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2
典故
1
詞典
4
分類詞匯
23
其它
4
共23,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瓊田
沙棠
介圭
圭瓚
瑤樹
瑤碧
五玉
遺玉
五瑞
寶圭
六器
四器
六瑞
六玉
環(huán)瑱
《漢語大詞典》:
瓊田(瓊田)
(1).傳說中能生靈草的田。
《
十洲記·祖洲
》
:“ 鬼谷 先生云:‘此草是 東海 祖洲 上,有不死之草,生瓊田中,或名為養(yǎng)神芝。其葉似菰,苗叢生,一株可活一人?!?北周
庾信
《周趙國公夫人紇豆陵氏墓志銘》
:“胡香四兩,嗟西域之使??;靈草一枝,恨瓊田之路絶?!?唐
顧況
《朝上清歌》
:“瓊田瑤草,壽無涯些?!?清
朱瑄
《祖龍引》
:“瓊田倘致長(zhǎng)生草,眼見諸侯盡入 關(guān) ?!?br />(2).傳說中種玉之田。 宋
朱熹
《公濟(jì)惠山蔬四種并以佳篇來貺因次其韻·芹》
:“瓊田何日種,玉本一時(shí)生。”參見“ 玉田 ”。
(3).形容瑩潔如玉的江湖、田野。 南朝 陳
張正見
《詠雪應(yīng)衡陽王教》
:“九冬飄遠(yuǎn)雪,六出表豐年。 睢陽 生玉樹, 云夢(mèng) 起瓊田?!?宋
歐陽修
《滄浪亭》
詩:“風(fēng)高月白最宜夜,一片瑩浄鋪瓊田?!?元
尹廷高
《次韻蘭室玉皇閣觀雪》
:“大千世界天花墜,百萬人家玉色同。極目不知云盡處,瓊田遙接海門東?!?清
納蘭性德
《玉泉十二韻》
:“蛟龍?bào)创鋶u,雁鶩起瓊田。”
分類:
瑩潔
種玉
生靈
如玉
靈草
江湖
田野
《漢語大詞典》:
玉田
(1).傳說中產(chǎn)玉之田。 楊伯雍 于 無終山 汲水作義漿,有一人就飲,送石子一斗,云種之可產(chǎn)美玉,后當(dāng)?shù)眉褘D。 伯雍 種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 徐 氏女為妻。后稱種玉處為“玉田”。參閱 晉
干寶
《
搜神記
》
卷十一。 南朝 梁 王筠
《東南射山》
詩:“瓊漿汎金鼎, 瑤池 溉玉田?!?唐
羅虬
《比紅兒》
詩:“定知不及 紅兒 貌,枉卻工夫溉玉田。” 明 許潮
《龍山宴》
:“這山也堪鑿梯仙,洞也堪耕種玉田?!?br />(2).形容冰雪覆蓋的田野。 唐
李紳
《登禹廟降雪》
詩:“玉田千畝合,瓊室萬家開。”
(3).對(duì)田園的美稱。 元
張養(yǎng)浩
《朝天曲》
:“玉田,翠煙,鸞鶴聲相喚?!?/div>
分類:
田園
冰雪
中產(chǎn)
雪覆
覆蓋
田野
無終
汲水
水作
《漢語大詞典》:
沙棠
(1).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實(shí)可食。
《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
:“﹝ 昆侖之丘 ﹞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shí),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span id="x7m1y2w" class="book">《
呂氏春秋·本味
》:“果之美者,沙棠之實(shí)?!?晉
郭璞
《沙棠》
詩:“安得沙棠,制為龍舟,汎彼滄海,眇然遐游?!?清
吳兆騫
《同陳子長(zhǎng)坐氈帳中話吳門舊游歌》
:“沙棠之槳云母舟,美人玉袖搊箜篌?!?br />(2).指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南朝 宋
傅亮
《芙蓉賦》
:“豈呈芬於芷蕙,將越味於沙棠?!?譚作民
《
噩夢(mèng)
》
詩:“餐沙棠,飲沆瀣?!?br />(3).傳說中的一種玉名。
《淮南子·墬形訓(xùn)》
:“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瑯玕在其東?!?高誘 注:“沙棠、瑯玕皆玉名也,在木禾之東也。一説,沙棠,木名也。”
