苑,韓柳之詩,僅附于接武,而士之抽經(jīng)譚詩者,未有能習竹刑而無害者也。我明以制義貢舉,收尋其風雅,芻靈其古文,無所用之耳。徐何李鄭,首奮于正、嘉;中原七子,嗣興于隆、萬。然皆年少登庸,精力尚銳,故得生今反古,圖樹千秋。至于爰書李法,則惟恐其塵污人矣。況肯委心以求其當乎?游先生八歲能詩,博極群書,鄉(xiāng)紳林僉憲試以典故,無所不知,僉憲大驚,遂引與抗禮為小友。則先生之于詩文,其天性耳,顧又不自居高,而推其余力于爰書李法。其書獄則如其詩文,煥乎耀采;而詩文則如書獄,斤斤守法,是殆夫子之所謂“猶龍成體成章,而變化無形者”耶。先生與七子同時而惡涉其頹波,及棄參知歸山,詩文遂與身俱隱。余嘗論著《東越文苑》,自薛令之以迄于當世,作者凡五百余人,而不及先生。余之寡聞固不足道,徐孝廉惟和鄧少參汝高,皆號博洽善知人者也,惟和之輯《晉安風雅》,汝高之輯《閩詩正聲》,皆于先生失之。嗟夫,入海探珠而遺明月,可勝恨哉。先生不秘《延露》、《陵陽》而秘《采菱》、《陽阿》,其以余輩為鄙人乎?余幸后死,二子復因叔韜固請而發(fā)之,亡久藏名山,令后世終遺明月也。是刻詩十卷、文二卷,其讞書別為集。萬歷丙辰臘月望日候官后學陳鳴鶴序。
游子樂府敘
古詩皆樂也,古樂皆詩也。離詩而稱樂府自漢始,至唐而詩諸體分,樂府居一焉。至宋元以詩余詞曲為樂府,而詩亡矣。余嘗取漢樂府準三百篇:郊祀,頌之遺也;鐃歌鼓吹,雅之遺也;琴曲雜詩,風之遺也。又取漢、魏、六朝、唐人詩準樂府:其中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絕句易見者無論,若齊梁人《折楊柳》、《梅花落》,非五言律乎?虞世南《從軍行》、耿緯《出塞曲》,非五言排律乎?沈佺期《盧家少婦》、王摩詰《居延城外》,非七言律乎?《孔雀東南飛》、《木蘭詩》,非五七言長篇乎?蓋樂府備古今詩體如此。漢去古近,樂府多于古詩,六朝十之四,盛唐十之二,中晚以降,百不得一,誠難之耳。而好事者往往為擬樂府,用力勤而失之彌遠,何以故?王僧虔云:詩有豐約,解有多少。諸曲調解有辭有聲,而大曲有艷有趨有亂。今所傳多不可解,迫詰屈曲,或謂缺文斷簡,或謂曲調遺聲,或謂兼正辭填調,大小混錄,取其訛誤以為規(guī)萭,其不能合宜矣。即不然者,面目雖合,神情中乖,安足貴哉?閩人游太初,自為諸生,及仕為蜀理官,入為廷評,居京師為比部郎,使越,出秉憲嶺南,參知藩政守郢中,積三十年之功為古樂府,不規(guī)規(guī),法其調,襲其意,而調與意、時與古相得,國事民情,有所感概,形諸詠嘆。率自創(chuàng)體裁,不復仿效,悲壯激烈,渾雄真致,質而不俚,淺而能深,近而能遠,上者優(yōu)孟之抵掌,胡寬之營新,豐次不失,為蔡中郎之虎賁矣。余亟善元微之持論樂府,沿襲古題,唱和重復,文有短長,義咸贅媵,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近代惟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馬》、《麗人》諸歌行,即事名篇,無有倚傍,友人白樂天輩謂是論為當。明興,自許為古樂府者,莫如歷下、下雉,然且不免后生彈射,獨太倉樂府,變有少陵卓絕之識,即他所擬,亦總之類虎頭傳神手。太初與元美生同時而不及從游,假令元美遇之,相視而笑,莫逆于心矣。太初詩,諸體俱有至境,而沾沾樂府,摶心輯志三十年不休。夫三十年攻樂府,則其于詩諸體,譬之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迎刃而解。太初之以詩名,有以也。(南新市人 李維楨 撰)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太初,福寧州人。萬歷甲戌進士,除成都推官歷官湖廣右布政使有藏山集
維基
游樸(1526年—1599年),字太初,號少澗。福建福寧柘洋(今柘榮縣)人。萬歷甲戌進士,官至湖廣參政。原籍柘榮縣,父游德。游樸生于嘉靖五年(1526年),少年聰慧,九歲能文,因家貧寄讀于桐山園覺寺。隆慶元年(1567年),中式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十四名,萬歷二年(1574年),登三甲第七十一名進士。為成都府推官,入京擔任大理寺評事,“三主法司,無一冤獄”,升遷郎中。出為廣東副使,后再升遷湖廣參政。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退休,回柘榮,任《福寧州志》總裁。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
游伯槐 (1574年—?),字登輔,號思東,福建興化府仙游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成進士。初授戶部主事。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丁憂,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補兵部主事。升兵部車駕司郎中。泰昌元年(1650)十月,升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雷廉兵備。天啟三年(1623年),升任云南按察使。六年閏六月,復補廣西按察使。八月,伯槐面辭赴任,憙宗見其老邁,不任拜起,勒以原官致仕。
游漢龍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游漢龍,字伯起,號蜇初,直隸徽州府婺源縣濟溪人,軍籍。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領甲午科應天鄉(xiāng)薦,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成進士,初授章丘縣知縣,三十五年考選,授禮部儀制司主事,晉精膳司員外郎、郎中,歷山西參政。四十七年升浙江按察使。明熹宗即位,升福建右布政使,轉左布政使,入為南京光祿寺卿,天啟五年以東林黨被免官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
