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5詞典 2分類詞匯 113
《漢語大詞典》:疏牖
格子稀疏的或破損的窗。 唐 元稹 《感石榴》詩:“新簾裙透影,疏牖燭籠紗?!?唐 李益 《喜入蘭陵望紫閣峰呈宣上人》詩:“紫閣當(dāng)疏牖,青松入壞籬?!?清 杜岕 《過林修朗軒》詩:“疏牖招友生,屋角老藤壽?!?/div>
《國語辭典》:疏蕪(疏蕪)  拼音:shū wú
稀疏荒蕪?!段倪x。謝朓。始出尚書省詩》:「邑里向疏蕪,寒流自清泚?!?/div>
《國語辭典》:疏網(wǎng)(疏網(wǎng))  拼音:shū wǎng
比喻法網(wǎng)寬大包容?!逗鬂h書。卷二七。杜林傳》:「蠲除苛政,更立疏網(wǎng),海內(nèi)歡欣,人懷寬德?!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20' target='_blank'>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圓扉長寂寂,疏網(wǎng)尚恢恢?!?/div>
《國語辭典》:鬑鬑  拼音:lián lián
1.鬢發(fā)疏長的樣子?!稑犯娂>矶?。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罚骸笧槿藵嵃尊?,鬑鬑頗有須?!骨?錢泳《履園叢話。卷二。閱古。古磚》:「揚(yáng)州羅兩峰有一磚,畫像車騎,外貌一人,方面豐頤,鬑鬑有須,兩手執(zhí)旗干而立?!?br />2.比喻草木稀疏。清。李慈銘〈星秋夢〉:「那莽天涯是鬑鬑亂樹帶平煙,傍著個俏湖山粉畫兒周垣?!?/div>
《漢語大詞典》:疏陳(疏陳)
稀疏地列陣。陳,通“ 陣 ”。左傳·襄公十八年:“ 晉 人使司馬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旆而疏陳之?!?杜預(yù) 注:“疏建旌旗以為陳,示眾也?!?br />上疏陳述。
《漢語大詞典》:稀星
稀疏的星。 唐 杜甫 《倦夜》詩:“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唐 白居易 《待漏入閣書事奉贈元九學(xué)士閣老》詩:“稀星點(diǎn)銀礫,殘?jiān)聣櫧瓠h(huán)?!?/div>
分類:稀疏
《國語辭典》:疏落  拼音:shū luò
稀少零落。如:「山腰里,疏落的散布著幾戶人家?!?/div>
《漢語大詞典》:疏索
亦作“疎索”。亦作“踈索”。
(1).離散;分散。 唐 駱賓王 《疇昔篇》:“當(dāng)時門客今何在?疇昔交朋已疎索?!币槐咀鳌佰\索”。 宋 陸游 《病后自詠》:“閉戶交朋疏索盡,捐書日月破除難?!?br />(2).疏遠(yuǎn)冷淡。 唐 高適 《邯鄲少年行》:“君不見今人交態(tài)薄,黃金用盡還疏索。” 宋 陸游 《好事近·寄張真甫》詞:“煩問 劍 南消息,怕還成疎索。”
(3).寂寞無聊。 北周 庾信 《晚秋》詩:“凄清臨晚景,疎索望寒階?!?唐 白居易 《酒熟憶皇甫十》詩:“踈索柳花盌,寂寥荷葉盃。” 宋 陸游 《嘆老》詩:“酒徒分散情疏索,棋敵憑陵意頡頏?!?br />(4).稀疏,稀少。 唐 司空圖 《寄考功王員外》詩:“白鳥間踈索,青山日滯留?!?唐 溫庭筠 《酒泉子》詞:“近來音信兩疏索,洞房空寂寞。”
(5).懶散寡合。 唐 賈島 《齋中》詩:“耽靜非謬為,本性實(shí)疎索?!?/div>
《漢語大詞典》:疏脫
亦作“疎脫”。
(1).粗率;輕率。北齊書·陽休之傳:“ 辟彊 性疏脫,無文藝, 休之 亦引入文林館,為時人嗤鄙焉?!?span id="jij0zvt" class="book">《北史·孫紹傳》:“ 紹 性抗直,每上封事,常至懇切,不憚犯忤。但天性疏脫,言乍高下,時人輕之,不見採覽?!?清 惲敬 《答鄧鹿耕書》:“ 江廣文 十載知交,札應(yīng)即復(fù); 敬 性疏脫過甚,竟忘其別字?!?br />(2).放達(dá),不受拘束。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 峴 之文學(xué),可以經(jīng)濟(jì);自謂疏脫,不謀宦游。” 清 陳確 《寄吳仲木書》:“弟心境亦不大惡,且疎脫性成,每不能為無益之憂?!?br />(3).疏忽,出紕漏。 宋 歐陽修 《論孫抃不可使契丹札子》:“臣聞古者遣使最號難才,不受以辭,許其專對,蓋取其臨事而敏,應(yīng)卒無窮。今 抃 既不可預(yù)教以言,則將何以應(yīng)卒?茍一疎脫,取笑四夷。”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龔孟鍨策問:“ 龔運(yùn)干 出題疏脫,以十三宗作十四宗?!?span id="hgszhtp"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五一:“如見 滕文公 ,説許多井田,也是一場疎脫?!?br />(4).稀疏脫落。 宋 文天祥 《新年》詩:“喜對慈顏看鋪鬢,髮雖疎脫未如銀?!?br />(5).松弛。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十·張顏書:“楷字無出 顏 柳 , 柳 雖有骨,似疎脫,少勁拔,且書體一例?!?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 云間 莫廷韓 有書才而無書學(xué),往往失於疎脫?!?br />(6).因疏忽而使罪犯脫逃。《清會典·刑部四·尚書侍郎職掌》:“若審明禁役并無賄縱故縱情事,果係依法看守,偶致疏脫者,擬以杖一百,徒三年。”