分類:
木名
種植
植物
木材
種玉
可造
果實(shí)
造船
《國語辭典》:
介圭
拼音:
jiè guī
圭,一種上尖下方的玉。介圭指一尺二寸長(zhǎng)的大玉?!对娊?jīng)。大雅。崧高》:「錫爾介圭,以作爾寶?!埂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服袞而朝,介圭作瑞?!挂沧鳌附楣纭?。
分類:
大圭
下方
種玉
《漢語大詞典》:
圭瓚(圭瓚)
古代的一種玉制酒器,形狀如勺,以圭為柄,用于祭祀。
《
書·文侯之命
》
:“ 平王 錫 晉文侯 秬鬯圭瓚?!?孔 傳:“以圭為杓柄,謂之圭瓚。”
《
禮記·王制
》
:“﹝諸侯﹞賜圭瓚,然后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鄭玄 注:“圭瓚,鬯爵也?!?span id="u5kbw76" class="book">《
漢書·王莽傳上
》:“於是 莽 稽首再拜……左建朱鉞,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span id="v4qvftb" class="book">《
南齊書·樂志
》:“膋鬯芬,圭瓚瑟。靈之來,帝閽開?!?清
趙翼
《岳祠銅爵》
詩:“聊抵鼎銘傳世古,何須圭瓚報(bào)功多。”
分類:
種玉
玉制
酒器
《漢語大詞典》:
瑤樹(瑤樹)
(1).傳說中一種玉白色的樹。
《淮南子·墬形訓(xùn)》
:“掘 崑崙 以下地……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 唐
陳子昂
《感遇》
詩之六:“ 崑崙 有瑤樹,安得采其英?!?br />(2).樹之美稱。 唐
元稹
《有鳥》
詩之五:“主人偏養(yǎng)憐整頓,玉粟充腸瑤樹棲?!?宋
史達(dá)祖
《齊天樂》
詞:“見説西風(fēng),為人吹恨上瑤樹?!?/div>
分類:
樹
種玉
白色
《漢語大詞典》:
瑤碧
(1).兩種玉名。
《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 章莪之山 ,無草木,多瑤碧?!?郭璞 注:“碧亦玉屬?!?span id="9gkjuy5" class="book">《淮南子·泰族訓(xùn)》:“瑤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潤(rùn)澤若濡?!?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唐
杜甫
《贈(zèng)崔十三評(píng)事公輔》
詩:“冰壺動(dòng)瑤碧,野水失蛟螭?!?br />(2).比喻清澈的江水。 明
楊基
《雪中登黃鶴樓》
詩:“江山得此清無敵,頃刻銀蟾蕩瑤碧?!?br />(3).傳說中的山名。
《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
》
:“又東六十里,曰 瑤碧之山 ,其木多梓枏,其陰多青雘,其陽多白金?!?/div>
分類:
種玉
清澈
山名
江水
郭璞
《漢語大詞典》:
五玉
(1).古代諸侯作符信用的五種玉。即璜、璧、璋、珪、琮。
《
書·舜典
》
:“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孔 傳:“修吉兇賓軍嘉之禮,五等諸侯執(zhí)其玉。” 孔穎達(dá) 疏:“此云五玉即上文五瑞,故知五等諸侯執(zhí)其玉也?!?漢
班固
《白虎通·文質(zhì)》
:“五玉者各何施?蓋以為璜以徵召,璧以聘問,璋以發(fā)兵,珪以信質(zhì),琮以起土功之事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0205' target='_blank'>《南齊書·樂志三》:“五玉既獻(xiàn),三帛是薦?!?br />(2).代稱諸侯。 唐