游王廷,別號泰來,江西撫州府臨川縣民籍。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授蘄水縣知縣。天啟二年(1625年),繇知縣行取,升任禮部祠祭司主事官至湖廣布政使。

人物簡介

維基
游云鴻,字漸甫,別號羽儀,福建興化府莆田縣軍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鄉(xiāng)試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初任浙江湖州府武康縣知縣,再任直隸廣德州判,三任河南南陽府泌陽縣知縣,四任南京刑部郎中,崇禎二年(1629年)為安慶府知府,受命諭祭左光斗,轉任兩淮運使。崇禎四年(1631年)二月,兩淮運使游云鴻為云南瀾滄道右參政,再升湖廣按察使,卒祀郡名宦鄉(xiāng)賢祠。元配劉氏,封淑人,子宗選、宗遴。女游氏嫁庠生林顯祚(同鄉(xiāng)和同科進士林鳴璠之子)為妻,年二十八而寡,誓志事姑撫子,后子嘉楠領巳酉鄉(xiāng)薦,知阜城縣,贈孺人,卒年七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嘉魚人,寄籍江夏,字肩生,號鷗父。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授長興知縣,擢御史,出為山東巡按監(jiān)軍。天啟間以疏劾客氏、魏忠賢,下獄謫戍。崇禎初釋還。
維基
游士任(1583年—?年),字伊仲,號肩生,湖廣武昌府嘉魚縣站籍,江西豐城縣人。丙午湖廣鄉(xiāng)試第三十七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庚戌科會試一百三十三名,第三甲第三十三名進士。刑部觀政,授浙江湖州府長興縣知縣,四十四年丙辰題留,暫擬北戶部主事。四十七年己未輔考選,授監(jiān)察御史。天啟元年(1621年),募兵江淮,尋為登津監(jiān)軍御史,給鑄登萊天津等處監(jiān)軍關防。其所募皆方術游手之徒,坐糜金錢十數(shù)萬,招搖歲馀,竟不敢渡遼。天啟二年,遇鄒滕盜起,聊試之韓莊閘,望風奔北,朝廷逮治之,天啟五年下鎮(zhèn)撫司獄,削籍遣戍追贓。崇禎初釋還。
游有倫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游有倫(1598年—1670年),字明上,號碧岑,南直隸徽州府婺源縣濟溪人,明末清初官員。性剛直不阿,中崇禎六年(1636年)癸酉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戶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冊封桂藩。值國步板蕩,廷議以倫望重可藉,以宏濟時艱,合疏特薦,考選江西道御史,督理九庫,巡視西城,滌弊釐奸。南京弘光立,馬士英、阮大鋮柄政,畏倫骨鯁,陰啖以利,倫嘆曰:吾豈可喪廉恥以邀寵祿,負國恩而羞家學乎!隨連疏糾執(zhí)政諸不法事,馬、阮銜之,乃遣巡按廣西兼理湖南鹽法。會時事日非,倫知一木難支,遂掛冠歸。清初詔求山林耆舊,當?shù)酪詡愋彰淄?,倫一意養(yǎng)親,堅臥不出,郡邑式廬造請,罕有見其面者,惟日與弟宏祖敦天倫歡,且聚族內知名士,鼓勵之?;蛴H族有義舉,輒割圭田以佐其費。先是倫生之年,濟水忽中分,騰躍高數(shù)丈,鄉(xiāng)人傳為水嘯,迨倫登賢書,及沒之年,水復如是,非偶然也??滴蹙拍曜?,所著有《易義真詮》、《西臺奏議》、《承恩堂家訓》、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福建福清人,字鶴洲,號心水。雍正元年進士。官南安知府近二十年。為文務奇崛,詩亦欲以生僻見長。有《涵有堂詩文集》。
維基
游紹安,字學周,號心水。福建福清人,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維基
游光繹(1758年—1827年),字彤,號磳田,福建霞浦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嘉慶四年(1799年)任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嘉慶八年因言事罷官,回到福建后任福州鰲峰書院院長,期間林則徐為游光繹的學生之一,道光二年(1822年)辭職,五年后病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福建建寧人,字子六。有《天經(jīng)或問》。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三
游智開,字子代,新化人。咸豐辛亥舉人。歷官廣西布政使。有《藏園詩鈔》。
游百川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游百川(1822年—1895年),字匯東、號梅溪,山東省武定府濱州縣(今山東省濱縣)人,進士出身。同治元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同治六年,升任監(jiān)察御史,彈劾宗室寬和等皇親。同治七年,上奏請剿捻軍、并禁止各省栽種罌粟。同治十二年,上疏反對修葺圓明園。光緒五年,擔任湖南衡永郴桂道,升任四川按察使。光緒七年,升任順天府尹。光緒八年,任倉場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