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8分類詞匯 21
《漢語大詞典》:獻納(獻納)
(1).指獻忠言供采納。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 司馬相如 ……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span id="rp9zqcu" class="book">《舊唐書·玄宗紀論》:“昌言嘉謨,日聞於獻納?!?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景祐三年》:“賞之使諫,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肯獻納!”
(2).指獻納忠言之官,獻納臣。 宋 曾鞏 《館閣送錢純老知婺州》詩序:“其文章學(xué)問有過人者,宜在天子左右與訪問、任獻納?!?br />(3).祀奉。漢書·夏侯勝傳:“有司遂請尊 孝武帝廟 為 世宗廟 ,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獻納,以明盛德?!?br />(4).奉獻;進貢。宋史·富弼傳:“自古唯 唐高祖 借兵於 突厥 ,當(dāng)時贈遺,或稱獻納。”《水滸傳》第五十回:“﹝ 李逵 ﹞叫小嘍囉牽了有的馬匹,把莊里一應(yīng)有的財賦,捎搭有四五十馱……卻回來獻納?!?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四節(jié):“大國對小國,不是攻伐,便是迫令獻納和賄賂?!?/div>
《漢語大詞典》:獻納臣(獻納臣)
進獻忠言之臣。 唐 王維 《送邱為落第歸江東》詩:“知 禰 ( 禰衡 )不能薦,羞稱獻納臣。”
《漢語大詞典》:獻納司(獻納司)
即獻納院。 唐 杜甫 《贈獻納使起居田舍人澄》詩:“獻納司存雨露邊,地分清切任才賢?!眳⒁姟?獻納院 ”。
《漢語大詞典》:獻納院(獻納院)
唐 時朝廷專管臣民書奏呈文等的機構(gòu)。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 唐 之獻納院, 宋 之檢院,古納言也?!眳⒁姟?匭院 ”。
《漢語大詞典》:獻納使(獻納使)
唐 時匭院主持人,專管臣民書奏之官。原稱匭使。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 武后 時,投匭者或不陳事,而謾以嘲戲之言。乃置使閲其書奏…… 明皇 以‘匭’字聲似鬼,改‘匭使’為‘獻納使’。 乾元 初,復(fù)其舊名。” 唐 杜甫 有《贈獻納使起居田舍人澄》詩。參見“ 匭院 ”。
《國語辭典》:匭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國古代的民意蒐羅機構(gòu)??蓪⒚褚鈧鬟_給朝廷,堪稱為當(dāng)今議院的前身?!端问?。卷四。太宗本紀一》:「雍熙元年……改匭院為登聞鼓院?!?/div>
《漢語大詞典》:獻納函(獻納函)
接受臣民所投書奏、呈文等的匣子。資治通鑒·后漢高祖乾祐元年:“ 蜀 主以 張業(yè) 、 王處回 執(zhí)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為獻納函。”
《漢語大詞典》:獻納院(獻納院)
唐 時朝廷專管臣民書奏呈文等的機構(gòu)。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 唐 之獻納院, 宋 之檢院,古納言也。”參見“ 匭院 ”。
《國語辭典》:匭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國古代的民意蒐羅機構(gòu)??蓪⒚褚鈧鬟_給朝廷,堪稱為當(dāng)今議院的前身。《宋史。卷四。太宗本紀一》:「雍熙元年……改匭院為登聞鼓院?!?/div>
《分類字錦》:獻納云臺(獻納云臺)
謝朓 古入朝曲 獻納云臺表,功名良可收。
分類:貴盛
《分類字錦》:羞稱獻納(羞稱獻納)
王維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詩 知爾不能薦,羞稱獻納臣。
分類:知恥
《國語辭典》:輸捐(輸捐)  拼音:shū juān
輸送、捐獻。多指賑濟或賦稅交納而言。也作「輸納」。
分類:捐獻獻納
《漢語大詞典》:納忠(納忠)
獻納忠心;效忠。《漢書·司馬遷傳》:“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譽,自結(jié)明主?!?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宦者傳論》:“至 元帝 之世, 史游 為黃門令,勤心納忠,有所補益?!?span id="o99rjvy" class="book">《明史·宋思顏傳》:“他日又進曰:‘ 句容 虎為害,既捕獲,宜除之,今豢養(yǎng)民間何益?’ 太祖 欣然,即命殺虎。其隨事納忠類如此?!?/div>
《漢語大詞典》:輸忠(輸忠)
獻納忠心。 唐 韋應(yīng)物 《送崔押衙相州》詩:“萬方如已靜,何處欲輸忠?!?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吏部·考察科道:“與其調(diào)停營捄於下,孰若輸忠哀懇於上?!?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我欲盡孝輸忠,則君治親年,可躋 堯 、 舜 、 彭籛 之上。”
《國語辭典》:輸誠(輸誠)  拼音:shū chéng
1.表示真誠。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筳篿巫志怪,香火婢輸誠。」
2.表示降服之意。如:「中國在唐代時國勢鼎盛,西域各小國紛紛派遣特使向中國輸誠?!?/div>
《漢語大詞典》:修貢(修貢)
獻納貢品。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遣中書侍郎 馮延魯 修貢于朝廷?!?span id="thjw1qn" class="book">《明史·唐胄傳》:“今日之事,若欲其修貢而已,兵不必用,官亦無容遣?!?/div>
《漢語大詞典》:納土(納土)
(1).獻納土地。謂歸附。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二:“ 吳郡 於 太平興國 中, 錢氏 納土,士始試於京師焉?!?span id="bfhybcz"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大觀元年》:“以 黎洞 納土,曲赦 廣西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吳越王鏐改元應(yīng)補》:“此因 錢氏 子孫自納土以后,既深諱其事?!?br />(2).奉獻泥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妖言進土:“ 宋 政和 七年, 汴京 修 二郎廟 ,俱云獻土,或云納土,競相擔(dān)負,晝夜喧闐,街陌充塞,自春歷夏不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