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尋筍
筍角
筍笠
筍萌
筍稚
瘦筍
櫻筍時
櫻筍會
瑤筍
寒筍
茭筍
斗筍
秋筍
筍梢
筍羹
《分類字錦》:尋筍(尋筍)
張耒 臘日詩 竹尋穿地筍,梅有犯寒枝。
分類:臘日
《駢字類編》:筍角(筍角)
葛長庚府姑賦見蕨拳下。
《駢字類編》:筍笠(筍笠)
陳羽詩見荷衣下。
《駢字類編》:筍萌(筍萌)
益部方物志:慈竹贊:中實外堅,筍不時萌。
《駢字類編》:筍稚(筍稚)
西溪叢語:杜牧之朱坡詩云:小蓮?fù)抻Z,幽筍稚相攜。言筍如稚子,與杜甫“竹根稚子無人見”同意。
《韻府拾遺 軫韻》:瘦筍(瘦筍)
吳激詩:一番瘦筍羽林槍。
《漢語大詞典》:櫻筍時(櫻筍時)
櫻桃與春筍上市的時候。指農(nóng)歷三月。 唐 鄭谷 《自貽》詩:“恨拋水國荷蓑雨,貧過 長安 櫻筍時?!?五代 齊己 《寄倪署郎中》詩:“帝鄉(xiāng)久別江鄉(xiāng)住,椿筍何如櫻筍時?!?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 韓致光 《湖南食含桃》詩云:‘苦筍恐難同象匕,酪漿無復(fù)瑩蠙蛛。’自注云:‘ 秦中 謂三月為櫻筍時。’”
《漢語大詞典》:櫻筍會(櫻筍會)
以櫻桃、春筍作佳饌的宴會。亦泛指春宴。 唐 韓偓 《湖南絕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見惠感事傷懷因成四韻》自注:“ 秦中 為櫻筍之會,乃三月也?!?清 趙翼 《路南州食雞蹤》詩:“他年歸作櫻筍會,好瀹山中紅竹菇?!眳⒁姟?櫻筍廚 ”。
《漢語大詞典》:櫻筍廚(櫻筍廚)
(1). 唐 時,櫻桃與春筍上市時,朝廷以此物作盛饌,故稱。類說卷六引 唐 李綽 《秦中歲時記·櫻筍廚》:“四月十五日自堂廚至百司廚通謂之櫻筍廚?!?br />(2).借指朝宴。 宋 陸游 《送陳吏部還朝》詩:“不辭我老鷄豚社,且喜公歸櫻筍廚。”
《韻府拾遺 軫韻》:瑤筍(瑤筍)
道書:瑤筍千年生一茅。
《漢語大詞典》:寒筍(寒筍)
嚴(yán)冬時生長的筍。 唐 司空曙 《送李嘉佑正字括圖書兼往揚州覲省》詩:“歸來喜調(diào)膳,寒筍出林中。”按,此為稱美孝子之語。參見“ 寒林筍出 ”。
《漢語大詞典》:寒林筍出
三國 孟宗 哭竹生筍事。相傳 孟宗 母嗜筍,值隆冬,筍未生, 宗 入竹林哭泣哀嘆,筍乃生,歸奉母。后以為孝子之典。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拓跋儉神道碑》:“溫席扇枕,承顏悅膝,凍浦魚驚,寒林筍出。”參見“ 孟宗竹 ”、“ 孝筍 ”。
分類:孟宗竹生
《漢語大詞典》:茭筍(茭筍)
即茭白。參見“ 茭白 ”。
分類:茭白
《國語辭典》:茭白  拼音:jiāo bái
植物名。禾木科菰屬,多年生草本。生長于沼澤、溪澗等淺水地方。葉互生,細(xì)長,約一公尺,從地下根莖長出,葉鞘基部有細(xì)毛。夏秋間開花,單性花,錐形花序。稈基因被黑穗菌寄生而肥大成筍狀,可供食用。也稱為「菰菜」。參見「菰菜」條。
《漢語大詞典》:斗筍(鬥筍)
亦作“鬭筍”。
(1).謂連接和拼合榫頭。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報恩塔:“塔上下金剛佛像千百億金身。一金身,琉璃甎十?dāng)?shù)塊湊成之,其衣摺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鬚眉不爽忽,鬭筍合縫,信屬鬼工?!?br />(2).比喻小說、戲劇等文學(xué)作品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清 張岱 陶庵夢憶·阮圓海戲:“余在其家,看《十錯認(rèn)》、《摩尼珠》、《燕子箋》三劇,其串架鬭筍,插科打諢,意色眼目,主人細(xì)細(xì)與之講明,知其意味,知其指歸,故咬嚼吞吐,尋味不盡?!?span id="bfn0rt6" class="book">《三俠五義》第九四回:“書中有緩急,有先后。敍事難,鬭筍尤難。必須將通身清理,那里接著這里,是絲毫錯不得的?!?br />亦作“鬭筍”。 見“ 斗筍 ”。
《駢字類編》:秋筍
顧暄詩:萎黃病秋筍,厭浥長春芽。庚信和宇文內(nèi)史入重陽閣詩:竹淚垂秋筍,蓮衣落夏蕖。
又會昌解頤錄:劉立者,為長葛尉,其妻楊氏,忽一日泣謂立曰:我以某日當(dāng)死,且以小女美美為托,曰:他日美美長成,望君留之三二年。其夕,楊氏卒。及罷官,寓居長,葛已十年矣。有縣令某者,邀立往郭外看花,令立先去,舍趙長官莊,行二三里,見一杏園,中有,婦女十?dāng)?shù)人。立駐馬觀之,有一女年可十五六,亦近敗垣中窺。立至趙長官宅,入門,主人移時方出,曰:適女子與親族看花,忽中暴疾,所以不果奉迎。坐未定,有一青衣與趙耳語。趙起入內(nèi),聞趙公嗟嘆之聲,乃問立曰:君某年為長葛尉,婿楊氏乎?曰:然。有女名美美,仆名秋筍乎?曰:然。趙又嘆息驚異。旋有人喚秋筍入宅中,見一女涕泣,謂曰:美美安否?對曰:無恙也。仆亦訝之,徐問趙曰:某未省與君相識,何故知其行止也?趙乃以實告曰:女適看花,忽若暴卒。既蘇,自言,前身乃公之妻也。適窺見公,不覺悶絕耳。
《駢字類編》:筍梢(筍梢)
杜牧詩:斑筍新梢短。陸游林間書意詩,見梅子下。
又題齋壁詩見荷背下。
《駢字類編》:筍羹(筍羹)
筍譜:諺曰:臘月煮筍羹。大人道便是。昔有新婦。不得舅姑意。凡所須索。必背時而逆意。其婦善承須。不違所要。皆巧圖與夫求變而副舅姑無以取責(zé)。姑一日歲暮而索筍羹。婦答即煮供上妯。娌問之曰:今臘月中。何處求筍。婦曰:且應(yīng)為貴。以順攘逆責(zé)耳。其實何處求筍。姑聞而后悔悟。倍憐新婦。故又諺曰:恭敬不如從命,受訓(xùn)莫如從順。