獨(dú)孤及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詩:“三微復(fù)正統(tǒng),五玉歸 文祖 。”參見“ 五瑞 ”。
(3).五色之玉。 南朝 齊
王融
《奉養(yǎng)僧田篇頌》
:“五玉已潤(rùn)談而信,八桂雖芳風(fēng)乃掃?!?/div>
分類:
五色
諸侯
符信
信用
種玉
《漢語大詞典》:
五瑞
(1).古代諸侯作符信用的五種玉。
《
書·舜典
》
:“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於羣后?!?孔穎達(dá) 疏:“
《
周禮·典瑞
》
云:‘公執(zhí)桓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子執(zhí)穀璧,男執(zhí)蒲璧?!枪玷禐槲宓戎?,諸侯執(zhí)之以為王者瑞信,故稱瑞也。” 漢 班固
《白虎通·文質(zhì)》
:“何謂五瑞?謂珪、璧、琮、璜、璋也……五玉者各何施?蓋以為璜以徵召,璧以聘問,璋以發(fā)兵,珪以信質(zhì),琮以起土功之事?!?宋
蘇軾
《洗玉池銘》
:“ 秦 漢 以還,龜玉道熄。六器僅存,五瑞莫輯?!?br />(2).五種祥瑞之物。謂黃龍、白鹿、木連理、嘉禾、甘露,見
《
隸釋·漢李翕黽池五瑞碑
》
。亦謂神龜、甘露、紫芝、嘉禾、玉兔,見
《
宋史·樂志一
》
。
分類:
諸侯
祥瑞
符信
信用
黃龍
種玉
白鹿
嘉禾
甘露
《漢語大詞典》:
遺玉(遺玉)
一種玉石。
分類:
種玉
玉石
《漢語大詞典》:
五瑞
(1).古代諸侯作符信用的五種玉。
《
書·舜典
》
:“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於羣后?!?孔穎達(dá) 疏:“
《
周禮·典瑞
》
云:‘公執(zhí)桓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子執(zhí)穀璧,男執(zhí)蒲璧。’是圭璧為五等之瑞,諸侯執(zhí)之以為王者瑞信,故稱瑞也?!?漢 班固
《白虎通·文質(zhì)》
:“何謂五瑞?謂珪、璧、琮、璜、璋也……五玉者各何施?蓋以為璜以徵召,璧以聘問,璋以發(fā)兵,珪以信質(zhì),琮以起土功之事?!?宋
蘇軾
《洗玉池銘》
:“ 秦 漢 以還,龜玉道熄。六器僅存,五瑞莫輯?!?br />(2).五種祥瑞之物。謂黃龍、白鹿、木連理、嘉禾、甘露,見
《
隸釋·漢李翕黽池五瑞碑
》
。亦謂神龜、甘露、紫芝、嘉禾、玉兔,見
《
宋史·樂志一
》
。
分類:
諸侯
祥瑞
符信
信用
黃龍
種玉
白鹿
嘉禾
甘露
《漢語大詞典》:
寶圭(寶珪)
亦作“ 寶圭 ”。 古代帝王諸侯舉行典禮時(shí)所用的一種玉器。
《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
:“冬十月癸酉, 王子朝 用 成周 之寶珪于 河 ?!?span id="ztrdbrh" class="book">《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引作“寶圭”。 宋
陳襄
《繅藉賦》
:“嘉寶珪之致用,資繅藉以成儀?!?/div>
分類:
帝王
諸侯
行典
典禮
種玉
玉器
《漢語大詞典》:
六器
(1).祭享天地四方的六種玉器。
《
周禮·春官·大宗伯
》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鄭玄 注:“禮神者必象其類: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鋭象春物初生;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嚴(yán);半璧曰璜,象冬閉藏,地上無物,唯天半見?!?宋
蘇軾
《洗玉池銘》
:“ 秦 漢 以還,龜玉道熄,六器僅存,五瑞莫輯?!?br />(2).指六種樂器。
《
文選·馬融〈長(zhǎng)笛賦〉
》
