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0詞典 1分類詞匯 29
《漢語大詞典》:猥屑
瑣屑,瑣細。新唐書·王縉傳:“性貪冒,縱親戚尼姏招納財賄,猥屑相稽,若市賈然?!?/div>
分類:瑣屑瑣細
《漢語大詞典》:委密
瑣細隱密。宋書·劉穆之傳:“ 穆之 外所聞見,莫不大小必白,雖復(fù)閭里言謔,涂陌細事,皆一二以聞。 高祖 每得民間委密消息以示聰明,皆由 穆之 也?!?/div>
分類:瑣細隱密
《漢語大詞典》:纖冗(纖冗)
瑣細冗雜。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之二:“獨我忘形骸,百事乃纖冗?!?/div>
分類:瑣細冗雜
《漢語大詞典》:鎖屑(鎖屑)
瑣細,卑微。 唐 柳宗元 《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薄軀信無庸,鎖屑劇斗筲?!?/div>
分類:瑣細卑微
《漢語大詞典》:瑣說(瑣説)
亦作“璅說”。
1.瑣細的論述。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讀 范曄 、 陳壽 二史,而知 李延壽 之史之失也,其瑣説詳也。”
2.指記述瑣談逸事的文章或著作。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偽下:“凡史之偽,雜傳記為盛,璅説次之;凡子之偽,道為盛,兵及諸家次之?!?/div>
《漢語大詞典》:苛小
(1).煩瑣細小。亦指繁雜微細之事。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今陛下一徵兵於 梁 , 彭王 病不行,而陛下疑以為反,反形未見,以苛小案誅滅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br />(2).苛求細枝末節(jié)。史記·汲鄭列傳:“ 黯 學 黃老 之言……其治,責大指而已,不苛小?!?/div>
《漢語大詞典》:瑣故(瑣故)
瑣細的典故。 清 龔自珍 《與人箋一》:“足下示吾近作,勇去口吻之冶俊,為汪洋鬱栗沖夷,是文章之祥也,而頗喜雜陳枚舉夫一二瑣故,以新名其家,則累矣累矣?!?/div>
分類:瑣細
《國語辭典》:絮絮叨叨  拼音:xù xù dāo dāo
形容言語瑣碎啰嗦?!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二仙點化》:「心坎上煩煩惱惱,耳邊廂絮絮叨叨?!埂度辶滞馐贰返诹寤兀骸傅米硬皇悄怯奕?,也不用絮絮叨叨提那從前丑事,我已盡知。」也作「絮絮聒聒」。
《國語辭典》:掃田刮地(掃田刮地)  拼音:sǎo tián guā dì
比喻做些瑣細而勞苦的事。元。秦??夫《東堂老》第三折:「我寧可與你家擔水運漿,掃田刮地,做個傭工?!?/div>
《國語辭典》:數(shù)米而炊(數(shù)米而炊)  拼音:shǔ mǐ ér chuī
將米一粒粒數(shù)過后才下鍋。比喻處理事物過于煩瑣,徒勞無益。語本《莊子。庚桑楚》:「簡發(fā)而櫛,數(shù)米而炊?!购笠嘤靡孕稳萑撕芰邌莼蛏罾Э??!毒劳ㄑ浴>砦?。呂大郎還金完骨肉》:「積財聚谷,日不暇給,真?zhèn)€是數(shù)米而炊,稱柴而爨。因此鄉(xiāng)里起他一個異名,叫做金冷水,又叫金剝皮?!?/div>
《漢語大詞典》:簡絲數(shù)米(簡絲數(shù)米)
簡擇絲縷,查點米粒。比喻工作瑣細。 孫詒讓 札迻·自敘:“凡所考論,雖復(fù)簡絲數(shù)米,或涉瑣屑,於作述閎恉未窺百一。”
《漢語大詞典》:斤斤較量(斤斤較量)
謂在瑣細的小事上過分計較。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算盡錙銖》:“ 蘇州 人奢華靡麗,寧費數(shù)萬錢為一日之歡,而與肩挑貿(mào)易之輩,必斤斤較量,算盡錙銖,至於面紅厲聲而后已?!?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各房各戶的人,應(yīng)當用多少就給他多少,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不來和你斤斤較量?!?/div>
《漢語大詞典》:毛索
(1).用毛制成的繩索。新五代史·死事傳·張敬達:“四面亙以毛索,掛鈴為警?!?br />(2).謂瑣細地搜求過錯。 清 鄧顯鶴 《叔父璧園府君墓志銘》:“大府責令償補,將中以危法。府君陰籍出入數(shù)為二冊,將上之,計無如何,則授意代者毛索細故,久乃摭 姚氏 官錢坐以贓。”
《漢語大詞典》:綠頭牌(緑頭牌)
亦稱“ 緑頭籤 ”。 1. 清 制,凡進見皇帝者,皆用粉牌書寫姓名、履歷。牌頭飾綠色者稱綠頭牌。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綠頭牌:“定制:凡召見、引見等名次,皆用粉牌書名,雁行以進。王、貝勒用紅頭牌,公以下皆用緑頭牌,繕寫姓名、籍貫及入仕年歲、出師勛績諸事,以便上之觀覽焉。”
(2). 清 代沿 明 制,凡遇緊急事務(wù)或事涉瑣細,由六曹章奏者,即用綠頭木牌,以滿文書節(jié)略于其上,稱為綠頭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綠頭牌:“國朝六曹章奏,悉沿 明 制。惟緊急事或涉瑣細者,則削木牌而緑其首,以 滿洲 字書節(jié)略于其上,不時入奏取旨,不下內(nèi)閣票擬,謂之緑頭牌子,蓋古方策遺意也?!?br />(3). 清 代用以捕人或赦免罪人的木牌。用綠色漆牌頭,稱綠頭牌或綠頭籤。《〈賴古堂集〉附錄·年譜》:“ 世祖皇帝 升遐憑幾之際,詔赦在獄諸人,呼名至公,大臣云,單有緑頭牌赦爾,爾係大臣,宜向闕謝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韻》:“抽出緑頭籤,取開紅圈票,把幾個白衣山人嚇走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