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化源
(1).教化的本源。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昭室化源,發(fā)揚大號?!?唐 李翱 《再請停率修寺觀錢狀》:“其論釋氏之害於人者,尚列為高等,冀感悟圣明,豈不欲發(fā)明化源,抑絶小道?!?span id="v27uluk" class="book">《舊唐書·李絳傳》:“陛下思廣天聰,親覽國史,垂意精頤,鑒於化源,實天下幸甚?!?br />(2).指掌教化之位。舊唐書·李渤傳:“若言不行,計不從,順奉身速退,不宜尸素於化源?!?br />(3).中醫(yī)學指六氣的生化之源。《醫(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中〉》“炙甘草湯方”集解引 張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預防二便秘濇之虞,麥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span id="rofd9bj"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大人口破》“大人口破分虛實”注:“如口瘡乾黃硬作渴者,宜服加減八味丸,以滋化源,俱禁水漱?!?/div>
《國語辭典》:土氣(土氣)  拼音:tǔ qì
1.地氣?!秶Z。周語上》:「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fā),農(nóng)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fā)?!埂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土氣不養(yǎng),稼穡不成者也?!?br />2.形容人的穿著、言行不合時尚,與「土里土氣」同。如:「他的裝扮雖然土氣,觀念卻是十分前衛(wèi)?!?/div>
《國語辭典》:窯變(窯變)  拼音:yáo biàn
1.在窯中高溫燒制陶瓷器時,釉中鐵、銅元素因化學作用,使色澤改變,產(chǎn)生各種紋片、紋斑的變化現(xiàn)象。起初是偶然發(fā)生,后則或人為有意造成。
2.比喻變心。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教我見你時休和你說話,如今怎么倒說我窯變了?!?/div>
《國語辭典》:伯納(伯納)  拼音:bó nà
John Desmond Bernal
人名。(西元1901~1971)英國物理學家。主要成就在結晶學、生化學等方面,并提倡生命論。重要著作有生命的起源、歷史與科學等。
《國語辭典》:物理性質(zhì)(物理性質(zhì))  拼音:wù lǐ xìng zhí
物質(zhì)未發(fā)生化學變化就顯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如顏色、熔點、沸點、比重、光澤、硬度、溶解度、導電系數(shù)等性質(zhì)。
《漢語大詞典》:顯色(顯色)
(1).鮮明的色彩。 章炳麟 《國家論》:“凡言色者,當分為三:青黃赤白,是名顯色;曲直方圓,是名形色;取捨屈伸,是名表色?!?br />(2).紡織品以某些染料染色時,使染料(或染料中間體)發(fā)生化學變化而呈現(xiàn)預期色澤的處理過程。
《國語辭典》:化學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  拼音:huà xué xìng zhí
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或與其他物質(zhì)起化學作用時,所顯現(xiàn)的性質(zhì)。如鎂能燃燒,鐵能生銹等。
《國語辭典》:自凈作用(自凈作用)  拼音:zì jìng zuò yòng
自然界中有機性廢棄物,受本身及自然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被分解成對于人體無害的另一種物質(zhì),稱為「自凈作用」。
《國語辭典》: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  拼音:guāng huà xué yān wù
具刺激性的有害煙霧。大氣中某些污染物受陽光照射后產(chǎn)生化學作用,而對生物體構成危害。這種污染物主要來自汽車廢氣、工廠廢氣及石油生產(chǎn)與使用過程。
《國語辭典》:植物激素  拼音:zhí wù jī sù
植物體內(nèi)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在很低的濃度下即可激發(fā)或抑制生理或生化反應。如生長素、激勃素、胞分裂素、乙烯、離素等。也稱為「植物荷爾蒙」。
《國語辭典》:引發(fā)物質(zhì)(引發(fā)物質(zhì))  拼音:yǐn fā wù zhí
植物荷爾蒙會激發(fā)一連串的生化過程。
《國語辭典》:水污染(水污染)  拼音:shuǐ wū rǎn
因某種物質(zhì)、生物或能量的介入,而引起水質(zhì)發(fā)生化學、細菌或生物性變化的現(xiàn)象。其污染源有工業(yè)廢水、家庭污水、油井及船舶漏油、農(nóng)藥及肥料流失等。水污染不僅污染環(huán)境,也危及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漢語大詞典》:反應性染料
舊稱“活性染料”。能與纖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染料。其分子中含有能與纖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活性基團,染色時與纖維形成化學鍵結合,成為“染料纖維”化合物。色澤鮮艷、耐水洗。廣泛用于棉、麻、絲綢、羊毛等纖維的染色和印花。
《國語辭典》:抗原  拼音:kàng yuán
能在生物體內(nèi)誘發(fā)免疫反應的物質(zhì),可為蛋白質(zhì)或蛋白質(zhì)多糖復合體,如各種微生物、花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