:“昔 庖羲 作琴, 神農(nóng) 造瑟, 女媧 制簧, 暴辛 為塤, 倕 之和鐘, 叔 之離磬……若然,六器者,猶以二皇圣哲黈益?!?李善 注:“六器,琴瑟簧塤鐘磬?!?/div>
分類:
祭享
六種
天地
樂器
地四
四方
種玉
玉器
《漢語大詞典》:
四器
(1).古代作為聘禮的四種玉器。即圭、璋、璧、琮。
《
儀禮·聘禮
》
:“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鄭玄 注:“言國獨(dú)以此為寶也,四器謂圭、璋、璧、琮?!?br />(2).畫方、圓等圖形的四種工具。即規(guī)、矩、準(zhǔn)、繩。
分類:
畫方
聘禮
圖形
種玉
玉器
工具
《國語辭典》:
六瑞
拼音:
liù ruì
古代王、公、侯、伯、子、男諸侯于朝聘時(shí)所持的六種玉制信符,以別尊卑?!吨芏Y。春官宗伯。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zhí)鎮(zhèn)圭,公執(zhí)桓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子執(zhí)谷璧,男執(zhí)蒲璧?!?/div>
分類:
六瑞
五等
諸侯
朝聘
所持
六種
種玉
玉制
信符
《漢語大詞典》:
六玉
(1).謂祭天地四方神所用的六種玉器。
《
儀禮·覲禮
》
:“諸侯覲于天子,為宮方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設(shè)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東方圭。” 鄭玄 注:“六色象其神,六玉以禮之?!?唐
楊炯
《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
:“蒼璧黃琮,六玉以昭天地;路鼓陰竹,九變而祠祖考。”參見“ 六器 ”。
(2).六玉飾。
《
宋史·輿服志四
》
:“毳冕:六玉,三采,衣三章,繪虎蜼彝、藻、粉米?!?/div>
分類:
玉飾
祭天
天地
地四
四方
方神
六種
種玉
玉器
《漢語大詞典》:
六器
(1).祭享天地四方的六種玉器。
《
周禮·春官·大宗伯
》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鄭玄 注:“禮神者必象其類: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鋭象春物初生;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嚴(yán);半璧曰璜,象冬閉藏,地上無物,唯天半見?!?宋
蘇軾
《洗玉池銘》
:“ 秦 漢 以還,龜玉道熄,六器僅存,五瑞莫輯。”
(2).指六種樂器。
《
文選·馬融〈長(zhǎng)笛賦〉
》
:“昔 庖羲 作琴, 神農(nóng) 造瑟, 女媧 制簧, 暴辛 為塤, 倕 之和鐘, 叔 之離磬……若然,六器者,猶以二皇圣哲黈益?!?李善 注:“六器,琴瑟簧塤鐘磬?!?/div>
分類:
祭享
六種
天地
樂器
地四
四方
種玉
玉器
《漢語大詞典》:
環(huán)瑱(環(huán)瑱)
(1).兩種玉制的耳飾。環(huán),耳環(huán)?,?,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
國語·吳語
》
:“鼓而行之,至於軍,斬有罪以徇。曰:‘莫如此以環(huán)瑱通相問也?!?韋昭 注:“環(huán),金玉之環(huán)。瑱,塞耳也?!?br />(2).泛指首飾。
《
戰(zhàn)國策·齊策四
》
:“ 北宮 之女 嬰兒子 無恙耶?徹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 清
薛福成
《
庸盦筆記·幽怪一·漢宮老婢
》
:“后自守寡以來,撤環(huán)瑱,去簪珥,屏脂粉?!?/div>
分類:
種玉
玉制
首飾
耳飾
耳環(huán)
冠冕
冕上
塞耳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