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炸彈(炸彈)  拼音:zhà dàn
內裝炸藥的炮彈。分炮用、手用、飛機用三種,一般由飛機投擲。
《國語辭典》:葡萄炸彈(葡萄炸彈)  拼音:pú táo zhà dàn
一種炸彈,可增加爆炸的威力范圍。當炸彈脫離飛機的彈艙后,即可自由導落至欲攻擊的目標。
《國語辭典》:深水炸彈(深水炸彈)  拼音:shēn shuǐ zhà dàn
一種在水底設定深度爆炸的炸彈。為薄殼的容器,裝大量炸藥,載于驅逐艦、防潛艦、掃雷艦,及其他輕型艦艇上,用來對付潛水艦。遇有潛艦襲擊時,通常由聲納指出方位及深度后,即以多數(shù)深水炸彈一齊投放下水,使其爆炸范圍盡量擴大,俾能摧毀敵方潛艦。
《國語辭典》:塑膠炸彈(塑膠炸彈)  拼音:sù jiāo zhà dàn
一種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炸藥。其組合成分依制造法各有不同,形態(tài)上有如黏土,可耐強壓、揉擠,甚至防水,并可依需要捏成各種形狀。除依一定程序引爆外,不會自動爆炸。引爆方式很多,一般在炸藥上插定時信管,或用遙控、電擊等,均可引炸,威力則不亞于TNT黃色炸藥。
《國語辭典》:潛水炸彈(潛水炸彈)  拼音:qián shuǐ zhà dàn
能在水中行進,用以轟擊潛水艇的炸彈。也稱為「投水炸彈」。
《國語辭典》:郵寄炸彈(郵寄炸彈)  拼音:yóu jì zhà dàn
裝在郵寄信件或包裹中的小型炸彈。收信人于拆信時會自動爆炸,是專門用于謀殺的一種手段。也稱為「書信炸彈」、「郵包炸彈」。
《國語辭典》:定時炸彈(定時炸彈)  拼音:dìng shí zhà dàn
雷管由定時器控制,內裝有延長引信,能在預先設的時間引爆的炸彈。
《漢語大詞典》:電視制導炸彈
裝有電視導引頭,能自動導向的航空炸彈。投彈前,由飛行員用電視導引頭的攝像機對準目標,炸彈投下后,電視導引頭能自動測定彈道偏差,計算控制系統(tǒng)自動修正偏差,使炸彈命中目標。特點是命中精度高,但只能在能見度好的條件下使用。
《漢語大詞典》:爆彈(爆彈)
炸彈。 魯迅 《集外集拾遺·兩封通信(復魏猛克)》:“這學校是十足奴隸式教育的學校,然而向來沒有人能去投一個爆彈,去投了的,只有他。”
分類:炸彈
《漢語大詞典》:炸裂彈(炸裂彈)
即炸彈。 葉圣陶 《金耳環(huán)》:“從七千尺的高空掉下一個炸裂彈,正落在這新掘的壕溝里。”參見“ 炸彈 ”。
分類:炸彈
《國語辭典》:炸彈(炸彈)  拼音:zhà dàn
內裝炸藥的炮彈。分炮用、手用、飛機用三種,一般由飛機投擲。
《漢語大詞典》:炸丸
即炸彈。《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駁新世紀叢書“革命”附答》:“大眾起事,用手槍、炸丸以伸公理?!?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臺發(fā)刊詞》:“炸丸匕首,購我自由。”參見“ 炸彈 ”。
分類:炸彈
《國語辭典》:炸彈(炸彈)  拼音:zhà dàn
內裝炸藥的炮彈。分炮用、手用、飛機用三種,一般由飛機投擲。
《漢語大詞典》:爆裂彈(爆裂彈)
即炸彈。 魯迅 《且介亭雜文·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現(xiàn)在是爆裂彈呀,燒夷彈呀之類的東西已經(jīng)做出,加以飛機也很進步,如果要做名人,就更加容易了?!?/div>
分類:炸彈
《國語辭典》:飛彈(飛彈)  拼音:fēi dàn
武器名。裝有推進器、方向控制儀等的炸彈。如:「洲際飛彈」、「響尾蛇飛彈」。
《國語辭典》:彈藥(彈藥)  拼音:dàn yào
槍彈、炮彈、炸彈、火藥等具有殺傷力,或其他特殊作用的爆炸物的統(tǒng)稱。如:「社區(qū)里的這家爆竹工廠,無疑是個彈藥庫,隨時威脅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div>
《國語辭典》:信管  拼音:xìn guǎn
一種炮彈、炸彈、地雷等爆炸物上的引爆裝置。也稱為「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