《漢語大詞典》:疏朗
亦作“疎朗”。亦作“踈朗”。
(1).開闊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琰 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鬚長四尺,甚有威望?!?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邈哉 崔生 ,體正心直。天骨踈朗,墻宇高嶷。忠存軌跡,義形風(fēng)色。”晉書·王敦傳:“ 敦 眉目疏朗,性簡脫,有鑒裁。”舊唐書·良吏傳下·張知謇:“儀質(zhì)瓌偉,眉目疏朗,曉于玄理,清介自守?!?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許縹緲而娉姈。”
(2).俊爽;爽朗。晉書·桓玄傳:“及長,形貌瓌奇,風(fēng)神疏朗,博綜藝術(shù),善屬文?!?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語遠(yuǎn)……疎朗者語暢,沉著者語深?!?br />(3).指文氣豪放。 繆荃蓀 《宋元詞四十家序》:“其論 南 宋 詞人, 姜 張 并舉……又論 長公 疏朗, 稼軒 沉雄?!?br />(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又有瑟瑟幕……輕明虛薄,無以為比,向空張之,則疎朗之紋,如碧絲之貫真珠,雖大雨暴降,不能溼溺,云以鮫人瑞香膏傅之故也?!币槐咀鳌佰\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五:“有堂三楹橫其前,下臨絶壁。其堂窗櫺疎朗,如浮坐云端,可稱幽爽?!?br />(5).淡雅清朗。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鮑楷 ﹞畫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潤,得古人意?!?/div>
《漢語大詞典》:花羅(花羅)
織有花紋的質(zhì)地稀疏的一種絲織品。 唐 杜甫 《奉和嚴(yán)中丞西城晚眺十韻》:“花羅封蛺蝶,瑞錦送麒麟。”宋史·地理志五:“﹝ 成都府 ﹞貢花羅、錦、高紵布、牋紙?!?/div>
《漢語大詞典》:寖疏
逐漸疏遠(yuǎn);逐漸稀疏。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玉谿生》:“若《古今詩話》以謂‘ 綯 有 韋平 之拜,寖疎 商隱 ’,其言殊無所據(jù)?!?宋 曾敏行 獨(dú)醒雜志卷七:“寇平論功,先君補(bǔ)初官,尚書遷京秩。后更兵戈,音問寖疎?!?/div>
《國語辭典》:歷齒(歷齒)  拼音:lì chǐ
稀疏不整齊的牙齒。東周戰(zhàn)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埂逗鬂h書。卷八四。列女傳。王霸妻》:「吾與子伯素不相若,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而我兒曹蓬發(fā)歷齒,未知禮則,見客而有慚色?!?/div>
《漢語大詞典》:稅服
古時用稀疏細(xì)布所制的喪服。稅,通“ 繐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公喪之,如稅服,終身。” 杜預(yù) 注:“稅,即繐也?!?孔穎達(dá) 疏引 鄭玄 曰:“凡布細(xì)而疎者謂之繐?!?br />脫去衣服。稅,通“ 捝 ”、“ 脫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陳須無 以公歸,稅服而如內(nèi)宮?!?br />補(bǔ)行服喪之禮而穿喪服。《魏書·禮志四》:“假令妻在遠(yuǎn)方,姑沒遙域,過期而后聞喪,復(fù)可不稅服乎?” 清 黃宗羲 《陳母沈孺人墓志銘》:“夫稅服者,過時而服,其日月亦近耳?!?/div>
《漢語大詞典》:疏籟(疏籟)
亦作“踈籟”。 稀疏的聲響。 宋 秦觀 《寄曾逢原》詩:“叢薄起踈籟,眾鳥鳴且飛?!?/div>
分類:稀疏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